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捨棄了代理商的關係和人脈,自建通路,一切從零開始,投入很多,很難;依靠代理商或貼牌代工,也許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但是服務的缺失、品牌的消耗,將是更大的挫敗;因此「冠龍」不走捷徑,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把「冠龍」打造成一塊金字招牌。—— 李政宏
走進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龍)董事長李政宏的辦公室,剛一落座,李政宏西裝上衣領口處一個大K字的徽章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晶亮的表面上,似乎還有熠熠閃光的鉆石,「這的確是白金鑲鉆的,K就是冠龍KARON的第一個字母。事實上,這是一個職位標識?!估钫暾f。
從普通業務員的藍紅K字標,到鐵質、鍍金、黃金直至白金鑲鉆,徽章升級的獨到做法,宣示的是冠龍一以貫之的激勵機制。儘管李政宏笑言這個「鼓勵員工往上爬」的做法是從日本企業「偷來的」,但正是這種「用人唯才」的理念,才使得這家低調的家族企業,安然走過近半個世紀,跨海西進,立足大陸,走向世界。
兩記響炮 敲開大陸市場
「我的接班是半強迫的?!拐f起當初來大陸的經歷,李政宏的表情有些凝重。1993年,先期來大陸設廠的父親,因勞累過度突然過世。當時正在臺灣服兵役、還有一個月就退伍的李政宏,僅僅修了半年的會計,就在1994年1月,匆忙中扛起了家族企業的重擔。
「完全沒有傳承」,兩岸奔忙的李政宏壓力很大,尤其在大陸,他接手的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當時還只是一個承接外銷訂單、營業額只有區區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小工廠。儘管如此,李政宏依然非常看好大陸閥門市場:「父親非常有遠見,他認為大陸必有一天會自來水普及化,這個必然趨勢就是冠龍的機會!」
初來大陸,李政宏發現,作為一個末端工業產品,大陸閥門技術水平差、價格低廉、品質堪憂,處於被忽視的地位。而數十年閥門行業的耕耘,冠龍的領先技術和精良產品具有明顯優勢?!钢伴y門在大眾的觀感裡是十閥九漏,冠龍要帶給他們全新的概念,重新塑造閥門滴水不漏的新形象。」
冠龍從用戶的源頭——設計院開始,在多次細緻、耐心的技術交流和溝通后,機會終於來了。
上海市政府大廈,困於閥門問題,消防驗收遲遲不過,冠龍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水力控制閥,難題迎刃而解;上海地標建筑東方明珠,468米的高度、最高處每平方米40多千克的巨大水壓,讓大陸本土閥門產品紛紛折戟,又是冠龍閥門的優異表現及時解圍。「兩次臨危受命,冠龍都經受住了考驗,兩炮都打響了!」李政宏笑言,「要感謝東方明珠,因為后來所有第一次買我們產品的客戶,都會去那裡參觀,看了以后就放心了?!?/p>
兩記響炮,冠龍敲開了大陸市場大門,也打開了業界知名度。自1995年開始,內、外銷兩條腿走路的冠龍大步前行,業績連年提升,2007年8月,KARON商標及圖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在給大陸排水領域,冠龍成功躋身閥門行業前叁甲。
不走「捷徑」打造金字招牌
儘管位列前叁甲,但李政宏坦言,「與國外前叁甲的市占率還不能比?!勾箨戦y門廠有上萬家之多,600~700億人民幣年的行銷額大餅也被攤薄。即使是龍頭企業,想要透過整合吃到更多,也「并不是太容易。」
李政宏指出,閥門是一個「用了才知道」的特殊商品,表面看起來似乎都光鮮亮麗,實則良莠不齊。半年到一年的品質驗證時間,讓很多低價偽劣品大行其道,加之使用者視閥門為「低廉易損品 」的思維定勢,使得「即使是品質一般的產品,也能在對應的層次上保有一定的市場」;而講求產品堅固度、耐用性、密封性的冠龍,有時會投入叁倍于同行的價格購買品質上乘的原料,在價格戰中無法與其他企業進行價格血拼,「經營得很辛苦」。
此外,長期的低質低價,讓大陸閥門行業的銷售管道品牌意識不強,產銷脫節,一些經銷商忠誠度很低,利用代理知名品牌的機會以次充好,用假冒的產品貼牌,謀取不當得利;加之一些委託製造企業通常商業利益為先,品質意識淡薄,甚至利用合作機會騙取技術和生產工藝……銷售和製造環節的種種「亂像」,讓冠龍下定決心走「自產自銷」之路。
「捨棄了代理商之前的關係和人脈,自建通路,一切從零開始,投入很大,也很難,但這是品牌永續生存必走之路!」李政宏說,比起鴨子劃水般的逐步累積,依靠代理商或做貼牌代工,或許能夠短時間內快速擴張,但是服務的缺失、品牌的消耗,將是更大的挫敗,「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要把冠龍打造成一塊金字招牌,沒有捷徑可走?!?/p>
在李政宏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上面有很多五顏六色的標記和小紅旗。這是冠龍在大陸近20年辛苦鋪建的銷售網路,由華東(上海)、華南(廣州)、華北(北京),華中(武漢)4大業務部出發,逐漸拓展至各個辦事處、工作站,達到「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整體業務的鋪開?!?/p>
「經營這個管道,我們耗費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但一旦成形并理順后,我們就比較有餘力去掌控市場,甚至我們要去擴張,都是比較容易的?!估钫暾f。
雙向服務 優勢凸顯
除了銷售網路的構建,要想在魚龍混雜、競爭激烈的閥門市場脫穎而出,冠龍在技術、業務和服務能力上也都做足了功課。
「閥門的技術創新更大意義上是局部的細化,包括材質、密封方式,冠龍會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一些更優化的設計,從材質、設計、組裝、加工精度幾方面入手,把品質掌控到精緻、穩定的水平?!估钫暾f,技術過硬的同時,業務能力也至關重要。
「在冠龍,我們把拓展市場的業務人員稱作銷售工程師,與客戶溝通時從技術面著手,為客戶解決問題,并對具體工況環境下要選用哪些型號的產品給出合理建議?!拱唁N售員與工程師的角色合二為一,帶著閥門給客戶講解構造、材質、功能和密封性的冠龍業務人員,常常會最先得到客戶方技術人員的認可,「把我們領進大門的通常都是技術人員,因為他們在接洽后了解了冠龍的技術和產品,產生了信任感?!?/p>
事實上,這種類似技術諮詢顧問式的行銷策略,也恰恰是冠龍企業文化中強調的「雙向服務」——售前服務與售后服務的一部分。
冠龍的產品系列很多,在特定的系統內使用什麼產品大有講究。比如,光是止回閥就有5~6種,考慮到不同的壓力、介質,到底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閥門能夠達到最佳狀態,冠龍在售前必須跟客戶溝通,包括閥門開啟的時間快慢,影響都很大——如果突然關閉,就會造成水錘,整個管線會炸掉?!讣毑康膯栴},我們希望跟客戶進行事前溝通,這樣可以免除后續使用中的問題?!估钫陱娬{,「服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讓250人的售前與售后服務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真正發自於內心的把服務理念融入工作,是冠龍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重點,也成為冠龍的最大優勢?!?/p>
在大陸閥門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閥門市場的價值是被冠龍公司帶起來的。的確,在設計功能、品質、外觀等各個環節都不受重視,給人印象「粗粗黑黑」的閥門業,刷著藍色油漆的冠龍閥門,以其優異的性能和精良的外觀,在大陸閥門行業刮起了「藍色風暴」,品牌聲名鵲起,李政宏也在2005年被評為「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臺灣企業家。
近來,當初外銷起步、內銷成長的冠龍閥門,又開始了拓展全球市場的逆向操作?!笍默F實出發,在一些發達的國家,我們會從做OEM開始;在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我們都以自我的品牌在當地出現,商標也在當地註冊。因為我們始終抱持的一個理想和信念是,要推自我品牌,把冠龍品牌發揚光大,成為龍中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