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繼續採取漸進升值的路徑,則在漸進升值的初期,由於預期依然存在,升值對資本市場將是利好;但到后期,獲取升值收益的資本可能離場,外資流出將對資本市場形成打擊;如果一次性升值,并且市場相信一次性升值短期已經到位,則對資本市場是利空。
我們可以先對比一下上一次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人民幣升值經歷了四個階段:首先是美國、歐洲等國家發難;第二步是大陸、美國進行口水戰;第叁步是停止口水戰,進行私下協商;第四步是突然小幅度升值。
是否真的會升值
從過程來看,人民幣似乎正朝著升值路徑的第二步新進。商務部宣佈,於2010年3月24日訪問美國,分別與美商務部、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等機構進行磋商。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在為目前中美貿易多摩擦和美施壓人民幣匯率斡旋。如果展開協商,人民幣會不會升值?估計應該是雙方各退一步,國際上放棄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的要求,而大陸允許小幅升值。
同時,大陸方面正在為應對美國的壓力做一些積極的準備工作。財政部開始啟動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測試,主要關注人民幣升值可能對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大陸企業及在華外資企業的影響。
綜合判斷,雖然短期內人民幣還不會大幅升值,但走強的預期開始上行并且形成了趨勢。
升值對A股市場影響
說起人民幣升值,人們很容易聯想起2007年的A股行情。當時在通貨膨脹,銀行負利率,人民幣升值的聯合作用下,資金瘋狂涌入股市,A股掀起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如今銀行負利率時代再次來臨,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強烈,今年能否復製2007年的行情呢?
確實,當前市場與2007年有許多的相同點:
1、股市年初至今都盤整了很久;
2、2007年正處人民幣快速升值階段,2010年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3、2007年CPI上漲劇烈,銀行固定存款利率成了「負利息」,導致大量資金涌入股市和樓市,導致股價和樓價大漲。2010年2月CPI漲幅也超銀行的固定存款利率,負利率時代再次到來。
不過,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2010年與2007年的情形大相徑庭。當時,大陸加入WTO后的外需拉動力量較大,全球經濟呈普遍向好趨勢。而現在,大陸經濟剛企穩回暖,全球經濟尤其是歐美經濟還未徹底擺脫危機陰影,未來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雖然存在,但一年之內乃至中期人民幣升值的通道,并不如2005年那次那麼毋庸置疑。
2005年7月的人民幣匯改,是在人民幣匯率長期被低估的情形下發生的,而且採取「小步慢跑」的升值路徑,在此后叁年中,市場持續存在強烈的升值預期。而現在人民幣匯率低估的程度要小一些,對資本市場的利好作用有可能沒有當時那麼大。
另外,如今的股市已經處於全流通時代,流通市值遠遠超過2007年的規模,這也意味著股市同樣上漲100點,現在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推動。
升值預期下的收益板塊
這一波人民幣升值中,肯定還會有人借此炒作。但是這次要稍微小心點,因為在升值之前,政府會把「熱錢」進入的灰色管道堵住,扎緊「熱錢」進入的籬笆。不過,市場未必完全理性。一旦人民幣升值,開始時肯定是該買的還是會買,該賣的還是得賣,只是持續性不一定像上次那樣強。
由於這幾年,人民幣升值預期一直是A股市場反復經營的投資主題之一,因此我們在操作上可適當關注那些人民幣升值受益板塊,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房地產。升值對於房地產股來說則是雙喜臨門。第一喜是房地產公司大都具有大量的土地儲備,在人民幣升值后,房地產公司自身的資產也隨之升值;第二喜是出於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境外資金將通過各種管道購進人民幣資產,以獲得升值的利益,其中房地產是外資博人民幣升值選擇的主要對象。不過,目前政策對房地產也處於打壓期。因此,房價和地產股漲勢的持續性值得關注。
二、銀行。人民幣的中長期升值預期,將大大提高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地位,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大陸銀行體系,對大陸銀行的資產品質、資本充足率、中間業務拓展、收入結構、盈利模式等產生積極影響,提升銀行的資產價格。
叁、航空。航空公司債務多以外匯浮息貸款為主,人民幣升值節省了以人民幣計價的財務成本與費用,為航空公司直接帶來會計帳面上的匯兌收益,有利於提高經營業績。同時,也使進口的航油價格下降,由於燃料費用占航空公司總成本的30%左右,因此,人民幣升值會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
四、原材料主要從境外採購的行業。人民幣升值后,其進口原材料的成本和在進口環節支付的費用將相應下降,從而改善相關行業的盈利狀況。根據需求彈性理論,需求彈性越高的商品,進口價格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就越大。目前,大陸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造紙、鋼鐵、石化、電力設備等。會稍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