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金融蘊含巨大的商機,已吸引了商業銀行,移動運營商和非銀行支付組織廣泛參與。
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利用手機完成金融交易。由于手機金融蘊含巨大的商機,已吸引了商業銀行、移動運營商和非銀行支付組織廣泛參與,在我國手機金融已經形成了較完備的產業鏈,手機金融的盛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多個行業涉足手機金融
隨著3G時代的到來,手機銀行、手機炒股等新鮮事物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手機金融由于涉及多個行業和億萬用戶群,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目前中國的手機用戶有6億,如按中國人口13億計算,幾乎每兩人一部手機,手機金融發展的前景非常廣闊。手機金融通過移動終端實現信息交互,有效降低銀行的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這也是眾多銀行及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原因。
對于手機金融,中國人民銀行等監管機構也是十分重視。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處長程世剛告訴記者,手機金融是跨行業的業務,自移動升值業務產生以來顯示出強大的活力,用戶數量不斷增加,業務量快速增長。目前,手機金融已經形成了較完備的產業鏈。
程世剛說,產業鏈主要包括五方面,第一是商業銀行,主要提供資金轉帳的服務。第二是移動運營商,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是移動支付實現基礎行為的平臺。第三類移動支付金融運營商,目前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手機金融領域也開拓業務。第四主要是手機硬件提供商。第五是移動金融軟件應用提供商。
“手機金融的業務很多,如手機銀行、手機證券、手機保險、手機基金等等。”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專家秦成德說,由于手機金融具有便利性、及時性、個性化等特點,2010年手機金融的發展將會非常迅速。
從銀行的角度看,手機金融主要為手機銀行業務。目前,工行、建行等許多銀行已推出較為成熟的手機銀行業務。建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行的手機銀行業務可以概括為“即需即用、貼身服務”。建行的手機銀行客戶,除了可以享受建行提供的手機查詢、手機繳費等服務,還可以享受手機股市、黃金買賣、國債買賣、外匯買賣、銀證轉賬等投資理財服務。
交通銀行電子銀行部高級經理王兵日前也表示,2009年交通銀行也推出了手機銀行業務,客戶對該業務評價很高。未來一段時間,交通銀行會重點關注在手機金融更多方面的服務。
除銀行外,移動運營商也推出了手機金融服務。據記者了解,中國移動聯合中國銀聯及各大商業銀行,共同推出“手機錢包”業務。“手機錢包”已實現了移動話費查詢繳納、銀行卡余額查詢、公共事業費繳納、手機訂票、手機投保、手機購買數字點卡、手機捐款等服務。
從證券等金融機構看,手機金融更多是手機證券服務。銀河證券電子商務部總經理王錦炎告訴記者,銀河證券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手機證券服務。兩年時間,銀河證券通過手機的業務量占全部總量的10%。
“中國目前股民的數量有1.3億,日前許多證券公司都在大力發展手機證券,整個證券行業看好手機證券業務。”王錦炎說,現在全國3000多個營業部,只有10%的交易量是現場營業廳的,2010年手機證券業務至少占整個行業的委托比數20%至30%。
移動金融軟件應用提供商是手機金融產業鏈之中不可少的企業,大智慧公司便是其中企業之一。大智慧公司項目總經理張文金說,針對手機金融的特點正大力發展手機炒股業務,現在大智慧公司把90%的精力放在用戶常使用的功能上,比如將K線圖在手機上最顯眼的位置上顯示出來,使用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快捷。
手機金融的發展,也帶動了手機制造商的發展。由于手機金融的業務多,手機的硬件功能也要上一個臺階,這要求手機制造商研發新的手機款。記者獲悉,諾基亞日前也表示將于2010年推出手機金融服務,主要目標是新興市場地區那些沒有銀行賬戶的手機用戶。諾基亞公司表示,手機金融服務有巨大發展機會。
手機金融安全受關注
手機金融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前景非常的廣泛,廣大用戶在接受手機金融方便快捷的服務的同時也更關注手機金融的安全性問題。
張文金認為,手機安全就像最早的互聯網一樣,在2000年之前,大家做股票、交易都是跑營業部,那時候互聯網剛剛起步,大家對網上交易感到膽怯,因為不知道網上是否安全。但是現在人們大多通過互聯網進行股票交易。而手機金融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交易的,手機委托交易是手機終端的操作系統采用加密模式,安全應該是可以得到一定保證的。
王錦炎也告訴記者,證券業協會日前頒布了網上交易的提議,明確了對手機的委托、移動證券專門要求,即要求手機的機器碼跟個人開戶的證明要有捆綁,同時手機號也要捆綁,再加上手機加密碼,應該說手機安全比現在的互聯網安全高一些。
在安全問題上,特別是在手機金融的諸多服務中,人們最關心的還是手機銀行的安全性。現在除提取現金外,所有的銀行業務都可在手機上完成,個人信息、銀行賬戶密碼等資料在無線傳輸會不會泄露?手機丟失后相關資料會不會被人竊取?手機銀行到底安不安全?建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行手機銀行具有獨特的安全特性。
該工作人員說,首先,建行將客戶身份信息與手機號碼建立了惟一綁定關系。客戶使用手機銀行服務時,必須使用其開通手機銀行服務時所指定的手機號碼,也就是說,只有客戶本人的手機才能以該客戶的身份登錄手機銀行,他人是無法通過其它手機登錄。這種硬件的身份識別辦法,加上登錄密碼的驗證與控制,建立了客戶身份信息、手機號碼、登錄密碼三重保護機制。
另外,建行手機銀行在技術層面采用了多種先進的加密手段和方法,手機銀行整個系統全程采用端對端的加密數據傳送方式,交易數據在傳送之前,手機端必須和手機銀行服務器端建立安全通道。由于客戶第一次登陸需用提供客戶賬號和密碼等關鍵信息,手機銀行系統對這些數據采用1024位的RSA公鑰加密,驗證客戶信息和DES密鑰,如果正確,則客戶和服務器端連接就建立起。而且,建行手機銀行系統采用硬件力‘式實現RSA和DES的加、解密算法,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全程加密,此方式的實現即保證了系統運算的速度,又確保了手機銀行服務的實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客戶每次退出手機銀行之后,手機內存中關于卡號、密碼等關鍵信息將會被自動清除,而交易信息和賬戶密碼等內容只保存在銀行核心主機里,不會因為手機丟失而影響客戶的資金安全。”該工作人員說。
秦成德認為,手機金融面臨一些安全問題,如在手機金融業務中,金融行業掌握的用戶的信息都是真實的要害的信息,這個信息如果被泄漏就會損害用戶的隱私權,再有手機金融信息被竊取,盜竊金融信息和盜竊資產是一樣的。另外,因為移動網絡是無線的網絡很可能會受到干擾和攻擊,就有可能造成手機金融的交易過程中的財產的損失,還有所謂假網站,釣魚網站進行欺詐活動,在這個領域中欺詐案件是非常多的,這些都需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保障手機金融的安全。他認為,國家可以在手機金融安全方面專門立法,以保障群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