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戰爭,是對管理工程專業人才信息素質需求的基礎上,研究了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以及培養對策,包括優化課程體系、豐富教材內容、充實教學內容、重視實踐操作等方面,全面提高管理工程專業學員的綜合信息素質。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工程;裝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09-0113-02
管理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德、智、軍、體全面發展的適應軍隊信息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需要的海軍技術軍官,培養的學員應具備比較厚實的學科專業基礎理論、掌握較為系統的專業知識。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要求裝備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信息素質。信息素質由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兩大部分構成,具體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信息創新、信息技術、信息評價、信息道德、信息探求和信息運用等諸多方面。而信息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根據信息環境的需要,培養和提高個體成員的信息素質的過程。在分析信息化戰爭對管理工程專業人才信息素質需求的基礎上,研究了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以及培養對策。
1.管理工程專業學員信息素質教育需求
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與保障,對軍隊管理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面狹窄的書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而素質全面,接受繼續教育能力強,智能型、創造型人才愈來愈表現出充分的活力。具有信息素質的學員,能夠打破思維的界限,隨時按照保障要求,進行相應資料的獲取、整理、研究、利用,從宏觀上把握裝備管理進程和保障任務,以及各保障環節的聯系,成為具有良好智能結構、知識創新能力和保障指揮能力的人才。
(1)信息意識教育
信息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信息及其運動規律的抽象性、概括性、總體性的認識。信息意識既是信息主體對信息的認識過程,也是其對外界信息環境變化的一種能動的反映,因此,信息意識對信息主體的信息行為必然起著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識的強弱則直接影響到信息主體的信息行為效果。信息意識包括信息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信息守法意識、信息更新意識等多種意識因素。
信息素質教育環節,就是要培養學員養成良好的信息意識。強化信息意識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對信息應有的科學、全面、深入的認識得到培養,比如信息的內涵、特征、結構,信息的功能及其在裝備管理和保障中的作用,信息源的類型、特點,信息交流的形式、類型、模式和信息整序的理論和基本方法等;另一方面也是培養主體自身信息需求良好自我意識,即作為行為主體,能時刻意識到自身的潛在信息需求,并能隨時將它轉化為潛在的信息需求,進而充分、正確地表達出來。
(2)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裝備保障的各個環節和進程。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在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平臺之上,包括硬件技術、軟件技術,如計算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全球定位技術、地理信息技術、條形碼、射頻技術,以及在這些技術手段支撐下的數據庫技術、面向行業的管理信息系統等軟件技術。
信息技術教育應該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環節,使學員了解主要技術的特性、應用情況及其工作原理,使學員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手段,使裝備管理實現網絡化、信息化和自動化。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主要指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評價,進而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隨著裝備管理過程中信息量的不斷擴充更新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使用,各種存儲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在提供各種便利的同時,如何提高學員的信息能力,已經成為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信息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學員的信息收集、整理、利用、評價和創新能力,也就是通過各渠道獲取信息,并且在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加工整合的基礎上,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
2.管理工程專業學員信息素質的培養對策
為了確保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分析管理工程專業人才素質需求的基礎上,為突出對學員信息素質的培養,在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1)打牢信息技術基礎
在課程體系建設上,重視信息技術基礎和信息化素質的培養,將學員培養成為指、技、管兼備的“一專多能”型管理人才,使其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裝備保障工作中發揮有力作用。主要抓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綜合性理論建設,結合我海軍的特色,運用理論解決新軍事條件下,器材的供應籌措和管理,以適應未來軍事條件下物資管理指揮人才的需求。
(2)重視信息處理能力
為了滿足崗位任職需要,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內容上,結合部隊器材管理的實際,使學員熟悉信息系統的同時,掌握器材籌措、儲存、供應和管理的相關內容,利用部隊管理的實際數據和實際業務,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針對性。
在教學保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配備了實驗項目,使學員可以結合部隊裝備管理和庫房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驗和動手操作,加深了對裝備管理的認識,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員的任職能力,使學員一到部隊就能熟練掌握裝備的管理方法和技能[1]。
(3)培養綜合信息素質
在人才培養上,既要立足部隊實際,提高官兵勝任本職的能力素質,更要瞄準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打破循序漸進的思維方式,按照“寧讓人才等裝備,也不能讓裝備等人才”的指示要求,立足長遠搞設計,著眼現實抓實施,下大力培養未來作戰需要的裝備保障信息化人才。在教學工作中,突出信息化方面的教學,加強管理學與信息科學的“嫁接”和融合。突出培養學員的信息素質和信息保障能力,課程瞄準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對未來信息化裝備和信息化保障技術進行了系統的講授,開闊了學員眼界,開拓了思路,為學員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通過演練課程,培養學員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裝備管理和保障的能力,使學員在組織指揮、控制協調、擬定方案、計劃實施,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得以全面促進和提高。既能滿足任職崗位需要,又能促進學員綜合信息素質的提高。
結語
管理工程專業本科學員,在從事裝備管理工作中,表現出了素質高、能力強,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完全勝任崗位任職需要,并且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具備較高的信息素質和綜合能力,反映了我們在培養學員信息素質方面的對策和方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焦秋光.軍事裝備管理學[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
[2]蘇海丁.軍隊管理人才培養淺見[J].國防大學學報:軍隊建設研究,2007,(4):47-48.
(責任編輯/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