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披露,去年因參加電視選秀節目而一炮走紅的英國小鎮達人蘇珊·波伊爾(俗稱“蘇珊大媽”),最近唱片不只熱賣,還狠狠接到了來自中國市場的N個演出邀請,出場費已經開到100萬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尤以傳聞中的來自上海世博會的邀請引人矚目。
由于這位大媽人氣實在生猛,我特意上網看了她的資料,還聽了她和她崇拜的偶像、英國頭牌歌舞劇演員Elaine Paige(另一個風格略顯質樸的芭芭拉·史翠珊)的歌。就長相而言,蘇珊大媽有點兒“芙蓉姐姐”提前進入晚年的意思,實在沒有什么舞臺資本;就歌聲而論,她讓我想起她的中國“芒果前輩”李宇春:談不上技巧和出色,但伴奏的樂隊聲勢頗為豪華,大有誓把聽眾砸趴下、不服也不行的強力……
李宇春的舞臺特點是放松,唱不好也沒有不好意思,照樣放松;蘇珊大媽則更有“誠意”,好像唯恐把哪個音兒唱壞,有點老老實實卡拉OK的意思。如果挑長相,我愿意看李宇春,如果挑聲音,我還是選蘇珊大媽,至少聽她我覺得比鄭秀文更靠近聲樂——哪怕山寨的。如果回到選秀的序列,那么她的聲音是介于張靚穎和周筆暢之間的,不低于尚雯婕,比李宇春強太多。按說這樣的人來中國演出,雖然辱沒專業人士,對山寨藝人卻談不上辱沒,只是一百萬太貴了些——就算折成英鎊不足十萬,恐怕依然會給人留下“中國人傻錢多”的錯誤印象。再說了,就算這年頭有人喜歡出高價聽老太太唱歌,那中國還有一幫專業老太太呢,哪位實力恐怕也都不遜色于蘇珊大媽的偶像Elaine。
至于說山寨文藝的舶來物,蘇珊大媽當然也不是第一例。我們都知道,超女、快男的原型是“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而“美國偶像”的原型則是英國的“流行偶像(Pop Idol)”。扯到20多年前,臺灣的張帝還以夜總會里插科打諢式的即興唱法在磁帶里忽悠過不少內地聽眾,業余歌手張明敏更是以他的齒音字版《外婆的澎湖灣》《一剪梅》顛覆、遮蔽了潘安邦和費玉清。從宏觀上講,蘇珊大媽不過是步他們的后塵,來出一回貨真價實的“洋相”而已。其在今天的時尚意義,甚至都要低于前年帕麗斯·希爾頓的來華出臺。
說這些,并不是要站在保守主義立場譴責或嘲笑蘇珊大媽的欣賞者。以我中華之大,人類信息時代之開放,什么“怪物”出來登臺扭一扭,都是正常的。值得關心的是這個趨勢:當有了全民為超女歡呼的盛況,中國人開始不再嘲笑“美國偶像”那種為洋相鼓掌的低賤,電視頻道也終于可以一到周末,就充滿了各類卡拉OK式的跑調與“互動”;而今天,當有了蘇珊大媽在內地的熱賣,必然還會伴隨著帶進一些新的——對智力裹腳布的熱愛。奸商當然可以不考慮這些,有良知的業內人士和文化人,卻不能不發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