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圖書館界館員權利不被承認和尊重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一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及圖書館的發展。為此,要采取措施維護館員的權利,意識到尊重館員權利的重要性。
關鍵詞:圖書館;館員權利;圖書館民主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1.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09-0095-02
引言
作為高校圖書館一名普通的館員,筆者對館員遭受的不公平對待深有感觸。相當多的圖書館員在現實中不斷為爭取自身的權益而努力,但是研究館員權利的文章并不多。目前,我國正在從倫理社會走向法理社會,圖書館行業越來越多地以法律的思維來審視圖書館問題,提出了讀者權利和圖書館權利的法律概念,但多數對于讀者權利和圖書館權利的研究都是以讀者權利為核心,而忽視了圖書館人的權利。
一、漠視館員權利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讀者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具有維權意識,圖書館把“讀者第一”作為服務宗旨,以讀者的滿意度來衡量圖書館工作。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作為一名圖書館人是尊重并贊成這樣的衡量標準的。但是也出現片面強調讀者權利而忽視館員權利的現象。館員只有為讀者服務的義務,卻沒有人格尊嚴,身心健康和受教育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對圖書館工作沒有話語權,這種情況極大地傷害了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從長遠來看對圖書館事業發展是不利的。
(一)館員的人格、心理狀態
在各個圖書館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讀者不遵守圖書館規章制度,無視館員的管理,甚至出現個別低素質讀者謾罵、侮辱館員。而圖書館規定不允許館員與讀者發生爭執,強調零投訴,無論館員理由有多充分,圖書館領導習慣訓斥館員而不去了解具體情況,不尊重館員。在“讀者第一、顧客上帝”的服務理念下,廣大圖書館員只能忍氣吞聲,調整心態以應對各種無理的讀者。筆者以為,對無理讀者的縱容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公平,侵犯了其他讀者和館員的正當權利。
圖書館員職業地位低下,行業外人士認為圖書館員的工作清閑而沒有創造性,館員缺乏職業認同感。圖書館事業發展對館員計算機、外語及學科專業知識的要求提高,工作內容不僅包括書刊借閱,還包括計算機網絡、數據庫、OPAC服務、定題服務、查新評估等服務項目,這對部分館員造成心理壓力。館員福利待遇低,工作發展空間小,容易產生心理倦怠,職業幸福指數低下[1]。
(二)圖書館職業的健康危害
職業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生物、化學、物理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據化驗,一張看過的舊報紙上帶有結核、肝炎等二十多種病菌以及蛔蟲、鉤蟲等蟲卵;一本32開的舊書上有各種雜菌150萬個。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球菌、大腸桿菌等,而館員每天都要與書直接接觸,極易感染致病菌[2]。塵螨是圖書館中對館員身體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種寄生蟲,用肉眼很難發現。濕疹、帶狀皰疹等疾病都是圖書館員的常見病,也是影響胎兒發育的高危因素。
近些年,高校擴招,相當一部分高校都新修了大型圖書館,常常內部裝修剛完工,圖書館就已經動手搬遷。室內的裝修材料、中央制冷系統不斷向室內釋放有機物氣體,對館員身體造成嚴重危害。計算機、復印機、圖書監測儀、充消磁儀、磁條等現代化設備在圖書館廣泛使用,現代化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電磁波,使操作人員身體的新陳代謝發生一系列變化,降低人們的疾病抵抗力[3]。圖書館的計算機操作人員,長期上書、倒架、搬書的書庫管理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炎、關節損傷、腰肌勞損。圖書館以女館員居多,下夜班的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其人身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增大。
(三)館員學習與科研的權利
目前我國圖書館員發展機會欠缺,發展空間狹小。隨著圖書館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的飛速發展和服務管理工作的不斷開拓創新,需要一大批既懂得圖書情報知識,又掌握現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還了解和熟悉相關學科背景知識,學歷高而又安心本職工作的人來擔任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和管理工作,現有的館員隊伍顯然與這樣的要求相差甚遠。館員基于自身提高素質和工作的需要,有參加繼續教育、從事科研活動的要求。但由于圖書館工作條件的限制和管理理念的偏差,致使大部分普通館員湮沒在瑣碎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中。圖書館為社會提供知識服務,館員卻處于知識貧乏的狀態。圖書館應注重為館員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和研究環境,使圖書館成為一個造就人才的重要基地。唯有如此,圖書館的人文精神才能得到全面的實現。
(四)館員參與管理的權利
長期以來,圖書館沿襲傳統的管理體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習慣于把館員視為單一的被管理者,很少考慮館員的民主權利并吸收他們參與管理,致使館員變得墨守成規,謹小慎微,服從和依賴心理強,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差,未能發揮應有的潛能;而少部分參與意識強的館員在這種缺乏民主氣氛的環境中感到嚴重受挫,積極性得不到發揮。
二、尊重館員權利的重要性
權利被極大尊重的館員能夠建立自信心,刺激其個性發展和工作創造力的發揮,樹立積極的館員形象,從而樹立圖書館的行業形象。在一個根據專家理論設計的職業人格分析測評中,圖書館人被認為具有“有耐心、自我抑制、順從、有秩序的、實際的、依賴性強、缺乏想象力”等性格特征。這是圖書館員由于其權利長期被忽視而形成的職業性格。形成這種職業性格的館員缺乏人格魅力,對讀者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4]。
對館員權利的尊重還會促進圖書館的民主建設和對讀者權利的保障。民主管理是實現圖書館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其持續發展的動力[5]。實行民主管理就要通過全體館員的廣泛參與來推動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在參與管理過程中,館員的人格得到尊重,工作熱情得到激勵。自己沒有權利意識,自身權利沒有保障的館員不可能很好地尊重讀者權利。
圖書館要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的思路,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價值理念、發展理念、戰略理念,這是人類觀念上的一次歷史性進步。圖書館在以讀者為本的同時也要關注館員權利。權利需要相互認可,權利沖突的化解需要尊重彼此的權利。館員最需要的是凝鑄于圖書館文化深層次的激勵因素:尊重感、認同感、歸屬感、公平的發展機會和富有職業精神的組織文化[6]。圖書館只有堅持“讀者第一、館員第一”,才能和諧發展。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說,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在于圖書館工作者。大力提倡“以人為本,依法維權”的管理理念,已成為當務之急。
三、維護館員權利的途徑
(一)圖書館人應樹立權利意識
我國圖書館界普遍缺乏權利意識,相當多的圖書館管理者、理論研究者、實際工作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意識與圖書館事業發達國家的差距。維護圖書館人的權利是圖書館人自己的事情,除了圖書館人沒有人會主動要求維護圖書館人的權利。因此圖書館人要樹立權利意識,以自己的思想影響社會,由圖書館行業知識分子表現出來的整體理性來維護行業的最高利益[7]。
圖書館工作人員、教學研究人員和行業管理人員在維護圖書館人權利方面都有需要做的事情。圖書館工作人員是維護圖書館人權利的主體,人們對館員權利的正確認識和館員權利的實現必須要通過館員自身艱苦、長期的爭取。他們首先要有正確的職業理念,以實際行動維護自身的權利;理論研究應該向社會輸出圖書館精神,圖書館學家應努力到影響更大的綜合性刊物上發表研究成果,宣傳圖書館學理論成就,回應外界對本行業的質疑與批評,提升圖書館行業的社會地位;圖書館學會應該成為圖書館職業權利的代言人,組織行業系統地研究維護圖書館人權利的問題,促進維護圖書館人權利的各項事務的落實。
(二)以民主和法制保障圖書館人權利
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享有權利,因為承擔有履行職責的義務。圖書館的職責是憲法的原則性規定及法律、規章所明確規定的,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權利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我國圖書館法有望出臺實施,館員的權利應該作為必要的內容寫入法律,這樣才能提高圖書館人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才能實現“以人為本,依法維權”。
同時,圖書館應建立和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與館員權利的實現是相輔相成的,參與圖書館的管理是館員權利的重要內容,館員可以通過參與圖書館管理來維護自身的權利。
(三)維護圖書館人權利的具體措施
維護館員權利不能一蹴而就,要通過長期、具體、細致的工作,把館員的各項權利落到實處,在每一個細節體現館員權利。
圖書館管理者要注重維護館員的權利,獎懲、崗位設置及分配制度要體現公平、公正、公開,使館員感受到人文關懷,滿足館員受尊重的心理需求,提供館員學習和研究的環境,營造館員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環境,培養館員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消除職業心理倦怠。管理者應該更多地關注普通館員,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為每一個人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研究圖書館建筑學的特點,建筑設計上注意通風和采光,安裝屏障設備,以抵消、吸收電磁波;設置符合人體工學的儀器、設備及光源,凈化室內污染源;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定期對書刊消毒、除塵和殺菌;加強館員健康教育,樹立自我勞動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孫瑛.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員的心理壓力及自我調適[J].航海教育研究,2005,(2):84-85.
[2]劉懿.關于保障圖書館員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的建議案[J].圖書與情報,2008,(6):64-66.
[3]劉櫻.以人為本重視圖書館職業防護[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5):99-102.
[4]來新夏.應該重視圖書館員的權利與需求[J].圖書與情報,2006,(2):33-35.
[5]杜懋杞.和諧圖書館建設與民主管理[J].莆田學院學報,2008,(3):33-35.
[6]商曉帆.人文關懷視野中的讀者權利與圖書館員權益[J].圖書館建設,2006,(6):10-12.
[7]范并思.論圖書館人的權利意識[J].圖書館建設,20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