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背景條件之一是飲食得當,尤其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心腦血管疾病通常起因于血管壁的強度降低,而蛋白質的功能之一就是構筑血管等組織和器官。另外,它還有助于增進免疫功能。但是,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上了年紀以后飲食方面應多吃以蔬菜為主的清淡菜肴,最近這一主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反對。
關于壽命與蛋白質(尤其動物蛋白質)之間的關系,日本東京老齡綜合研究所曾以100名百歲以上老人為對象做過一次調查。從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得知,在每天攝取的蛋白質總量中,動物蛋白質所占比例男性為59.6%,女性為57.6%,而當時日本全國的人均同比只有48.7%。這就從一個側面看出,攝取足夠的動物蛋白質可明顯提高長壽概率。
就吃肉的頻率與大腦活性低下之間的關系而言,一點也不吃的人大腦活性降低的發生率為1.0,每天或兩天吃一次肉的人分別為0.56或0.55,前后相差近一倍。為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能力,蛋白質的攝取切不可少。但是,吃肉的好處說得再多,也不能對肉偏食,重要的是掌握好肉類與蔬菜之間的平衡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