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通脹預期下,消費價格仍有不斷上漲的可能,但2010年總體物價水平處在合理可控范圍內,隨著各地最低工資上調,居民可支配收入將帶來穩步增長,全年消費的上漲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2010年一季度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大增11.9%,比2009年同期快5.7%,表明大陸經濟整體形勢進一步向好。
GDP與投資雙增長
一季度GDP的良好增長,一方面是由於基數低,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為近年來最低值;另一方面,隨著2009年四萬億(人民幣,下同)政府投資的逐步落實和十大產業振興,帶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政府刺激內需消費的一系列舉措拉動國內消費的增長。而2010年以來,進出口同比均達到了了危機前的水平。對於二季度,一方面隨著基數抬高;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緩慢回落,在短期消費增速預計保持穩定的宏觀背景下,GDP增速會有所回落至9.0%-10.0%區間,但仍不改大陸經濟繼續向好的態勢。
2010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5.6%,比2009年同期回落3.2%,符合預期。當前,在內外經濟都有好轉的背景下,結合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管理好通脹預期的主線,通過嚴格限制過剩產能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尤其是為防范政策系統性風險而出臺的地方融資平臺,以政府主導的投資行為將減緩節奏,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會緩慢回落到18.5%-20.0%的區間。
2010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6594億元,增長35.1%。房地產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由於去年的房市量價齊升帶來銷量的快速增長,房地產企業營收狀況大為好轉,現金流充裕;另一方面,地產商對未來行業總體仍然看好,從而加大開發力度補充庫存需求。
展望二季度,由於進入2010年3月份以來,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隨著「新國十條」等政府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有可能減緩。
消費與貿易持續良好態勢
2010年一季度社會零售總額增長17.9%,反映了在政府實施擴內需刺激國內消費政策下,消費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在政策層面,國家繼續實施刺激消費需求的措施,在家電建材下鄉的同時,試點消費信貸公司的辦法,著力推動合理需求的消費增長。隨著醫改和社保制度的完善,居民消費心理預期會逐步增強。
2010年一季度大陸對外貿易恢復性增長勢頭良好。與2008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增長8.2%;出口增長3.4%,進口增長13.8%。
2010年3月份當月大陸進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1.7個百分點,當月出現72.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中止了自2004年5月開始連續70個月貿易順差的局面。這主要是因為國內需求旺盛拉動石油等原材料進口數量和價格雙雙強勁上升,以及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導致汽車類產品進口猛增。
展望2010年二季度,雖然3月單月出現貿易逆差,但隨著國外經濟逐步復蘇,一方面,傳機電與紡織服裝類產品出口高峰到來;另一方面,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628.7億美元,而加工貿易的最終產品帶來的出口在未來幾個月內將帶來出口的較快增長,因此,出口貿易順差規模在二季度有望擴大,進出口貿易良好態勢將有望得到延續。
收縮流動性趨勢明顯
2010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2%,其中1月上漲了1.5%,2月上漲2.7%,3月上漲了2.4%。進一步分析,當前居民消費價格總體上基本穩定。一是翹尾因素還比較大,在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2%中,翹尾因素的影響1%。二是低溫雨雪等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和氣候、天氣、溫度有關的鮮菜、鮮果上漲幅度非常大。一季度,鮮菜價格上漲20.4%,鮮果價格上漲15.9%。一季度食品類價格上漲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64個百分點在CPI上漲2.2個百分點中,有74.5%的因素是由於食品價格上漲所拉動。
當前,生豬及農產品價格指數連續回落,2010年4月份CPI的漲幅將與3月份基本相當。但進入5月份之后,一是由於消費旺季來臨,二是由於去年基期較低,CPI有突破2月份高點的可能。
2010年一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2%。從環比看,3月份上漲0.5%,達5.9%,連續9個月上漲。綜合考慮,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形成的。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振盪走高;二是國內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較快,成本推動壓力的加大。對於后期走勢,在大宗商品,購進價格指數仍保持上漲態勢的情形下,未來幾個月PPI仍有走高的態勢。
一季度新增信貸共2.59萬億元,占全年預計信貸量7.5萬億的34.5%。2010年3月份信貸量的回落,是中央銀行大量使用公開市場操作的結果,3月份單月實現資金凈回籠量6020億,創下了史上第叁大單月凈回籠量。近期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改變此前關於信貸投放量的一貫表述「合理增長」為「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后續信貸投放量將會相對均衡,二季度的貨幣信貸相比一季度將會有所減少,預計會在2.0~2.3萬億左右,總體上仍保持適度寬鬆的環境。
2010年3月末M2同比增長22.5%,環比下降3.02%,M1同比增長29.9%,環比下降5.09%。貨幣供應速度與貸款增速的下降,也反映出寬鬆的貨幣政策正逐漸向中性過渡。但M2增速水平相對歷史均衡增速水平15.00%-17.00%,仍處於相對高位,與全年M2增速控制在17%目標相比,后續貨幣供應量會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