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不但自身屬于低碳經濟產業,而且還可以通過綠色、低碳理念滲入設計而影響整個城市建設。因此,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和競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區域未來的城市建設水平。本文旨在通過指標體系的建立,計量重點城市的競爭力水平,并根據計量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工程勘察設計行業 綜合競爭力 主成分分析模型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0)04-0108-04
一
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是為工程建設提供勘察、咨詢、設計等服務的產業,具有技術與創新相結合的特征,是知識和人才密集型的高端服務業。根據我國原建設部《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包括煤炭、化工、公路、勘探、市政、電力、機械、建筑等工程勘察設計的21個子行業。從中國工程建設的工程咨詢、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工程施工等產業鏈來看,工程勘察設計位于產業鏈的龍頭,也是保證建設項目安全和質量的關鍵環節:工程勘察設計文件是設備材料采購、非標準設備制作和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據;工程勘察設計方案的優劣,不僅關系到建設過程中能否保證質量,節約投資,縮短工期,而且還關系到建設投產或交付使用后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勘察設計是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紐帶和橋梁,科研成果只有通過設計環節,才能應用到建設單位的生產中。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和經濟發展資源約束等問題,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選擇。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不但自身屬于低碳經濟產業,而且該行業還可以通過綠色、低碳理念滲入設計而影響整個城市建設。因此。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區域未來的城市建設水平。
二
為了分析和了解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情況及區域行業競爭力狀況,根據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特點,本文構建了我國重點城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競爭力評估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方法,對除了寧夏和新疆兩個自治區以外的25個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的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
(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為了全面反映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競爭力,并兼顧統計數據的獲取,本研究從行業規模、行業實力和行業創新力等三個方面建立指標體系。
其中,行業規模主要從城市勘察設計企業的營業收入、企業總數、從業人員總數三個具體指標衡量;
行業實力主要從行業利潤、城市擁有進入100強的勘察設計企業數、綜合甲企業數、工程設計甲級企業數等四個具體指標衡量;
行業創新力主要從城市擁有的中國大學工科前100名高校數、科技活動費用支出總額、行業高端人才數(院士數+行業大師數)、行業核心期刊數等四個具體指標來衡量(見表1)。
(二)研究對象及數據的采集
本研究以《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建設部相關行業年報數據為依據,結合相關的專業行業數據庫對包括武漢市在內的29個城市的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競爭力進行評價。主要數據采集方式為:
1.所有數據均選自公開數據;對于目前還沒有公開的數據采用往年的數據,但考慮到所有研究對象都應用同一年的數據,對計量結果不產生本質性的影響:
2.由于我國公開的數據主要以省份和國家為單位,因此從公開數據上無法獲取各個城市行業發展的相關數據,為此,在計算過程中,對省會城市的行業規模指標數據和部分行業實力指標采用相關處理:
第一步:城市行業規模指標和行業實力指標用2007年全省的相關數據代替,其依據是:一方面,從大部分省來看,省會城市基本上積聚了全省大部分的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及產值;另一方面,在統計分析上,所有城市都用相同方法進行替代,對統計計算本身并不帶來太大的影響;
第二步:考慮到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屬于現代服務業,為了使替代數據更具有相關性和準確性,對城市行業營業收入、城市從業人員數、城市行業利潤三個指標進行調整處理,處理方法為:
城市行業營業收入=(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城市所在省的服務業增加值’全省行業營業收入
城市從業人員數=(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城市所在省的服務業增加值)全省從業人員數
城市行業利潤=(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城市所在省的服務業增加值)全省行業利潤
(三)綜合評價的計量方法
根據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特點,本次研究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計量。
具體計算步驟為:
①將原始數據標準化,以消除變量間在數量級和量綱上的不同。標準化后的指標:
x'iJ=(Xig-xJ)/sj
其中,xj、sj分別為每一個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
②求標準化數據的相關矩陣。
③求相關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④計算方差貢獻率與累計方差貢獻率。每個主成分的貢獻率就是保留原數據總信息量的百分比。
⑤確定主成分。設綜合指標Y1,Y2,…,Ym,為m個主成分,其中前K個主成分包含的數據信息總量(即其累計貢獻率)不低于85%時,可取前K個主成分來反映原評價對象。
⑥用原指標的線性組合來表示主成分。以各主成分對原指標的相關系數(即載荷系數)為權,將各主成分表示為原指標的線性組合,而主成分的經濟意義則由線性組合中權數較大的指標的綜合意義來確定,即:
Yj=a1 jXiJ+a2,jX2j+…,amjXmj
j=1,2,…,K
其中,Yj為主成分j的得分。
⑦綜合評價。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將其線性組合得到綜合評價指標函數。
F=(β1 Y1+β2 Y2+…+βkYk)/(β1+β2+…+βm)
(β為x'的相關系數矩陣R的特征值)。
③得分排序a利用總得分可以得到得分名次。
(四)綜合競爭力計量分析結果
1.從指標數據的計量過程可以看出,我國區域城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分為明顯的“創新力”型城市和“產業化”型城市兩類。所謂的“創新力”型城市以北京、武漢等城市為典型代表,其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具有明顯的科技創新、研究開發的競爭優勢;所謂的“產業化”型城市以上海、廣州等城市為典型代表,在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產業化和效率、產出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2.從計量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重點城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綜合競爭力差異較大。根據主成本分析法的計量,綜合指標值是以0為其平均值,某地區綜合指標值大于0,說明該地區工程設計行業綜合競爭力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反之亦然。由下表可以看出,在29個計量的重點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天津、西安、成都、南京、沈陽9個城市綜合競爭力分值超過行業平均值,其余20個城市的行業綜合競爭力都不同程度地低于行業平均值,充分顯示我國城市行業綜合競爭力的差異較大,行業發展區域不平衡態勢較明顯。具體城市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情況如表2所示。
根據以上實證分析結果,綜合考慮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是加快區域行業的開放度,協調區域行業發展的不平衡態勢。從重點城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狀況可以看出,目前各城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受國家對工程建設的布局影響較深,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國家重點戰略布局的城市保留了較強的行業競爭力,而其他城市發展則緩慢。隨著我國城市化向中西部及二、三線城市的推進,提高城市行業的開放度,積極吸引行業力量的轉移,將成為適應我國擴大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的必要選擇。
二是要根據城市行業發展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在創新力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城市,應在繼續強化行業研究開發實力的同時,通過產業政策的引導,創造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加快產業研究成果的快速轉化,形成區域生產力;在行業產出、效率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城市,應高度重視科研成果和高端行業人才的引進,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業的自主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