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無數次證明,無論什么海外食材到了好萊塢手里都能做出一股可樂味,此次輪到的是福爾摩斯這杯經典的英國茶。不過公平地說,《大偵探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還算是一部不失“勇敢”的電影——不是影片本身,而是其在上映檔期上居然敢正面硬拼《阿凡達》。只是不知道這是由于出品方華納過于自信還是壓根沒信心,好在北美2億、全球3.9億美元的票房尚有說服力。在中國,“大偵探”暫定于2月25日與內地觀眾見面。
本片里的福爾摩斯同志可不太順心:老搭檔華生忙著結婚,老冤家艾琳·阿德勒再度神秘現身。更要命的是,已被他送上斷頭臺的死敵布萊克伍德爵士死而復生,正在策劃新的陰謀——我們的偵探面臨著新的挑戰。
有些改編電影看完后讓人立馬想再翻一遍原著,但《大偵探福爾摩斯》絕對不屬此類。恰恰相反,本片雖然在視覺上細致地描繪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但相比原著,片中角色更像是來自《加勒比海盜》。小說里確實曾提到福爾摩斯喜歡拳擊,但我想柯南道爾爵士指的肯定不是電影中的那種地下黑拳。本片明顯是沖著時下那些熱衷動作片的年輕影迷去的,事實上,這甚至不算是一部偵探片,因為影片的劇情實在是老套且相當地敷衍了事,編導對于講故事似乎根本就心不在焉。一些局部的細節,例如結尾引出福爾摩斯著名敵人莫里亞蒂教授的方式勉強說得上巧妙——假如不是其作為續集伏筆的企圖太過明顯的話。
本片導演蓋·里奇是那種典型的為過早成名所累的青年才俊。在1998年憑借《兩桿大煙槍》一炮而紅之后,這位英國導演逐漸“迷失自我”?!洞髠商礁柲λ埂吩谝曈X上仍然延續了里奇電影的一貫特色,例如大量的運動鏡頭和不厭其煩的慢速剪接。不過相比其前作,本片似乎欠缺了某種精氣神兒,里奇的執導依舊嫻熟但不夠揮灑。而與其他的好萊塢大制作一樣,本片整體也顯得缺乏個性,雖然技術上足夠精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特效,無論是100多年前尚未竣工的倫敦塔橋,還是后半段的爆炸場景都給人留下了一定印象。不過總的來說,本片的娛樂性或許能夠打發一個無聊的下午,但遠不足以引起更多回味。
表演方面,影片幾位主角基本上是這個星球上最不適合演繹柯南道爾筆下那些經典人物的演員。雖然增加了一些英國口音且減少了整潔衛生,但福爾摩斯跟小羅伯特·唐尼之前出演的鋼鐵俠并無本質不同。這樣的表現也能拿下金球影帝,只能說明他最近實在是當紅。老實說,唐尼在本片中的演出還算是不失水準,只是這個角色的設計遠沒有其在金球獎上的獲獎致辭有新意。而對于一貫以低調著稱的華生而言,裘德·洛實在是帥得太過,女主角麥克亞當斯則失于美式氣質過于濃厚。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大反派的扮演者馬克·斯特朗,這位性格演員近年來在《搖滾黑幫》《謊言之軀》等片中出演了不少強勢角色,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