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綜取得202分的理想成績,成就了多年的高考夢想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與老師的辛勤教導,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些學習經驗。
1.走出誤區,總結歸納
從高一到高三,許多同學羨慕我的“背功”。他們都奇怪:為什么我能在老師提問時一字不漏、有條不紊地回答。其實我只是在課下多讀、背幾遍而已。但到高二、高三時,可突然發現背誦不及我的同學卻比我分數高出許多,于是有些困惑。后來聽到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我才驚訝于自己的不足,好比囫圇吞棗,沒有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可是卻已經無法改變既定的結局,落榜了。于是便在復讀時,用心改正這方面的缺憾。在一輪復習前期,一本本、一頁頁地細細品味課本,并從中歸納出一些總結性的題目。如針對地理,從課本的題型中演變出幾類題用于實踐。此外,歷史書中所出現的小圖片、解說性文字也成為讀書時的必看內容。圖片所解釋的事、時間、地點、人物等都記清楚,決不能馬虎大意,也不能熟視無睹。高考題中圖表題占相當大的比重,所以這方面決不能忽視。
2.注重基礎,做好選擇題
老師們常說選擇題考的是基礎,是對知識點的理解。曾經做一套高考文綜題時錯七八個是常有的事,這其中有粗心的因素,經常在還未看完題干時便已選下答案。于是在復讀的一年中,努力使自己心平氣和地做題,開始一道題用了3分鐘,慢慢地讀題干,認真地選,果然正確率有很大提高;兩個月后,開始提高速度,不再是3分鐘而是1分多一道題,再后來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地理選擇題特別容易出錯,仔細觀察后發現錯誤多集中于第一冊的前兩章知識點。于是,特意找來有關這兩章的參考書、資料,通過做題找出自己存在的誤區,發現這部分內容中涵蓋了很多公式,如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直射緯度和出現極晝、極夜最低緯度的關系等,可自己以前從未認真總結、背誦、運用過。經過認真分析歸納公式,熟練掌握知識,促使在做地理題時錯誤率大大降低,以前的畏懼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可見認真是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
3.重視必答題,合理分配時間
建議分配時間,可按選擇題20分鐘、政治必答題40分鐘、歷史必答題30分鐘、地理必修25分鐘與選修35分鐘進行。當然也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學得好的學科就稍微少安排些時間,以補充給薄弱學科。同時要兼顧全局,力求做完,不在一道題上過分花費時間,應適可而止。不然在做選修題目時會時間不夠,引起內心慌亂。
4.挖掘材料內涵,結合課本知識
材料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點出地理學科中氣候、土壤、植被所在的大體區域,或許可在歷史、政治中成為重要的得分點。此外,所給的圖片也很重要,如有一道題畫有熊和牛,熊怒吼。這代表著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股市由牛市轉向熊市,而由美國發生的金融危機正慢慢襲擊它國,就好像多米諾骨牌的倒塌一樣。如果考生能看懂圖片所包含的意思,那么該題的分數便可以有滿分的希望;相反,看不懂或未利用該圖片的考生便會得很少的分值,很可能便拉開了與其他考生的差距,從這點看,仔細研賞、分析材料也是取得高分的關鍵。此外,當前的時事熱點也必須了解,政治每小題的最后一個要點往往與時事相結合,如共建和諧社會、奧運精神等。
5.一絲不茍,全面排查知識點
在三輪復習時,應結合要點逐步排查,看自己還存在哪些不足,并注意改正,形成巨大的知識網絡。這網絡應牽一發而動全身,決不能這里缺一點那里缺一點,要像蜘蛛網那樣結實。
6.良好心態,決勝考場
作為文科考生,往往對地理與數學結合的題目非常畏懼,很是苦惱,但只要找到方法、找準感覺,相信會有好的成績與收獲。因此,要以十足的自信,堅韌的態度,相信自己,我的文綜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