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舉例說出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并理解區位條件變化對產業活動的影響;能說出產業活動中地域聯系的原因和主要方式;用“因地制宜”的布局產業原理,說明產業的地域分布及空間集聚現象,并對某個地區產業發展的個案進行評價。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能分析某一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產業活動地域聯系的四個方面,能夠對具體的一個地區或案例進行評價和探究,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能用簡明語言概括材料并闡明自己的觀點;能嘗試提出研究性問題,體現研究性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產業活動的地域聯系,培養學生探索經濟發展規律,研究經濟現象的興趣,培養探究能力,為將來從事社會活動打下基礎;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能夠用全面而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研究事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影響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以及產業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
教學難點:本節課的難點在于學生分析及拓展認識的展開;對于比較復雜的情境,需要學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教學方法
選用了建構主義理論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可由“創設情境,導人新課一分組討論,主動探究一教師引導,糾正補充一歸納總結,形成體系”四部分組成。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