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銀行試水西昌
2009年10月28日一大早,西昌市裕隆鄉星宿村曾明康等眾多村民,開著拖拉機將一車車豐收的稻谷拉往裕隆農場,按照年初與攀星公司簽訂的收購合同,一手交糧、一手領錢。數著賣糧拿到的2117元,曾明康喜笑顏開:“我家今年種了2畝多雜交稻,收了1000多公斤谷子。”
一旁的沈富兵全家三口,還在忙著卸糧食。汗流滿面的沈富兵告訴記者:“這一拖拉機估計有3000多斤谷子,家里還多,估計還要拉兩車。”
當天,攀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裕隆鄉開展2009年度優質稻收購和存糧工作,不僅為種糧農民兌現“豐收錢”,同時還通過開辦“糧食銀行”的方式,緩解農民群眾貯糧難的問題。
“今天,我拿四畝田的稻谷來存,三畝田的用來賣。比如說存糧滿三個月,我要取糧,公司還要付利息,一畝田的糧食存上幾個月,要增加幾百塊錢收人哦。”星宿村村民林建平不僅賣得了好價錢,同時,他還把另外四畝田的優質稻“存”進了攀星農業公司的“糧食銀行”,按照公司和農戶的雙方約定,存進“糧食銀行”的優質稻在保本的情況下,不僅會像存錢一樣獲得利息,其價格還會隨著市場需求而水漲船高。
“和公司簽訂單,按照訂單種植的糧食絕對不會低于市場價。”在收購點,種糧農民宋永富數著手中大把鈔票,心里樂開了花。
2008年以來,攀星農業公司在大力實施訂單農業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思路,積極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切措施助農增收,不僅現金收購訂單農民的糧食,還為農民群眾開辦“糧食銀行”,種糧農民可以在自愿的情況下,把家中多余的糧食存進“銀行”,既方便貯存,又能夠保值增值。同時,公司還把加工后的優質稻附屬物低價返賣給種糧農民,供他們飼養家禽,此舉深受種糧農民歡迎。
糧食銀行是咋回事兒
所謂“糧食銀行”就是糧食企業借鑒商業銀行的運營模式,把糧食這種特殊商品的經營與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結合起來,把糧食等同于貨幣來運營,這種經營模式是在原先糧食企業推行的“兩代一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體地講,就是儲糧戶(農民、糧食經營者、糧食加工企業、消費者、糧食儲備商等)將暫時閑置的糧食存放于糧食銀行且擁有糧食的所有權,而將其使用權以定期、活期的形式交付給糧食銀行,讓后者經營、加工、貿易等,從而盤活糧食資源,在糧食的流動和周轉中獲得增值效益。
在現實中,糧食銀行這種模式具體是如何運行的呢?攀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宗新給筆者做了詳細介紹:儲戶把糧食猶如銀行客戶把現金存入銀行一樣存儲于攀星公司的糧食銀行,可以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批分期存入,糧食銀行的基層站點好比銀行的代理處、儲蓄所。儲戶存糧的地點由儲戶自己選擇,對儲戶的糧食入庫時保管員做好檢驗,財務人員根據糧食行政部門制定的糧食品種當年的出率標準,扣除水分、雜質后折凈,填好存折和轉化證,發到儲戶手中,儲戶可以憑證就近兌換成品糧或其他糧食品種或糧食制品,也可參照市場價格出售給糧食銀行,存取自由。
存儲的過程中,基準兌換折率根據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中等糧食質量標準以及生產加工費用,回收副產品的市場價格行情等測算確定,攀星農業公司會于每年定期公布。對在攀星農業公司糧食銀行存儲糧食的農戶,無論農戶是換是兌,攀星農業公司都免收存儲費用。
在糧食銀行運行的過程中,攀星農業公司始終能保持糧食銀行50%以上的庫存,此舉是為了防止在糧價過快增長的情況下儲戶的“擠兌”現象。同時,還公開向農戶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按約定兌現,廣大農戶自可不必擔心。
為了確保與農戶之間的信息暢通,攀星農業公司在糧食銀行運行伊始就注重建立健全售后服務團隊,加強與儲戶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設立服務監督電話,接受廣大農戶的監督。這些措施的實行,不但使廣大農戶及時了解了糧食行情和糧食銀行出臺的新政策、新舉措,同時也提高了攀星公司在農戶中間的信譽度。
“糧食銀行的成功運行為攀星農業公司打造川米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礎,公司今后將繼續加大訂單推廣力度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糧食銀行’,努力為農民群眾增加收入。”攀星農業公司總經理楊宗新說。
糧食銀行的攀星優勢
糧食銀行是“藏糧于民”的一種新的運營模式,它是國家儲備制度中最主要的目標“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補充。糧食銀行的運營模式改善農民口糧的品質,減少儲糧損失,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可以實現糧食的保值增值。糧食銀行是這種新的運營模式,它不但發揮了糧食企業自身的倉儲條件為異地的糧食貿易商代存糧食,同時代儲存商辦理抵押貸款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貿易商的經營總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糧食銀行”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渠道。隨著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和金融形勢復雜多變,農產品已成為黃金、原油之后國外基金的另一重要投資品種,攀星集團在這個時候推出糧食銀行是很好的時機,從長遠來看潛力是巨大的。
攀星集團是一家立足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多年從事松茸出口和加工的歷史為公司未來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后盾。攀星集團2003年在涼山州注冊成立的攀星農業開發公司是一家從事糧食深加工的企業,集糧食的加工存儲于一體,既有充足的庫容又擁有糧食深加工的技術,這就為糧食銀行的可行打好了基礎,集團先前經營的野山菌和綠色蔬菜的網點以及專賣店都可以成為糧食銀行的代理處和儲蓄所,既節約成本又快速方便,企業內部的產品足以滿足儲戶不同的需求,這樣又相對增加了一部分企業產品的銷售,同時又借用了儲戶的資金,這種狀況下儲戶得到了實惠和方便,集團又創造了效益,從而實現了雙贏。
攀星集團所在的涼山州安寧河流域平原是四川省內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氣候條件獨特,光熱資源充足,空氣質量優良,非常適合發展生態優質特色農業。涼山的優質特色稻米具有單產高、品質優、面積大的特點,多次參加四川省水稻“稻香杯”評選活動,并獲得金獎。攀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涼山州擁有足夠多的糧源,這是糧食銀行能運營的一個基礎條件,而且當地老百姓有儲糧的習慣,每年收獲后的糧食,農民都會把一部分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荒年,這也是糧食銀行運營的一個條件。
攀星集團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農為本,集團董事長劉啟貴先生有三農情節、糧食情結,有惠農思想,長期以來堅持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宗旨,而且經過20多年的發展,攀星集團具有一批經營糧食業務的優秀人才,完全有能力做好“糧食銀行”這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