

隱藏在「不發年終獎」訛傳背后的,是蘇州聯建科技公司勞資雙方的深深積怨。勞資矛盾升級為勞資糾紛,這引發出更多思考。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避免勞資糾紛的發生,除了靠企業內部的善心責任心、有效的溝通管道、完善的工會組織之外,還需要上游企業多些勇氣,多些使命感,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2010年1月15日,因對取消2009年度年終獎的傳言不滿,蘇州聯建科技有限公司2000多名員工在廠區聚集抗議,破壞廠內設施并打砸企業車輛。直到警員來到現場,才將抗議員工疏散。
蘇州工業園區發佈新聞稱,當天早上7點15分,部分員工有組織地在廠內聚集,公司報警后,園區公安分局警員到達現場維持秩序。8點以后,園區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趕到現場。因勞資雙方關係緊張,現場群情激奮,公司和有關部門的解釋未能奏效。8點45分左右,廠內聚集的員工已達2000多人,并出現破壞廠內設施、打砸企業車輛的情況。9點左右,部分員工堵路并向員警投擲石塊,公安部門及時控制現場秩序并對現場進行疏散。事件處置過程中, 3名員工受輕傷,31人被公安機關強制帶離。
工人抗議事件之后,?;鶗S即和聯建科技臺灣母公司勝華科技聯絡。?;鶗硎荆瑘@區管委會已責成公司負責人向員工澄清,年終獎將於近期發放,并解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勞資糾紛。
冰凍叁尺非一日之寒。這場突發暴力事件,折射出勞資雙方長久以來的深深積怨。
積怨爆發 勞資糾紛成導火索
一名自稱聯建員工者在網上發帖稱,聯建2008年就沒有發年終獎,傳言2009年又不發,員工向公司尋求說法,卻遭到公司領導的逃避和不予理睬,因此難免情緒失控,最終激起這場騷動。
「2008年有金融危機,聯建和蘇州工業園區許多其他工廠都取消了年終獎,我們可以理解,整個行業不景氣嘛,」聯建工程部員工稱,「但是2009年,全球經濟回暖,公司業績明顯上升。公司的訂單早就排滿了,又說不發年終獎,員工自然接受不了。」
「年終獎」最終釀成「年終傷」,姑且不論是消息無阻的訛傳或是負責人面對員工質疑時的沉默,這起糾紛至少反映出,勞資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卻始終找不到緩釋途徑。如果說不發年終獎是這場衝突的導火線,那麼在此之前,聯建科技的勞資雙方已經累積了許多火藥。
聯建科技有限公司由臺灣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12月在蘇州工業園區設立,2000年4月正式投產,主要從事導電玻璃、導光板及液晶顯示器的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銷售。雖然成立僅10年,蘇州聯建已經發生過不只一起勞資摩擦,此前,該公司因涉及有毒生產事件而遭到員工詬病。
2009年8月,該公司違規使用有毒物質正己烷,導致47名員工不同程度中毒。「液晶屏生產過程中,一般用酒精對螢幕進行清潔,但是2008年廠裡突然決定使用正乙烷溶劑,可能是考慮到酒精有揮發的特性吧,用正乙烷能更好地保持產品品質。」該廠工人稱。
資料顯示,正乙烷屬低毒類物質,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經呼吸道及皮膚進入人體后,其代謝產物會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中毒者在接觸正乙烷1至數月后可能發病,患者常先感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繼而出現四肢對稱性的感覺異常,如發麻、刺痛,并出現感覺遲鈍等。
聯建的臺灣母公司勝華科技的負責人承認了該中毒事件,并稱公司立即做出反應,并妥善處理了中毒員工的善后事宜。事實上,當時這起中毒事件已鬧的沸沸揚揚,聯建的員工也是人心惶惶,對公司強烈不滿。
未雨綢繆 警惕矛盾激化升級
這兩起事件讓蘇州聯建科技廣受關注。但正如聯建(中國)公司副總經理張立昇所說,這次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比如管理階層和員工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管道,管理方式不夠貼心,在員工管理、薪酬計算、獎金福利、餐飲服務等方面不夠完善等等。據報導,公司已對此提出初步改革方案,一是建立以班組長為主、約50人的專門團隊,幫助員工表達訴求,建立暢通的意見交流管道;同時成立伙食委員會,邀請員工代表參與監督員工餐廳的管理,改善伙食品質。
蘇州工業園區工委管委會也對事件處置工作進行了積極部署。一方面責成公司負責人向員工澄清,公司不會取消年終獎并承諾在近期內組織發放,針對員工反映公司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公司承諾將在管委會監督下儘快予以解決。此外,園區管委會還與公司臺灣總部聯繫,責成即派高管來蘇處置。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其實,勞資矛盾是任何企業都會有的正?,F象,但矛盾得不到有效解決,以致釀成「糾紛」,就值得反思了。勞資雙方的爭戰,員工作為弱勢的一方,不斷累積著苦水、不滿和壓力,卻苦於始終找不到排解的通道,如永不開閥的水庫,日積月累,終有一天會漫過堤壩,一發不可收拾。
雇主關係企業凝聚力關鍵
以「蘇州聯建事件」為例,這家擁有15000千人的臺資代工工廠在蘇州工業園區大有名氣,它在全大陸乃至全球手機液晶屏代工領域都占有重要地位。由該公司代工的手機觸控式螢幕被廣泛用於諾基亞、摩托羅拉、蘋果iPhone等知名品牌手機上。而且它的母公司,正是全球第一大手機觸控式螢幕生產商——臺灣勝華科技。
2009年《中國觸控式螢幕網》的報導中顯示,「受惠於iPhone持續熱銷,勝華觸控面板出貨表現強勁,中尺寸觸控面板最快也將在8月出貨,屆時觸控面板產能可能供不應求。野村證券指出,隨著手機大廠諾基亞訂單放量,第二季勝華3代廠產能利用率可望提升到40%以上,本季營收預估會比第一季成長20%至30%。」
員工是企業的本錢,員工和企業主的關係本應該相輔相依。在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時,員工應多一些理解包容,應與企業相濡以沫;而企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時,也應該照顧好員工,不要「相忘於江湖」。這樣才能在員工和企業間形成良性的紐帶關係,培養出不離不棄的凝聚力。
蘇州聯建的觸控式螢幕產品大部分是供應給富士康等廠商,再由他們為iPhone整機代工。這不禁讓人聯想起,早在2006年時,蘋果公司就對富士康剝削勞工案進行調查,稱富士康深圳工廠員工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月薪竟不足30英鎊,這種伸張正義的做法一時引起國內外對中國「血汗工廠」的質疑。而在此次發佈的《2009年供貨商社會責任進展報告》中,蘋果則指出,2008年生產iPhone與iPod的83家中國代工廠有45家未支付員工加班費,23家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蘋果在這份報告中要求違規廠商採取合法措施整改,確保向員工支付正當薪酬。由此看出,從蘋果公司的角度來說,它不會容許任何一家代工廠損害蘋果的聲譽和利益,從而間接地保護了大陸工人。
借鑒于此,由「蘇州聯建事件」引申開去,企業應該更加具備社會責任感,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避免勞資糾紛的發生,除了靠企業內部的善心責任心、有效的溝通管道、完善的工會組織之外,還需要上游企業多些勇氣,多些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