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簡介WIKI技術的特點,詳細闡述WIKI技術應用于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各個方面,如知識管理工具#65380;信息交流平臺#65380;協作搜集信息#65380;學術課題研究#65380;會議內容拓展#65380;輔助參考咨詢#65380;建立專題指南#65380;建立和完善聯合目錄等,對圖書館利用WIKI技術的前景進行展望#65377;
[關鍵詞]WIKI;知識共享;數字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3-0103-03
Construction of the Website of Digital Library Based in WikiLuo Ya
(Library,Wuhan Ordnance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School,Wuhan 43007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features of WIKI firstly,and details applic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 based in WIKI,such as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platform of information,etc.At last,it gave the prospect of using WIKI by the library.
[Key words]WIKI;knowledge sharing;digital library
1 WIKI簡介
WIKI(維基)是一種基于Web的支持多人協作創作和交流的工具#65377;簡而言之,WIKI就是一個互動開放的網站,所有人都可以對網站內容進行編輯#65380;擴展#65380;更正#65377;這是一種借助互聯網共同創建#65380;積累#65380;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65377;
開放性#65380;共享性和協作性是WIKI的主要特性#65377;它的共享特性,實現了快速廣泛的信息整合,為大量社群的知識共享提供了高效的平臺,使其成為一個有序的#65380;有組織的系統#65377;在一個WIKI里,任何信息都可以被社群修改和刪除#65377;在眾多社群的參與下,這種自由的操作方式能避免一些外在因素對知識內容帶來的影響,從而反映更為客觀和真實的知識內容#65377;并且,WIKI的版本控制功能可避免使用者惡意更改對網站產生的不可逆轉后果,同時也能提供不同版本之間的比較#65377;
2 WIKI在數字圖書館中的廣泛應用
WIKI是一種全新的網絡信息交流方式,在互聯網上起著信息中介和信息交流空間的作用#65377;而數字圖書館作為信息時代的知識導航者和聚集地,是溝通用戶和信息資源的重要媒介#65377;二者之間存在共同之處,即都是知識的集合地,都具有收集整理知識信息的功能,都是傳播知識的媒介#65377;
WIKI支持多人協作創作#65380;支持知識的交流#65380;共享#65380;積累與創新,它應用于圖書館可以集合眾人智慧,為圖書館改進業務工作和信息服務方式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65377;
2.1 知識管理工具
知識管理通過提供一種系統的方法來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各種知識,使得這種知識能夠被其他圖書館員共享,共同改善工作水平,提高科研能力#65377;WIKI即是一種知識管理工具,共同創建知識倉庫并共同分享的思想與知識管理的理念不謀而合#65377;
因此,圖書館可利用WIKI建立學科信息庫,吸引廣大數字圖書館社群參與到學科信息庫的建設中來,讓他們在分享知識的同時,把自己了解的知識添加進去,以構筑一個開放的#65380;不斷成長的#65380;充滿活力的學科信息庫#65377;
2.2 信息交流平臺
圖書館員#65380;讀者通過WIKI構建一個個知識社群,可以互相分享知識#65380;解答問題#65380;交流意見#65380;溝通與反饋等等#65377;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創造性思想的產生和發現#65377;
因此WIKI作為信息交流平臺,作用是多方面的:
(1)能促進館員之間的信息#65380;知識交流和共享,加強內部合作,優化管理流程,幫助圖書館集思廣益,提高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65377;
(2)促進館員和用戶之間的交流溝通,真正實現信息服務中的“用戶參與和反饋”,準確#65380;及時地了解用戶對某一領域的信息需求,有針對性的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65377;
(3)促進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地實現資源#65380;信息#65380;知識共享,提高圖書館的整體工作水平和在社會中的整體利用效率#65377;
2.3 協作搜集信息
基于主題的共同創作是WIKI最常見的應用#65377;如互聯網最大的多語種百科全書Wikipedia,所有內容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人們自愿創建并免費共享,完全顯示出WIKI在共同創作方面的潛在力量#65377;但Wikipedia并不因為大家的自由創作而顯得混亂,反而因為這種模式充分挖掘了分布在網絡上的各種力量#65377;由于協作貢獻來自多個方面,這樣就使得Wikipedia百科全書在公正性#65380;多元性和權威性方面彰顯出來#65377;而這種公正#65380;多元和權威也正是百科全書類工具書所必備的基本特點#65377;
數字圖書館可以利用WIKI這樣一個協同作業的網絡交流平臺建立數字圖書館灰色信息數據庫,引導數字圖書館社群們搜集各種灰色信息資源,以擴展個人與組織的學習空間,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與研究渠道#65377;
] No.3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基于WIKI技術的數字圖書館建設Mar.,2010Vol.30 No.32.4 學術課題研究
圖書館員可以利用WIKI共同創作文件或編寫政策,還可以共同進行科學研究#65377;圖書館員可以利用WIKI將研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65380;解決的方案和研究心得記錄下來與人分享,并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和相互借鑒#65377;圖書館也可以把科研難題和科研項目放在WIKI空間里,合作進行學術研究#65377;
鼓勵圖書館員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進行學術爭鳴,營造一個良好的#65380;開放的#65380;具有分享心態的學術氛圍#65377;在這種氛圍下,更容易激發出大量的思想火花,引發更多的科研主題,也有利于改變目前學術研究閉門造車的不良習慣#65377;同時,還可以吸引館外同行參與到科研項目的討論中,與同行交流,即時跟蹤學界業界的最新動態,避免重復研究,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更容易找到新的研究突破點,促進科研創新#65377;
目前,WIKI大多用作圖書館知識交流和共享的平臺,在科研項目的協作研究中的應用還不夠深入#65377;WIKI用于科研項目管理是WIKI的一個重要的應用方向#65377;通過WIKI平臺,同一領域的研究者能夠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進展,交流經驗,進行思想碰撞,促進合作研究,從總體上避免專業領域的重復研究,提高學科領域的總體科研水平和進程#65377;
2.5 會議內容拓展
學術會議是一種重要而又特殊的科研活動,是集中交流學術信息#65380;檢閱研究成果的重要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相關學科研究領域的現狀#65380;熱點#65380;問題#65380;進展和趨勢#65377;但由于信息封閉以及與會人數#65380;費用等限制,致使學術會議的交流面窄#65380;會議資料分散#65380;共享程度較低#65377;而用WIKI進行會議內容的共享和主題的拓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也突破了會議人數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會議的效果和價值#65377;
2.6 輔助參考咨詢
傳統參考咨詢系統的模式是讀者提出問題,館員查閱相關資料后進行回復#65377;如果是比較常見的簡單問題,館員可以近似做到實時答復#65377;如果問題涉及面很寬,館員查找資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工作量很大#65377;假使問題之前已經有人提出過,但讀者不知道,館員也未能找到#65377;
WIKI作為Web 2.0的一個代表性應用,充分體現了Web 2.0“大家參與,利用集體智慧”的特點#65377;利用其開放性,參考咨詢不再是館員對讀者的點對點模式,而演變為讀者提出問題,如果其他讀者了解相關信息和資料的話,也可以提供答案予以回答#65377;這樣就調動了用戶參與的積極性,利用大家的智慧為大家服務,既提高了用戶滿意度,又減輕了館員的工作量#65377;同時,WIKI具有自組織特性,系統內多個內容重復的頁面可以被匯聚于其中的某個頁面,相應的鏈接結構也隨之改變,這樣可以迅速準確地發現已有信息,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65377;
2.7 建立專題指南
WIKI的自組織#65380;可增長和開放性等特性使其成為建立專題指南的首選#65377;針對當前的社會熱點,利用圖書館豐富的資源,把相關的內容組織起來,圖書館便可以建立相應的專題指南或知識庫#65377;圖書館員可以跟蹤事件的發展,不斷對專題知識庫做動態的更新#65377;基于WIKI的特性,用戶在得到相關信息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參與進來,補充相關資料和事件線索,或者發表自己對此事的看法等,極大地增加了圖書館和用戶的互動性#65377;
2.8 建立和完善聯合目錄
聯合目錄建設是一項繁重復雜的事情,需要很多相關單位的緊密合作,傳統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WIKI的出現使這一切變得簡單起來,利用其開放和方便使用的特性,所有的成員都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通過簡單的操作,完成往常艱巨復雜的協作工作#65377;雖然普通用戶無法編輯核心編目數據,但用戶能為書目數據庫中的書目增加目次#65380;注釋與評論#65377;
數字圖書館應用WIKI技術編制聯合目錄,對于成員圖書館共建共享MARC數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65377;所有成員均能瀏覽所有書目信息,根據系統管理員賦予的權限不同,可對該數據進行不同層次的編輯或修改#65377;利用WIKI這個功能,可實現全世界一個圖書館的宏偉遠景#65377;
3 WIKI技術應用于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前景
目前,國內外圖書館應用WIKI技術建設數字圖書館的案例并不多見,并且多側重于WIKI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某一方面應用#65377;
3.1 國外應用情況
圖書館界影響最大的WIKI應用是2005年10月OCLC開放的維基版聯合目錄Open WorldCat(OWC)#65377;OWC將聯合目錄的參與者由成員館的編目員擴大到所有Web用戶,用戶可以為書目數據庫中的書目增加目次#65380;注釋與評論#65377;具有WIKI功能的主要是3個部分:Reviews—用戶可以給文獻添加評論,看別人寫的評論;Edit table of contents—用戶編輯目次;Notes—用戶可以添加注釋,看別人寫的注釋和添加或編輯他們知道的關于此文獻的其它信息#65377;
WIKI也經常被用來管理圖書館指導(library instruction),也叫做圖書館指南#65377;如圣約翰公共圖書館設立了專題指南維基(SJCPL Subject Guides),WIKI站點按專題組織,幫助用戶了解專題信息,發現閱讀興趣,用戶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反饋自己的想法和建議#65377;
3.2 國內應用情況
廈門大學圖書館編目部早在2004年建立了WIKI版主頁#65377;它鏈接有工作日志,集成了部門概況,規章制度,工作量統計及常見問題等,實現本部門的動態維護#65377;
山東工商學院利用WIKI構建“館員百科”知識共享平臺,初衷是給館員提供一個知識共享的內部交流平臺,幫助館員利用WIKI構建個人知識庫,并在個人知識庫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功能強大的機構知識庫#65377;“館員百科”的知識庫內容框架包括:圖書館大事記#65380;業務工作#65380;網游天下#65380;投稿指南#65380;會議資訊#65380;繼續教育#65380;活動剪影#65380;新聞動態8個版塊#65377;有別于傳統的辦公自動化平臺的簡單“告知”作用,基于WIKI的知識庫允許每個館員都參與討論和創作,疑惑和建議都可以在這里得到表達,WIKI軟件內置的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又能夠保證文檔不至于被惡意修改,從而保證知識庫的所有文檔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65377;
3.3 數字圖書館建設應用WIKI的前景
國內外圖書館應用WIKI的案例可以給暫時還沒有利用WIKI技術的圖書館以重大的啟示#65377;普通圖書館可以從利用WIKI建設圖書館專題指南開始,以代替傳統的FAQ(常見問題解答)和圖書館利用說明#65377;同時,也可以利用WIKI構建館員之間#65380;館員與讀者之間#65380;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65377;這兩種應用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65377;
數字圖書館經過簡單的WIKI應用嘗試之后,就可以開始建設學科知識庫#65380;輔助參考咨詢等這些更為復雜但效果更好的WIKI項目了#65377;
無論是專題指南的簡單應用,還是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復雜共享,WIKI都能給您重要的幫助#65377;
參考文獻
[1]郭桂英,毛春華,楊美清.WIKI應用案例評述——來自Harvey Mudd College和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7):80-82.
[2]高燕,馬韋偉,鄒霞.淺談Wiki在網絡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學術版,2006,(11):75-76.
[3]常紅,田野.基于WIKI構建館員知識共享平臺的實踐與思考——以山東工商學院“館員百科”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08,(9):113-115,109.
[4]王博,劉青華.基于WIKI的圖書館網絡交流平臺建設[J].圖書館學研究,2006,(11):19-21.
[5]顧敏.探究wiki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J].現代情報,2005,(5):164-165.
[6]劉松濤,祝忠明.維基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1):85-86.
[7]楊慕蓮.Wiki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情報雜志,2008,(10):60-63.
[8]任輝.基于Wiki構建主義的數字圖書館知識社群的挖掘[J].情報雜志,2007,(9):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