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議》摭遺校補"/>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藏吐魯番本<文選>校議》摭遺校補

2010-01-01 00:00:00秦丙坤
敦煌研究 2010年3期

內容摘要:德國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所藏吐魯番寫本《文選》殘卷,經束錫紅、府憲展二先生《德藏吐魯番本(文選)校議》一文的整理,已初步彰顯其版本及文獻校勘價值。但該文尚有大量異文未予出校,在對原卷校勘整理的基礎上,本文對《校議》未出校之處另出條目進行摭遺校補。

關鍵詞:德藏吐魯番寫本;《文選》;摭遺校補

中圖分類號:K87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0)03—0119—06

德藏吐魯番寫本《文選》共有6件殘卷:德國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羽獵賦》、《長楊賦》、《射雉賦》、《北征賦》、《東征賦》、《西征賦》,德藏Ch.3164號《七命》,德藏ch.3693號、德藏Ch.3699號、德藏Ch.2400號、德藏Ch.3865號《幽通賦》。這些殘卷大多為初唐寫本,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和文獻校勘價值,榮新江先生《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即已指出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文選》殘卷“尚未有人用作校勘之資”,則對其校理的意義不言自明。饒宗頤先生的《敦煌吐魯番本文選》集中收錄影印敦煌本和吐魯番本《文選》殘卷,并加敘錄和介紹,為《文選》殘卷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張錫厚先生的《敦煌賦匯》、伏俊璉先生的《敦煌賦校注》、羅國威先生的《敦煌本昭明文選研究》等,所涉及的都是敦煌寫本《文選》殘卷,故未對此六件殘卷進行校證,

拙文《吐魯番寫本(文選>殘卷及其價值》對吐魯番寫本《文選》殘卷的版本、文獻價值進行了論述。之后,又進行具體的文本校證,然未及發表又見《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刊發束錫紅、府憲展二先生的《德藏吐魯番本(文選)校議》(以下簡稱《校議》)一文,專就其中德國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文選》殘卷進行校勘整理。該文作了大量校勘工作,使此卷的價值得以突顯,一些校釋也使筆者疑慮釋然。但也發現筆者所校有些可與《校議》進行商榷,有些可作《校議》中校記的必要補充,有些可對《校議》所列條目下未出校字詞進行校證。另外,《校議》稱進行“逐字校勘”,但可能限于篇幅和體例,仍有大量異文未出條目予以校釋。于是刪削校證稿中與《校議》雷同的內容,整理為兩文,一文專就《校議》所出條目進行的商兌補校,一文專就《校議》未予出校之處另出條目進行的摭遺校補,作為姊妹篇。此文即為對《校議》未予出校之處進行摭遺校補的妹篇,仍祈方家指正。

今以德國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寫本為底本(以下簡稱“寫本”),以李善注《文選》胡克家刻本(以下簡稱“李善本”)、宋紹興辛巳建陽刻五臣本(以下簡稱“五臣本”)、《六臣注文選》宋刻本(以下簡稱“六臣本”)合校,《漢書》中有錄文的也予以參考。為了方便查實核對。仍依《校議》之例,將寫本可辨認文字列為241行,出校條目前冠以行數。為了保持寫本文字原貌,并使所引條目句意完整,句中殘缺文字則補于方括號中。

009[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長,造珍來享

迻,各本作“移”。按:如淳注:“以物與人日移。”“適”為遷徙、移易之意,如賈誼《惜誓》:“或推造而茍容兮,或直言之諤諤。”無“以物與人”之意。則“迻”或為“移”的借字。

013丞民乎農[桑,勸之以弗怠]

丞民,五臣本作“蒸民”,六臣本作“丞人”,《漢書,揚雄傳》作“承民”。按:李善注:“《聲類》曰:‘丞’亦‘拯’字也,《說文》日:拯,上舉也。”張銑注:“蒸,進也。”是“丞”與“蒸”本可義通互用,與下文“勸”同義互文。

015[麇]鹿薊競,與百姓共之

葑,五臣本、六臣本均作“努”,《漢書-揚雄傳》亦作“留”。按:《說文·帥部》:“搗,刈草也。”“葬”亦同“努”,王逸《九思》:“周召兮負葑。”

017因回軫還,背阿[房,反未央]

“因回軫還”,各本作“因回軫還衡”。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各本,寫本脫“衡”字。

020東弘農,南[歐漢中]

“東弘農”,各本作“東至弘農”。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各本,寫本脫“至”字。

021以罔為周陪,縱禽獸其中

罔,各本作“網”。按:《漢書,揚雄傳》同寫本。“罔”、“網”二字通用,桓寬《鹽鐵論·詔圣》:“夫少目之罔,不可以得魚。”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若駭鯨之決細網。奔兕之觸魯縞。”

023[子墨為客卿以]風,其詞曰

風,五臣本、六臣本作“諷”。按:《漢書,揚雄傳》同寫本。李善注:“《詩序》日:下以風刺上。”“諷”通“風”,《韓非子·八經》:“故使之諷,諷定而怒。”詞,各本作“辭”。按:“詞”、“辭”皆有文詞之義。

025師軍躥[陸]

師,各本作“帥”。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各本,寫本誤。躥,五臣本作“萃”,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寫本。李善注:“《漢書音義》曰:躥,聚也。”二字均為“聚集”之義,揚雄《太玄·逃》:“觜躥于林,獺人于淵。”屈原《湘夫人》:“鳥何萃兮蒴中,罾何為兮木上。”

027[內]之則不為乾豆之事

各本作“內之則不以為乾豆之事”。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各本,寫本脫“以”字。

029見其外不識其內者也

各本作“見其外不識其內也”。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寫本,故以寫本為勝。

037遐萌為之不安

萌,李善本作“眠”,五臣本、六臣本作“氓”。按:李善引韋昭注:“眠音萌,萌,人也。”胡克家《考異》:“袁本、茶陵本‘眠’作‘氓’。案,此皆非也。正文當作‘萌’。”并有詳考。《漢書·揚雄傳》正作“萌”,當以寫本為正。

038[云合]電發,飚騰波流

飚,李善本、五臣本、六臣本均作焱。按:李善注:“《爾雅》日:扶搖謂之飚……焱與飚,古字通也。”是“飚”與“焱”,古字通用。

039遂獵乎王庭

獵,李善本、六臣本作“躐”。按:李善引《楚辭注》日:“躐,踐也。”“獵”通“躐”,《荀子·議兵》:“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楊驚注:“獵與躐同,踐也。”

042自上仁所不化,茂德之所不綏

之,各本無。按:《漢書·揚雄傳》亦無“之”字,寫本為衍文。

044[普天所]覆,莫不霈濡

藩,各本作“沾”。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各本。“靄”同“沾”,均為浸潤意。《詩經,小雅,信南山》:“既靄既足,生我百谷。”孔穎達疏:“既已沾潤,既已豐足。”可見二字同。

045[故平不肆]險,安不望危

望,各本均作“忘”,按:寫本以音致訛。

046西壓月堀,東[震日域]

壓,李善本、六臣本作“厭”。按:《漢書,揚雄傳》亦作“厭”。“厭”讀為“壓”,《集韻》讀為“乙甲切”,“厭”同“壓”。堀,李善本、六臣本作“蚜”,五臣本作“窟”。按:《漢書·揚雄傳》亦作“船”。李善注:“服虔日:船音窟,月所生也。”劉良注:“月窟,月穴也,在西日域。”堀,《說文·土部》:“堀,突葉。”為穴之義。故“堀”、“窟”、“齬”為異體字,義同。

055乃今日發嚎,廓然已昭矣

朦,五臣本作“蒙”。按:《漢書,揚雄傳》亦同寫本。李善注:“《禮記》曰:昭然若發蒙矣。‘嚎’與‘蒙’古字通。”“發蒙”與“發嚎”可通用作啟發蒙昧之意,如《禮記·仲尼燕居》:“既得聞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發噱矣。”枚乘《七發》:“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056偉采毛之英麗兮

偉,各本作“聿”。按:徐爰注:“聿,述也,述序羽族之中采飾英麗莫過暈也……一本‘聿,作‘偉’。”在未見各本例同之處,徐爰注為寫本提供了一個例證,徐爰生平跨晉宋之際,說明李善本之前的復雜版本狀況,

057於時青陽告[謝]

時,六臣本作“是”。按:此句與下文“朱明肇授”連用,指春謝夏初之時,當為“時”字,“是”字誤。

058天泱泱而垂云,泉涓涓而吐[溜]

“天泱泱而垂云”,各本作“天泱泱以垂云”。按:“而”、“以”用法相同,如《周易·系辭下》:“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禮記·樂記》:“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但從上下文文字轉換來看,“以”字勝。

062何調翰之喬桀,邈疇[類而殊才]

疇,五臣本作“儔”。按:疇表示同類,《戰國策,齊策三》:“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疇也。”“疇”亦作“儔”,《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楊驚注:“‘疇’與‘儔’同,類也。”

068伊義鳥之應機,啾攫地以厲響

應機,五臣本同,李善本、六臣本均作“應敵”。按:徐爰注:“義鳥媒也,為人致敵故名義媒。”即是在解釋“義鳥之應敵”;張銑注:“義鳥。媒雉也。惟媒雉能應我心機孥撞于地,啾然厲其音響也。”即是在解釋“義鳥之應機”。說明“應敵”、“應機”各有其版本依據并形成不同的釋讀意義,可兩存其異。

069或乃崇憤夷靡,農不易壟

憤,各本作“墳”。按:寫本因形音皆近致誤。

070瞻梃穗之[傾掉]

梃,各本作“挺”。按:寫本因涉下字“嵇”偏旁類化而致誤。

071望饜合而翳晶,雉腴肩以旋[踵]

“雉腴肩以旋[踵]”,各本作“雉腴肩而旋踵”。按:從上下文虛詞變化來看,寫本為勝,

072[靡聞而驚],無見自脈

脈,各本均作“臀”。按:徐爰注:“‘甓’音‘脈,字亦從‘脈’。《方言》云:脈,俗謂黠為鬼脈。言雉性警鬼黠。”故可知“警”同“脈”。

075[當味]值匈,裂膘破觜

匈,各本作“胸”。按:“匈”為“胸”的古字,《管子·任法》:“民無私說,皆虛其匈以聽其上。”《史記·高祖本紀》:“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

076[昔賈氏之如皋,始解]顏於一箭

箭,五臣本作“笑”。按:李善注:“《左氏傳》曰:昔賈大夫惡,取妻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始言。”句中“解顏”即為“始笑始言”,不應再加“一笑”,這里是突出射雉的功效,一箭可使婦人解顏言笑。且“箭”正可與上文的“變”、“倦”,下文的“怨”押韻。故當作“箭”,五臣本誤。

084忿戎王之淫佼兮,穢宣后[之失貞]

佼,各本作“狡”。按:“佼”、“狡”皆為‘姣’之借字。劉良注:“淫狡,猶狡亂也。”王念孫《讀書雜志余編下·文選》:“‘狡’讀為‘姣’,‘姣’,亦淫亂也。……作‘狡’者,借字耳。”兮,各本無。

088舍高亥之切憂乎,事[蠻狄之遼患]

乎,各本作“兮”,按:寫本誤。

090吊尉邛於朝[那]

吊,各本作“帚”。按:二字同用。

098[時盂]春之吉日,撰良辰而將行

各本均作“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按:此賦中“兮”字用法極有規律,故寫本脫“兮”字。

101[乃遂往而]徂逝,聊游目而遨魂

各本均作“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按:寫本脫“兮”字。

110庶靈祗之鑒照兮,祜貞良而輔信

照,五臣本作“昭”。按:“昭”通“照”,顏延之《宋郊祀歌》之二:“奔精昭夜,高燎煬晨。”其中“昭”字別本即作“照”。

115[寥]廓忽恍,化壹氣而甄[三才]

忽恍,李善本作“惚恍”,五臣本、六臣本作“忽倪”。按:“忽恍”、“惚恍”、“忽倪”與“忽荒”、“惚倪”都是混沌隱約之意。壹,各本作“一”。

121茍蔽微以謬彰兮

謬,五臣本同,李善本、六臣本作“繆”。按:“謬”、“繆”可通用,均指差錯、錯誤意。彰,五臣本同,李善本、六臣本作“章”。按:《說文·鄉部》:“彰,文彰也。”是文彩彰明之意。《說文·言部》:“章,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為音樂單元。可見,“章”的“彰明”意,是從“彰”字借用。兮,各本無。

122[陋吾人]之拘攣兮,飄薪浮而蓬轉

薪,李善本作“萍”。按:二字同,《篇海類編·花木類,帥部》:“薪,草無根,浮水生也,亦作‘萍’字。”兮,各本無。

124匪擇木以棲集兮,鮮林[焚而鳥存]

棲,各本作“楱”。按:二字古同,為繁簡字。鮮,李善本、六臣本作“妙”。按:“渺”與“鮮”古代在“少”這一意義上為異體字,亦可作“稔”。兮,各本無。

127矧疋[夫之安土]

疋,各本作“匹”。按:二字可通用,王充《論衡·死偽》:“疋夫疋婦強死,其魂魄猶能憑依人以為淫厲。”別本“疋夫疋婦”正作“匹夫匹婦”。

128眷鞏落而掩涕兮

落,各本作“洛”。按:周翰注:“鞏、洛,二縣名,岳家墳塋在此。”“洛”為地名,寫本誤。兮。各本無。

135[討子頹]之樂禍兮,尤闕西之效戾

效,李善本作“劾”。按:二字通用,模仿意。《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李白《古風》(其三十五):“丑女來劾顰,還家驚四鄰。”兮,各本無。

142[提西缶]以接刃

以,各本作“而”。按:二字都為表承接的連詞,可通用,詳見寫本第058行“天泱泱而垂云,泉涓涓而吐[溜]”之校證。

143[入屈節於廉公]兮,若四魈之無骨

艟,各本作“體”。按:二字同,亦同“身本”,宋玉《舞賦》:“魈如游龍,袖如素霓。”《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身者,親之遺身奉也。”即為“襤”和“身本”。兮,各本無。

149貪誘賂以賣鄰兮,不及膳而就拘

鄰,五臣本作“憐”,是涉上文“降曲崤而憐虢”中“憐”字而誤。膊,各本作“臘”。按:二字通用,為歲末、冬月之意,由臘祭而來。兮,各本無。

151固乃周邵國之所分,二南風[之所交]

邵,六臣本作“召”。按:二字古通用,王符《潛夫論-三式》:“然則良臣如王成、黃霸……邵信臣之徒,可比郡而得也。”汪繼培箋:“并見《漢書·循吏傳》‘邵’傳作‘召’,顏師古注:‘召,讀日邵。’按:召、邵古通用。”“國”、“風”,各卷無。

155[何莊武]之無恥兮,徒利開而義[閉]

徒,六臣本作“徙”。按:胡克家《考異》云:“茶陵本‘徒’作‘徙’,云五臣作‘徒’。袁本云善作‘徙’。案:‘徙’但傳寫偽也。”無論從版本還是從文意來說,都應作“徒”。兮,各本無。

156或開關而延敵兮,競逐[逃以奔竄]

而,各本作“以”。按:二字都為表承接的連詞,可通用,詳見寫本第058行“天泱泱而垂云。泉涓涓而吐[溜]”之校證。兮,各本無。

159[昔明王之]巡幸兮,故清道以后往

故,各本作“固”。按:從上下文看當作“固”。以,各本作“而”。按:二字都為表承接的連詞,可通用,詳見寫本第058行“天泱泱而垂云,泉涓涓而吐[溜]”之校證。兮,各本無。

169[此西賓所以言]於東主兮,安處所以聽於[憑虛也,可不謂然乎]

兮,各本無。按:從“……也”句式看,不當有“兮”字,寫本誤。

176[乃摹寫舊]豐,裟造新邑

裂,各本作“制”。按:二字通用,均有造作、制造義。

179[忽蛇變而龍]攄兮,雄霸上而高驤。曾[遷怒而橫撞,碎玉斗其何傷]

曾,六臣本作“增”。按:史傳典籍中項羽之亞父“范增”亦作“范曾”,如《史記,項羽本紀》中作“范增”,《黥布列傳》中作“范曾”。兮,各本無。

180[蹤]飲餞於東郊兮,畏f極位之盛滿]

郊,李善本、六臣本作“都”,五臣本作“門”。按:《詩經·邶風·泉水》:“出宿于沸,飲餞于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關于“禰”,《周禮·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廟,禰亦如之。”甸為王田,位于京城郊外。《周禮·天官·大宰》:“三日邦甸之賦。”賈公彥疏:“郊外日甸,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內。”禰為父廟,位于郊外,送別飲餞又稱為“祖餞”。“郊”亦有交通要沖之義,《漢書·汲黯傳》:“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也。”顏師古注:“郊,謂交道沖要之處也。”古人送別飲餞也常至城外要沖通衢之處,也即飲餞于郊。所以寫本“郊”較各本為勝。兮,各本無。

186[金狄]遷於灞川

灞,五臣本、六臣本作“霸”。胡克家《考異》:“袁本、茶陵本‘灞’作‘霸’。案:‘霸’是也。注中皆作‘霸’。”按:此處為地名,二字皆可。

193[望漸]臺而扼梳兮,梟巨猾而馀怒

梳,各本作“腕”。按:“抗”為“腕”之古字,《史記·刺客列傳》:“樊於期偏袒檻梳而進日:‘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乃今得聞教!…司馬貞《索隱》:“勇者奮厲,必先以左手扼右挽也。挽,古‘腕’字。”兮,各本無。

203[窺秦墟]於渭城兮,其闕緬其[堙盡]

其,各本作“冀”。按:“冀”亦作“翼”,春秋時晉人“冀缺”亦作“奠缺”,歐陽詹《出門賦》:“憨靈輒于困窮,舉典缺于壟畝。”洪邁《夷堅乙志,張成憲》:“求合兩盜為一,其人數滿品,可優得京官。”二例中“冀”即為“其”。其,五臣本作“而”,二字都為表承接的連詞,可通用。兮,各本無。

204燕薔窮而荊[發]

薔,各本作“圖”。按:二字可同用,玄應《一切經音義》:“詔定古文官書,‘圖’、‘岳’二形同。”俞正燮《癸已存稿·省堂寺碑跋》:“(唐省堂寺碑)‘圖’字作‘苗’,”

208兵在頸而顧問兮,何[不]早[而告我]

何,五臣本作“為”。按:李善注引《史記》:“趙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與其女婿閻樂謀易置上,樂遂斬衛令。二世怒,召左右,皆惶擾,不斗。傍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人內謂日:公何不蚤告我?宦者日: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誅,安得至今。”故當作“何”,五臣本誤。兮,各本無。

219[欲]法沃而承羞,永終右而[不刊]

沃,字跡模糊,似“沃”字,各本作“堯”。羞,五臣本、六臣本作“禪”。按:李善注:“論語日:‘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張銑注:“(哀)帝欲法堯舜之事,禪位與(董)賢,群臣莫敢言,王閎切諫乃止,此終古不可刊削也。”可見“羞”與“禪”不同,釋義不同,“承羞”典故所含,先見于《周易·恒》中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見于《論語,子路》中,“羞”多作恥辱解。此二句難得確解,寫本“沃”或因涉上字“法”之偏旁,又涉讀音雙重致誤。或竟可為新的確解提供文字依據?右,各本作“古”,寫本誤。

224誦六藝以飾鼾兮,焚[詩書而面墻]

軒,李善本作“奸”。二字同。兮,各本無。

225[宗孝宣於樂游,紹]衰緒而中興

而,各本作“以”,二字都為表承接的連詞,可通用,詳見寫本第058行“天泱泱而垂云,泉涓涓而吐[溜]”之校證。

227[旦]似湯谷,夕類虞[淵]

湯,六臣本作“嚦”。按:“嚦谷”與“湯谷”古通用,均指日出之處,《尚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嵋夷,日嚦谷,寅賓出日。”《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228昌萬載而不頃,[奄摧落於十紀]

呂,五臣本作“圖”。按:二字可同用,詳見寫本第204行“燕苗窮而荊[發]''之校證。頃,各本作“傾”。按:“頃”通“傾”,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姓爭》:“非德必頃。”即為“頃”。

234[華魴]躍鱗,素鍥楊髫

楊,各本作“揚”。按:手寫本中旁往往寫作“木”旁,此類現象在敦煌寫卷中也屢見不鮮。

236[爾]乃端策拂茵,彈[冠振衣]

桀,各本作“策”。按:二字通用,劉肅《大唐新語·剛正》:“不盡忠竭節,對揚王休,策蹇勵駑,祗奉皇卷。”其中“策”即為“篥”。

除了上述校證與《德藏吐魯番本<文選>校議商兌補校》中出校的“兮”字之外,寫本082行的“[歷云門而]反顧兮”、092行的“野蕭條以莽蕩兮”、093行的“[飛云]霧之杳杳兮”、117行的“納旌弓於鉉臺兮”、118行的“[無柳季之直]道兮”、120行的“[無危明]以安位兮”、125行的“[弛秋霜之嚴1威兮”、130行的“旋牧野而歷茲兮”、131行的“[惟泰山其]猶危兮”、134行的“豈時王之無僻兮”、137行的“[競橫噬於]虎口兮”、139行的“眄山川以懷古兮”、141行的“[秦]虎狼之強國兮”、142行的“辱十城之虛壽兮”、146行的“[皋]話墳於南陵兮”、150行的“[德不建而民無援]兮”、153行的“f分身首於]鋒刃兮”、154行的“[升曲沃而惆悵]兮”、160行的“[輕帝]重於天下兮”、162行的“[紛吾既邁此]全節兮”、163行的“眺華岳之陰崖兮”、170行的“[人鄭都而抵]掌兮”、173行的“外離西楚之禍兮”、178行的“[拂白刃以萬舞]兮”、185行的“何黍苗之離離兮”、196行的“[爆鱗骼於]漫沙兮”、200行的“肅天威之臨顏兮”、202行的“[扦矢言而不納]兮”、205行的“[據天位其若]茲兮”、206行的“儒林填於坑奔兮”、209行的“[鍵子嬰之果]決兮”、210行的“羽天與[而弗取]兮”、216行的“[恨過聽而無討]兮”、217行的“過延門而[責]成兮”、223行的“宗祧汗而為沼兮”、230行的“[伊]茲池之肇穿兮”、235行的“[紅鮮紛其初載]兮”、237行的“[豈三圣之]敢夢兮”,這些地方的“兮”字,李善本、五臣本、六臣本均無。109行的“[知性命]之在天兮”句中“兮”字,五臣本同,李善本、六臣本均無。關于“兮”字,寫本中的《北征賦》、《東征賦》、《西征賦》三篇賦,大部分篇幅是整齊的六言句,又往往是兩句相對的,李善本、五臣本、六臣本中,上句句末時有“兮”時無“兮”,而有“兮”無“兮”又沒有一定的規律,寫本則凡所存之句,除去“亂曰”之辭,凡六字句,往往都在上句句末有“兮”字。此三篇賦為比較典型的騷體形式,其體式是與屈原的《離騷》相同的,其規則也應該是前句末皆有“兮”字,所以寫本為勝。

由上述整理及《德藏吐魯番本<文選)校議商兌補校》一文的校證可以表明,德國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藏《文選》寫本殘卷在文字上有諸多優于其他各本之處,往往能正各本之誤:同時也有不少地方可以與諸本一起參證,為我們提供探索《文選》原貌的啟發;《校議》所說的“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化,莫之亢吉于深林’的佚文,將使得我們對現今通行的版本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很可能在李善、五臣等注釋的時候,已經改變了《文選》的某些原來面貌,也是極富啟發意義的。當然寫本也存在文字錯誤之處,這在寫卷中是不可避免的。此寫本“民”、“虎”等字避唐諱、白文無注等特征,可大體判斷為初唐寫本。則無論從版本來看還是從文獻校勘來看皆具極高價值,頗值得學界進一步深入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免费欧美一级|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无码专区第一页|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人与鲁专区|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久久黄色小视频| 欧美在线黄| 日韩av在线直播|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91在线|中文|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无码人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小视频|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美女亚洲一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一级α片| 国产久操视频|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