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改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而且可以豐富晚年生活,保持情緒愉快,延年益壽。但是,有必要提醒參加鍛煉的老年同志們,務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實事求是地量力而行。
筆者前不久耳聞目睹的兩個典型事例足以引為教訓。一位是76歲的老人,他患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已5年多,有一天清晨在做甩手運動時,兩臂擺動次數早已超過平時的活動量,卻仍然努力堅持,結果在甩手過程中突然癱倒昏迷,經搶救無效而死。醫生診斷為急性腦出血。另一位為65歲的公司經理。他每天在居住區馬路上跑步2公里。有一天跑步時,他興致很高,跑到2公里后,又繼續跑了近1公里,而且加快步伐,進行沖刺,結果突然感到前胸劇痛,立即被送到醫院急救,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急救無效而死去。
據上海某醫院對341名中風病人的調查,有42種誘發因素,其中因超量運動引起中風的因素列為第11位。這些事例和數字都說明,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如果不謹慎從事,就可能會出現常見的危險——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出血和猝然死亡。輕者也可能出現因過度鍛煉而產生的病癥,如睡眠不好、食欲減退、易激動、心前區不適、心跳加快、血壓波動等。
為做到量力而行,建議注意以下三點:
一、參加的鍛煉項目一定要適合于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年齡特點。一般最好選擇全身性的,動作有節奏的、簡單的、速度較緩慢的項目,避免某個肢體或器官負擔過重、體位變化復雜、過分低頭彎腰等比較劇烈的運動。比如可選太極拳、徒手體操、氣功、散步、慢跑等。
老年人不宜做快速度的、重體力的和較緊張的活動。如舉重、俯臥撐、快跑等,包括憋氣較多的動作.這些活動會引起身體內部較劇烈和突然的變化,而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往往不能適應這些變化。
二、要掌握適當的運動量。運動時心率以不超過每分鐘104~120次為宜,即170減年齡的數。這只能按粗略的計算,作為安全的限度,心率加快的次數以每分鐘不超過運動前心率1O~15次為宜。
三、要掌握自己在什么情況下鍛煉時容易出問題,有哪些病時暫時不宜鍛煉。一般講,在患病的急性期,要停止一切體育鍛煉,好好臥床治療休息,待病情緩解后才能逐步運動。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絞痛發作、嚴重心律失常等情況,都禁忌鍛煉。其他如反復頻發的早搏、明顯的心臟擴大、沒有控制好的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等,都暫不宜參加鍛煉。須待病情有所控制或好轉時再考慮。另外,如果自己最近感到體力不支、疲勞不適、睡眠不佳或情緒不好時,應及時休息或找醫生檢查診治,不要勉強參加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