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是江西的母親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重要的濕地和世界著名的候鳥聚集地。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山江湖工程”建設,到新世紀“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理念的提出;從確立“生態立省”的目標,到提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構想,保護好“一湖清水”,是黨和國家賦予江西人民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寄托著江西4400萬人民的生存發展夢想,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贛鄱兒女的心血。歷史將銘記12月12日這一天,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標志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喜訊傳來,江西廣大干部群眾歡欣鼓舞,江西人民終于夢想成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不僅對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而且對國家生態建設與環境安全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為江西的進一步科學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利于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中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有利于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有利于樹立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形象;同時,對于加強鄱陽湖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成為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強大引擎。
作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智庫”,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的直接指導下,近年來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聯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研究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省內外專家學者,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的提出、論證、完善和宣傳,提供了積極的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我們將繼續發揮優勢,集中力量,深入研究,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出謀劃策,爭取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有更大的作為。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這一國家戰略,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和智慧去研究、宣傳和實施。在江西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蘇榮書記強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本質內涵可以概括為四句話: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發展;目標是立足江西實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日還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江西社科理論工作者,應從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層次,拿出更多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全力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鼓與呼。要以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為研究主線,以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途徑為研究突破口,在如何構建安全可靠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調配有效的水利保障體系、清潔安全的生態能源供應體系以及以高效生態農業、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等方面進行研究,為實現江西進位趕超、跨越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