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首都電影院對老首都電影院的品牌繼承和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官志斌:強調人性化服務、差異化經營、規模化效應,用活動帶動市場,這是老首都電影院積累起來的優良傳統,新影院“定位于高端,服務于大眾”的經營理念即源于此。首先是堅持人性化服務,直達細枝末節。從影廳的溫度、視聽設備和效果到各服務區的設置,再到各類導視標識和其他服務細節等,無不體現著影院一貫的經營宗旨。二是建立多層次、多時間段的票價體系,滿足不同觀眾的消費需求,并優化排片方案,力保場次與票房收益的最大化。三是堅持以活動帶動市場,注重細分市場和差異化營銷,并通過票房、人次、影響力三個指標來衡量市場營銷活動的成功與否,提高影院自主開展相關活動的可實施性,加速影院的品牌創新。
《綜藝》:從你的經驗看,影響影院票房產出的因素有哪些?
官志斌:我個人認為,除了影院的功能定位和服務口碑、所處位置之外,影片自身的質量、針對影院觀眾和影片看點進行的陣地營銷活動以及科學合理的排片等都很重要。特別是后兩點都離不開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比如首都電影院位于西單商圈最好的購物中心里,很多人認為其觀眾群應是高級白領,而我們通過多次市場調研發現,月收入在2000—4000元之間、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觀眾占比絕大部分。影院的營銷活動和票價體系均應以這個觀眾基礎來開展。2009年,我們影院的平均票價保持在42元左右,這是大部分觀眾可以接受的范圍,也是平均上座率達到47.5%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里我要特別提出的是排片,同一個影院,同一個時間段,同樣的影片,10個人能排出10種票房結果。如今片源充足,對影片娛樂性、藝術性和市場前景的把握,對不同觀眾觀影規律和審美喜好的細分,均反映在排片上。科學、合理的排片可以充分提高影院的整體票房,反之則會浪費掉很多寶貴資源。
《綜藝》:影院對西單商圈和北京電影市場的帶動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官志斌:這主要是影院的口碑在起作用。之所以在影院的口碑打造上下那么多功夫,目標就是要把影院打造成西單商圈最耀眼的明珠,不僅讓大家喜歡看電影,而且把到首都電影院看電影作為一種時尚。你也看到了,大悅城上午10點鐘一打開大門,等候在門口多時的人們就蜂擁而至第十層,逛商場誰來這么早啊,他們主要是來影院看電影的。但是看完電影,他們還要購物,要進餐,再從十層一直消費到一層。所以大悅城的一份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影院對整個商場的消費起到了“噴灑”式帶動作用。擴展到整個西單商圈,道理是一樣的。
對電影市場的帶動也很明顯。那么多的觀眾到過我們影院,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當前電影的魅力,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同樣也會走進其他電影院。
《綜藝》:影院票房還有上行空間嗎?今后會從哪些方面入手?
官志斌:今年的票房還將有一個較大的提升,1月份影院的票房已經超過1000萬元,而2009年票房最高的一個月是810萬元。2009年的上座率近48%,今年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具體的措施,首先要新增一個142座的影廳,并通過對周一至周五不同時間段多元票價體系的調整吸引更多的觀眾。其次在優化服務上還要升級,我們已經完成了ISO9001質量服務體系的認證工作,這對影城的整體服務等級有一個質的提升。此外,還要實現由專業化、標準化到精細化的管理,把以往的成功經驗通過電子化信息管理平臺形成標準模式,增強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為以后新建的首都系列影城做好準備。再次,影院的經營管理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今后要強調規范化和精準運營,實現從“人”到“制度”,到“流程化”的管理。
(編者注:官志斌現已退休,出任北京華融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城市影院分會秘書長。2008年1月官志斌出任首都電影院董事長兼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