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松茸東渡
松茸是高原野生菌,生長在海拔2800米的高山林地,至今仍無法人工培植,國內產地有四川、云南及吉林等處。松茸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物種,被譽為“菌中之王”,與靈芝、冬蟲夏草、羊肚菌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名菌。松茸更因為其特殊的食用、藥用價值,被列為四大名菌之首。
20多年前的一個秋天,一個日本的旅游團在云南的香格里拉觀光,偶然間發現路邊有一些藏民把松茸穿成串在叫賣,他們眼睛一亮,難道中國也有松茸?(松茸是一直被日本人推崇的高檔野生菌,由于產量極少,所以十分珍貴)。從此以后,松茸便身價百倍,東渡日本,在東洋掀起了進口中國松茸的熱潮。
神菌稀貴
據說二戰時,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戰后廣島寸草不生,一片廢墟上,只有松茸神秘地長了出來。再之后,日本人就把松茸視為神菌,求之心切。但由于產量極少,吃松茸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于是,松茸便身價百倍了。
日本人認為,食品在空間和生物學關系上“距離人類越遠的越好”。因此,植物蛋白優于動物蛋白,而微生物食品又優于植物食品。在同類食品中,野生的優于人工種養殖的,山野的優于平原與市郊的。這就是他們垂青野生食用菌的原因。事實上,野生食用菌確實是十分有益于健康的。
日本人很注重養生,他們看上的食材,必是以實際功效打動了他們,以至心甘情愿拿重金搶購,把松茸的價格炒得一高再高。
然而,日本的松茸價格貴得令人咋舌,每公斤可賣到150美元,折合人民幣1200多元。因此,即使是在日本人舉辦的宴會上,賓客們也只能淺嘗輒止,每人吃幾小片而已。
日本人雖喜食松茸,但其本土的松茸產量卻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大量依靠中國的松茸產地——西南林區供給。現在,倒是生產松茸的,反而無口福享用。山民們要用賣松茸的錢,去買生活必需品,當然舍不得吃上一口。
墻內開花墻外香
中國的松茸產量和出口量穩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人對松茸的作用卻鮮為人知。
松茸一名始于我國,宋哲宗元佑年間唐慎微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業已啟用。因該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陳仁玉著的《菌譜》中稱此菌為松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把松茸列在香蕈條下。松茸主產區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
松茸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用菌,干松茸子實體中蛋白質含量很高,實體中至少含有15種氨基酸,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及PP等物質外,還含有激素、松茸聚糖、甘露醇、松茸醇、異松茸醇等活性成分。現代醫學臨床實驗表明,松茸具有治療糖尿病和抑制癌細胞的特殊功能。松茸提取物(主要含多糖成分)可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還具有抗應激作用。
近年來,松茸作為國宴的食材,進入了京滬等大城市的高端消費人群,其集保健、食療、治療等功能于一身,而松茸價格遠低于冬蟲夏草的優勢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那種“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正在逐步改觀。
松茸之三大功效
抗癌:據分析,鮮松茸約含水分89.9%;在菌子中粗蛋白17%,純蛋白8.7%,粗脂肪5.8%,可溶性無氮化合物總量61.5%,粗纖維8.6%。此外,還含有豐量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及其他營養素。據許多文獻記載,松茸具有強身、益腸胃、止痛、理氣化痰等功效。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松茸還具有治療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列擔子菌類抗癌之前茅。
壯陽:中國人相信以形補形的說法,例如認為長得像大腦的核桃仁補腦,而沒有打開傘包的松茸也讓人有了聯想,于是除了它的營養價值之外,因為象形的原因,上好的松茸被人,尤其是日本人當做“壯陽”良藥。 掙外匯:日本人對松茸情有獨鐘,幾乎到了“崇拜”的地步。而日本自產的松茸很少,大部分需要從中國、韓國等地進口,使松茸的身價倍增,普通民眾遙不可及。僅云南一地一年出口的松茸,就占日本市場份額的1/3,創匯額高達5200多萬美元。
松茸食事
松茸的季節性很強,夏秋之分最是鮮嫩。趁它含苞未開(即所謂HA、HAL、HA2L、HA3L等)的時候采下來,吃起來才最鮮嫩、脆韌。
而非季節期間,也有松茸加工品(凍品、切片、干片、鹽漬等)可供食用,多是煲湯,與雞或鴿子、鵪鶉同燉,具有清熱的功效,不過這時香氣雖存,口感全無。
日餐對松茸的料理方法很豐富,可以做成天婦羅、壽司、清湯,也可以烤,當然還有傳統的日式做法“土瓶蒸”。在中式烹飪中,可以采用清湯、酥炸、鮑汁等做法,而西為中用的“刺身”,最能保持鮮松茸的口感和味道,越來越為廚師所推崇。相比之下,烤松茸(直火燒)是最能保持其水分與香氣的做法。用錫紙將鮮松茸包好,錫紙導熱,使松茸烤熟的同時又不至脫水。吃的時候可以不加任何調味料,其香氣、筋道與回甘,已經讓人回味無窮。或者略蘸些海鹽(兌水的生抽、美極鮮也可),更能增加松茸香甜的味道。
讓國人也吃松茸
松茸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營養價值極高。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松茸生產國和出口國,日本和歐美的很多產品都來自中國。但長期以來,國人卻不怎么買松茸的賬,國內市場一直是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這主要有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長期以來國人對于松茸認識不夠,尚不知曉這“菌中之王”的內在價值。二是由于國人飲食習慣的關系,目前市場上以松茸為代表的野生菌類制品還比較缺乏。對于松茸的生產廠家而言,要打開國內市場,除了要加大宣傳提高國人的認識之外,還要開發出更多的野生菌制品供國內消費者選擇。
為了讓國人吃松茸,吃得起松茸,攀星集團多年來致力于松茸產品的多樣化開發,成立于2003年5月的控股子公司——成都宏昌食品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野生菌系列產品加工。
隨著國內市場消費者對天然健康無污染食品的需求逐步擴大,野生菌系列食品逐漸被國內消費者接受,宏昌公司在原有攀星品牌基礎上于2009年推出“野生菌王國”品牌系列休閑食品,涵蓋新鮮、速凍、鹽漬、罐頭、調味、凍干、休閑食品、蘑菇精等多個品種,以各種野生和人工食用菌、有機蔬菜為主要原料,經過先進工藝精制而成。這些產品推出以后,不但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遠銷日本、韓國、意大利、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在國內市場也有不錯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