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中國五礦集團企業發展簡史不難看出,在2000年以前,中國五礦還是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傳統貿易商,轉型到綜合性金屬礦產集團雖然不過10年,但成績斐然。從2000年到2009年,中國五礦的營業收入由240多億元增長到近1#8197;800億元,資產由180億元增長到1#8197;400億元,利潤由3.8億元增長到70多億元。其經營業績在國資委業績考核中,始終保持在A類企業行列,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業績優秀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五礦由3年前排名400多位升到了331位。在世界金屬類500強企業中,中國五礦處于第九位。集團公司旗下的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金融、物流五大主業均獲得長足發展,正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屬礦業集團闊步邁進。
“2009最具責任感企業”
榮獲“2009最具責任感企業”稱號,來之不易。“在計劃經濟時期,五礦主要做進出口貿易,進出口貿易額曾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4。大慶石油會戰的時候所有的石油管道國內都不能生產,都是五礦進口的,還有南京長江大橋所需要的鋼材都是五礦進口的,也就是說第一船鐵礦砂、第一船鋼材、第一船電解銅、第一船鋁錠都是五礦進口的。”談起以往,周中樞非常自豪。“如今,五礦的產業包括金屬礦產品勘探、開采、生產、貿易以及綜合服務,同時兼營金融、房地產、物流,已經從過去計劃經濟色彩濃厚的傳統國有企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自主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從昔日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轉變為以資源為依托、上下游一體化的跨國公司;從單純的產品經營企業,轉變為產融結合的資產資本經營集團。”年年創造新業績,步步邁上新臺階。
2010年1月22日,第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2009最具責任感企業”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榮獲“2009最具責任感企業”稱號,周中樞出席頒獎儀式,并作為唯一的企業家代表發表演講。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建敏出席論壇并向五礦集團頒發“2009最具責任感企業”稱號獎。
“經驗寶貴,認真總結”
“利用品牌和渠道的優勢,向產業的兩頭延伸。”1984年9月,國務院通過外貿體制改革報告,內容包括“政企分開”、“簡政放權”、“實行外貿代理制”、“改革外貿計劃體制”和“改革外貿財務體制”等,高度集權的外貿總公司壟斷全國外貿的局面被打破。
這樣的改革力度,無疑給以對外貿易為主的五礦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國家打破壟斷,下放經營權,不僅外商要和我們競爭,國內的工礦企業、民營企業也成了我們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們迫切需要調整自己。”周中樞說,戰略轉型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品牌和渠道的優勢,向產業的兩頭延伸。一頭是下游的銷售,我們本來就做得好。另一頭是中游的加工冶煉和上游的資源勘查、開發。進出口貿易曾是我們的“王牌”,現在仍然是。但與原來相比,中國五礦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對企業進行了重新定位,擬訂了新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來,中國五礦進入重要轉型期和發展黃金期。從新世紀以來先后與國內外10余家相關企業重組、合資、兼并、收購、承包、參控股等多種方式方法創新占有資源模式,收到好效果。
2008年10月27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控股的五礦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與俄羅斯Meche集團下屬的車里雅賓斯克鋼廠,就3號軋鋼車間萬能軋機改造項目簽訂設備工程承包合同。該項目是我國首次在獨聯體地區獲得的工業改造項目,也是中國企業迄今為止在俄羅斯取得的金額最大的黑色冶金建設項目。
“2005年,我們成立礦產資源部前,曾做了一個關于資源形勢的課題研究,到2020年,國家經濟建設對有色等基本金屬的對外依存度將處于高位,所以我們必須要到上游資源領域拓展,獲取關鍵資源,包括國內和國外的優勢資源。” 周中樞說。
2009年6月11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100%收購世界第二大鋅公司,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OZ Minerals公司主要資產。澳大利亞OZ Minerals公司在鋅、鉛、銅、鎳、金、銀等資源上擁有可觀儲量,目前擁有鋅1#8197;820萬噸,相當于我國2007年查明的鋅資源儲量的18.74%;鉛260萬噸,相當于我國2007年查明的鉛資源儲量的6.28%。
周中樞欣慰地說道:“澳大利亞OZ Minerals公司擁有多金屬礦資源,被我們100%收購后,張德江副總理對此表示熱烈祝賀,并指示‘經驗寶貴,認真總結’。我們獲取資源的方式,除了兼并重組企業外,還直接從地質勘查入手。”
做大做強中央企業的三個觀點
“隨著央企效益逐年高漲,影響力日漸加深,而且與公眾利益緊密聯系,所以必然被世人關注。我認為,作為中央企業應該接受公眾監督,做好自己的事。合理建議虛心采納,不對的也要引以為戒。在給國家作貢獻的時候,也要在公眾面前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做大做強央企,否則愧對‘央企’這個稱呼。”隨即,周中樞就履行社會責任講了三個觀點: “第一,努力創造優良的經營業績、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第二,切實保障安全生產、積極加強環境保護,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第三,促進社會進步、促進世界和諧,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根本動力和最終目標。為更好滿足利益相關方的期望,五礦將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珍惜并合理使用有限的資源,致力成為中國金屬礦產資源行業領先的供應商和全球金屬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者;通過‘構筑價值五礦、創建平安五礦、建設生態五礦、構建和諧五礦’,實現‘打造責任五礦,共鑄美好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愿景,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方的共同發展。”
提案寄望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周中樞就有色金屬產業健康發展拿出了三份提案,內容涉及有色金屬產業的調整和振興、完善礦權市場建設、給予冶金礦山企業稅費專項扶持政策等。
周中樞說,中央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國經濟的真正難題還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靠拼資源、拼環境是不行的,要發展就要綠色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需求,引起了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勢必影響將來的可持續發展。
2009年《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以后,有色金屬行業出現了生產復蘇和結構調整的新局面,但由于配套政策還不夠完善,要進一步實現產業飛躍發展還有難度。
這些問題體現在:被重組企業在以往已上馬的投資項目中可能存在合規性問題,如大型骨干企業擬收購整合的企業里,盡管其生產排放標準都合格,但由于歷史原因當年卻未取得相應批件,影響了這個行業的整合力度和效果;周中樞建議國家主管部門出臺指導性或支持性目錄解決這些企業合規性“原罪”問題。
在跨地區兼并重組中也存在一些政策不配套的問題。如一些被重組企業原來獲得中央或地方財政支持,有礦山企業尾礦庫治理資金、流域環境治理資金等收入,但央企將其重組后這些政策將無法延續。周中樞認為,為鼓勵大型骨干企業跨地區重組,相關部門應確保被重組企業享有的各項中央或地方扶持政策不因重組而受到顯著影響。
此外,目前有色金屬行業存在著淘汰落后產能和打擊私挖濫采的壓力,而大型礦區和特殊礦種資源如鎢、銻、稀土等特殊礦種配置方面,向重點骨干企業傾斜不足。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出臺具體配套措施,確保大型礦區優先配置給重點骨干企業,進一步明確礦權人資質條件,提高礦權市場的準入門檻,對于國家實施保護性開采的礦種,在生產配額方面優先骨干企業,以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集約、高效利用。
關于國內冶金礦山企業稅費問題,周中樞也寫入了提案。據最新全國冶金礦山財務資料統計,國內冶金礦山企業銷售稅費負擔率均在20%以上,稅費已成為限制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為此,他建議將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合并,逐步實行國際通用的權利金制度;降低增值稅稅負,實施差別化、等級化稅費政策,逐步取消不合理重復稅種等。
周中樞簡介:周中樞,1970年1月參加工作,高級國際商務師。曾任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五礦總公司)南美五礦執行副總裁、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著有《西班牙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經驗》等15篇文章,被國內外重要報紙和內部刊物錄用。2004年12月擔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裁。
周中樞是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商務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商務部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等10余個社會職務。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