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中軍、陳可辛、張偉平、于冬、龐洪、杜揚、蔣德富等電影達人為你揭示成功電影的50條商業秘籍。
這個冰冷的2月足以在中國電影史上記下一筆:叫好以又叫座的進口片《阿凡達》國內票房很可能突破10億元,它制造了上映前三周的周末票房曲線幾乎不下降的奇跡。在北京,如果想要到僅有的三個IMAX影廳觀看《阿凡達》,你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提前五、六天預訂,卻只能在上班時間請假觀影。而為了推同檔期的國產大片《孔子》,《阿凡達》2D版甚至提前下線,并且在《孔子》的投資方大地影視公司自己的影院貼出了這樣的告示“凡提前購買《孔子》影票的觀眾將享有提前1~4天的3D版《阿凡達》優先購買權”。
今年的2月,適逢春節和情人節重疊,史上最長賀歲檔競爭已經漸入高潮。抱著看電影過節心理走進影院的人們,就像冬天去吃麻辣火鍋一樣,要夠熱、夠辣、夠爽。火辣辣會讓一部分人高亢,也會把一部分人辣跑。不少院線經理都看好華誼兄弟在這個檔期推出的熱辣辣的浪漫愛情片《全城熱戀》,認為它可能成為為檔期期最大的黑馬;《錦衣衛》PK《蘇乞兒》,從頭打到尾,雖然熱鬧,但符不符合節日期間觀眾的口味就要走著瞧了;三部動畫片里最具冠軍相的是喜洋洋2《虎虎生威》,沒準兒引發一家老小傾巢出動;賀歲喜劇《花田喜事2010》、《財神到》和《72家租客》扎堆,預期成績平平;進口片《大兵小將》和《大偵探福爾摩斯》的命運更是充滿懸念。
不管誰是票房冠軍,亦或檔期黑馬,可以料定這是國內電影市場有史以來廝殺最慘烈的賀歲檔。回顧2009年,根據廣電總局的數據,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206億元,雖然這個數字還未及一部《阿凡達》在全球幾個周末的票房,但比上一年已經大幅提高了42.96%,僅北京區域的三家萬達影城去年票房就過了1億元,市場火爆可見一斑。四川太平洋院線從11月初《2012》就進入賀歲檔運作,到2010年3月初,賀歲檔將持續整整3個月,有人戲稱“賀歲檔已經成了賀歲季季”。
檔期拉長,競爭沒有絲毫緩和,反而變本加厲。算下來,將有60部電影在這二三個月里上映,過億元票房的片子會超過10部,但以平均投資4000~5000萬元來算,大部分影片靠票房可能收不同成本。根據藝恩咨詢提供的數字,2009年我國共投拍456部電影,能在全國范圍內上映的130部左右,總體算下來,一部片子的投資與回報能夠持平就不錯了,而美國電影票房的回報率一般是1:5左右,這還不算衍生收入。
20世紀福克斯公司前總裁比爾·麥肖尼克曾說,“制作電影是世界上風險最大的投資之一,并不是什么影片都能成為《泰坦尼克號》和《拯救大兵瑞恩》那樣的票房贏家。”電影是個數量級以億元計算的夢,但如何才能在這個市場里真正賺到錢,而不僅是吆喝?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成功電影幕后的玩家們是如何從電影里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