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禮儀主要是指人們在體育交往中所應具備的相互敬重、親善和友好的行為規范。體育禮儀的內容主要是由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和外在的體育禮儀行為方式或禮儀程式等組成。通過禮儀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和交流,有助于構建和諧校園。因此,學校要努力營造禮儀文化教育的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塑造新型的體育人格和教育關系。
關鍵詞:禮儀文化;體育禮儀;功能;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8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09-0131-02
一、禮儀泛說
在中國古代,“禮”和“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禮”代表了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則是“禮”的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內容而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不同的“禮”有不同的“儀”,“禮”是“儀”的標準,儀是禮的具體化和形象化[1]。按性質和作用的不同,“禮儀”可分為兩部分:一為“禮制”,二是“禮俗”。“禮制”是國家制定的禮儀制度,現代禮儀中的政府禮儀、外交禮儀屬此;“禮俗”是民間或日常人際交往所形成的禮儀習俗,現代社會中的生活禮儀、社交禮儀等屬之。西方的“禮儀”(etiquette)則主要有謙恭的言詞和舉動、有教養、講規矩知禮節及儀式、典禮、習俗等意義。縱觀古今中外對“禮儀”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出“禮儀”的主體含義是指為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所產生的共通的社會行為規范和模式。
禮儀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并滲進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瑞士現代學者索緒爾說,人是文化的動物;而禮儀即屬制度風俗文化的范疇。在現代社會,作為文化的載體和象征,禮儀與現代社會生活緊密相關,可以說“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亂”。現代生活中的“禮儀”主要指在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符合禮的要求、維護禮的精神、指導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行為方式的總和。它的表現形式有:禮節,禮貌,儀表,儀式,服飾,標志,等等[1]。總之,禮儀以交往為形式,以敬人和律己為內容,以協調人際關系為目的。禮儀有著深刻的精神內涵,是世界范圍內受到人們普遍支持的價值觀,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不斷提高,禮儀在生活、工作中已顯得越來越重要。現代體育具有強大的公關效能,需要我們在體育課程與活動中學禮、懂禮、守禮和用禮。大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學習體育中所特有的禮儀規范,可充實自我,提升形象,改善人際關系,更好地實現自身在社會體育中的目的和價值。高校應在體育教育中注重體育禮儀的培訓,以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體育人才。
二、何為體育禮儀
(一)體育禮儀的定義
體育禮儀主要是指人們在體育交往中所應該具有的相互敬重、親善和友好的行為規范[2]。從一定意義上說,體育禮儀就是通過儀表、服飾、語言、禮貌、禮節以及典禮儀式等外在形式來體現出的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它是普通禮儀文化在現代體育方面的綜合轉化和使用。在大學體育教育中,體育禮儀不僅是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其禮儀行為的重要形式之一。體育禮儀是為維系體育活動的良好展開而要求主體務必遵循的行為規范。
(二)體育禮儀的內容
體育禮儀的內容,由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和外在的體育禮儀行為方式或禮儀程式等組成。體育禮儀的內在文化通過外在的禮儀行為得以顯現。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是豐富的、廣泛的,它蘊藏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知識體系中,是由一國一族的政治、經濟、宗教、習俗等各個方面綜合積淀而成的;外在的體育禮儀行為具體而直觀,它顯現在人們的儀表、服飾、語言、禮貌、禮節、典禮儀式等各種活動中,從而很直觀地能體現出個人的禮儀道德素質。
三、體育禮儀教育的功能
禮儀文化對教育的影響,一般通過意識層面和非意識層面兩個方面來發揮作用。禮儀文化的意識層面指的是屬于觀念形態的典章制度、經籍文化等;非意識層面指的是人的現實文化心理結構, 也就是人們的精神狀況和心理定式。禮儀文化的意識層面對教育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在無意識或潛意識層面對教育的影響更大。無論哪一層面,對大學生修身立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高校要求大學生及研究生踐行體育禮儀可以有效地增進其相應的素質和能力。
(一)道德教育功能
我國的禮儀文化十分重視道德學習、道德立志、道德陶冶的方法,重視道德行為與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強調自我約束與自我控制[4]。我國傳統的禮儀文化中有嚴格的道德行為規范。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所蘊涵的道德價值觀也深含在現今的道德精神之中。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淵源于我國傳統的禮儀文化[3],我國禮制的典章制度、經籍文化對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很有幫助。外在的體育禮儀活動能夠實現大學生道德內化,為起良好的品德的構建體驗的空間平臺。體育禮儀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大學生通過接受體育禮儀、參與體育活動學習到的體育禮儀無形中養成了良好的道德行為。在外在的體育禮儀行為方式、程序的熏陶下,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了培育,體育禮儀能夠遏制行為失范,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二)人際溝通的心理功能
禮的精神內核是人倫關系、倫理價值,禮是人與人之間秩序的建立。如果說內在的體育禮儀文化使大學生的思想得到深化,那么外在體育禮儀程式大學生則有了行為的依據,從而能以“仁愛”之心“愛人”,去主動地理解人和幫助他人,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體育禮儀教育可以讓當代的大學生懂得理解與尊重,在體育活動的鍛煉中通過體育禮儀行為改善陌生的同學間關系,還可以有效地使彼此間相互了解,成為球友、好伙伴、好搭檔。體育禮儀可以促進溝通與交流,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以后的工作事業搭建良好的人際心理橋梁。
(三)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輔助功能
建設陽光和諧的校園需要建設相應的校園禮儀文化,體育禮儀教育是校園禮儀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禮儀是文化校園的一部分,是和諧校園的一部分[5]。大學校園的禮儀文化建設涉及到許多方面,范圍很廣,內容也頗為瑣細。我們可以通過體育教育,通過發揮體育禮儀教育的各項功能,輔助建構和諧的校園文化。體育禮儀教育是文明的教育,能夠為大學校園提供良好的人際、校際環境,使在我們的高等教育的社區出現良好的禮儀道德風尚;還可以起到法治校園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減輕校內各種傷害事故的發生,營造良好的校園生活秩序,為大學校園提供安全、穩定、持久的集體心理和道德支撐。體育禮儀教育能使大學生在校園中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產生良好的人文景觀,使大學校園充滿溫馨、和諧、優雅的氛圍,成為真正的文化校園、和諧校園。
(四)禮儀文化的傳承功能
體育禮儀文化滲透于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風俗中,是傳統禮儀文化中的最穩定的深層組織,它滲透于人們的內心深處,與民風、民俗融合在一起,對人們的立身處世習氣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6]。禮俗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在意識領域潛移默化地感染和控制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先秦時期學校教育就開設“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等課程,以禮、樂為先,實行所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的策略,這些都是我國體育禮儀文化的淵源。體育禮儀教育可以吸收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中的精髓,通過結合內外兩種內容體系,運用于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把我國傳統禮儀文化與現代的體育教育相結合,繼承發揚中華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為我國文明禮儀之邦培育新時代的接班人。
四、高校實施體育禮儀教育的途徑
(一)高校要努力營造禮儀文化的氛圍,積極創造學習體育禮儀文化的條件
高校有關部門及體育學院(系、研究所)應自上而下地重視體育禮儀的教育,研究、探討、傳播、踐行體育禮儀,提倡在各種體育活動中自覺遵從成規定法,堅持從細節認真做起、做足、做好,展示良好的禮儀行為風范。為了確保有關工作的有效推進,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實施部門或單位自身可以建立起體育禮儀活動的基金庫;另一方面,要大力研討和扎實推進體育禮儀活動的教育、實施和督導。
(二)教師、學生、教學實施三位一體的體育禮儀教育
體育教師要及時更新觀念,掌握最新體育禮儀文化,同時規范自己的禮儀行為,率先垂范,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灌輸禮儀文化,注重學生的體育禮儀細節,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體育行為表現,特別是在組織競技比賽時,要求學生注意講究有關的體育禮儀形式,在體育活動實踐中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三)加強體育禮儀文化教育的宣傳
除了在課堂上傳授體育禮儀文化的知識外,還可以開展體育禮儀的培訓活動,講解禮儀文化歷史及發展,在校園尤其是運動場、操場附近,張貼宣講體育禮儀知識的海報、圖片,增強學生體育禮儀意識,幫助其進一步了解體育禮儀的規范與儀式,日常化學習體育禮儀的行為。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宣講,我們相信體育禮儀的遵行將日益自覺和普遍,大學校園里的運動時空也將更趨優雅和健康。
結語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現代社會禮儀文明更其細化和重要。尤其在全球化時代,國際、地區及省際、市際的交往(包括體育交往)更加頻繁,各種禮儀尤其是體育禮儀日趨急需。我們要挖掘優秀傳統禮儀文化,“古為今用”;借鑒國際成熟的禮儀文化,洋為中用;加強研討,改進和發明新的禮儀理論、禮儀規范;以提升體育禮儀教育水平,培養運動禮儀域的“健將”,促進社會禮儀文明的全面發展。我們要通過體育禮儀文化教育喚起當今大學生的人格“尊嚴”,鼓勵自我超越,使之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全面提升其人際交往能力,塑造新型體育人格和體育關系。
參考文獻:
[1]張高云.傳統禮儀文化與現代法律素質[J].閩江學院學報,2002,(1).
[2]丁珊.禮儀文化與人格塑造[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6).
[3]黃壽軍.體育禮儀教育及其實施的途徑與方法[J].安徽體育科技,2003,(4).
[4]王健敏.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與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6).
[5]顧希佳.試論大學校園的禮儀文化建設[J].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0,(5).
[6]蔣桂鳳.“人本主義”學校體育價值取向確立的立論基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6).
The func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trai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tocol on high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Xing-ling
(The Sports Colleg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 By simply introduc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ite culture,give
new definition of the training sport activities protocol。Explain and argue the function of the moral-education、communication-function of the human relations、the assistance-function of building harmonious campus、the function Spreading and accepting of the rite culture;and put forward some approaches on the training sport activities protocol on high education.
Key words: rite culture;the training sport activities protocol;function;ways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