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姚娜的女兒小雅今年14歲,剛上初二,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虛榮心特別強,講究穿著打扮,愛出風頭;喜歡聽贊美,不愿聽批評;平常言語、行為和服飾夸張。如果別人說話不順她的意,她就特別暴躁。
起初,姚娜想女兒長大了,漸漸注意打扮,這也是正常的。可是有一次,她穿了一件與她年齡不符的衣服,姚娜隨口跟老公說,這衣服看起來不是特別適合少女穿,當時小雅聽了就特別煩躁,甚至接下來幾天都不跟父母講話。
另外,姚娜還發覺女兒喜歡吹噓自己。小雅每次跟別人聊天,總是說自己怎么有魅力,還有人要找她拍廣告,有很多陌生人跟她搭訕。連姚娜每次聽得都覺得特別刺耳,但是當著別人的面,也不好說她什么。如果別人談到別的話題,小雅就會千方百計地將話題轉向自己。別人說其他任何事情,她都心不在焉。
小雅這樣的個性,使她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少,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與她交往。姚娜實在不明白女兒為什么會這樣,說起來,小雅14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但她講的話還很幼稚,講話的表情夸張,甚至有時候走在路上,她還會故意尖叫,引起別人注意。為此,姚娜很為女兒的今后發愁,她常常暗想:小雅是不是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
【心理分析】
從小雅的這種癥狀來看,她很可能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或稱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此型人格障礙以人格的過分感情化,以夸張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為主要特征。較多發生于青少年期后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逐漸趨向成熟,至中年達到明顯緩解。
表演型人格障礙產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認為與早期家庭教育有關,父母溺愛孩子,使孩子受到過分的保護,造成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心理發展嚴重滯后,停留在少兒期的某個水平,因而表現出表演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賴性,也可能是本類型人格產生的原因之一。
【心靈處方】
一般來講,表演型人格障礙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逐漸成熟而癥狀減輕。但這不能保證可以不治而愈,在應激狀態下還有可能發生歇斯底里癥狀。
要改變小雅的這種現狀,首先要運用認知提高法。承認她的聰明、活潑,接受能力較強,但是也要指出,她的心理發育不成熟。她的認識不會自行克服糾正,所以家長要幫助她提高認知能力和自知力。要幫助小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視自己,才能揚其長避其短,適應社會環境。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脹,放任自流,今后就會處處碰壁、導致病情發作。
其次是自省法,鼓勵小雅寫日記、記周記,自我反省、自我檢查日常心理行為。如哪些情緒表現是有意識的,哪些是無意識的;哪些是別人喜歡的,哪些是別人討厭的。對別人討厭的要堅決予以改進,而別人喜歡的則在表現強度上力求適中,對無意識的表現,可將其寫下來,放在醒目處,不時自我提醒。此外,小雅還可請親朋好友在關鍵時刻提醒一下,以便在情緒表達上適當控制。當然,作為母親的姚娜更應該給予小雅啟迪性評語建議,對她微小的進步都要加以鼓勵、肯定,以強化心理訓練效果。
第三是升華法。因為表演癥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藝術表演才能,我們不妨\"因勢利導\",讓小雅把興趣轉移到表演藝術中去,使她原有的淤積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華。因此,讓小雅多報名參加歌唱、舞蹈、朗誦等表演培訓,也是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