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位于我國的東南沿海,珠江人海口處,隸屬廣東省。它是由兩個三角洲組成的復合三角洲,一個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合力沖積形成的,另一個是珠江的支流東江沉積形成的。由于其優越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20世紀80年代,珠江三角洲又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僑鄉等優勢,成為中國改革的“試驗田”。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使之經濟飛速發展,整個區域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一體化進程快等特點。
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優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處沿海,毗鄰港澳,江海相連,交通便利,南北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東西可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天然優越。
豐富的水熱資源。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但由于緯度低,距離冬季風源地遠,再加上海洋的影響,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積溫7500℃以上。夏季的偏南風給該地帶來大量的水汽,年降水量在1600mm以上,水熱資源豐富且配合好。
充足的水源。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珠江是南部沿海地區最大的河流。為該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綿長的海岸線。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海岸線長達1060多千米,灘涂面積715.51多千米2,對圍墾和發展海水、淡水養殖及捕撈十分有利。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充裕的勞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使該區成為我國稻米、甘蔗、蠶桑、塘魚和水果集中產地之一。
二、中國重要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引進外資和境外、國外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同時充分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發展出口為主的加工工業和制造業,是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醫藥、玩具、手表、自行車、多種日用小商品等輕工業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電子工業的產值占全國20%,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電子工業基地、全球電子工業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珠江三角洲改革也不斷深入,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優化產業分布。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已成為廣東省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研發基地、中國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帶、國內乃至國際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生產基地。
三、獨特的基塘農業
珠江三角洲水熱資源豐富,地勢低平,河網密布。為了充分利用該地的農業資源,揚長避短,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魚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形式新穎的混合農業——基塘農業。基塘農業主要有三種類型:?;~塘、蔗基魚塘和果基魚塘,其中以?;~塘最典型。當地人民將低洼易有洪患之處挖筑成為池塘,即所謂“塘”,在塘中飼養魚蝦。并種植菱、藕等。挖出的塘泥堆于塘邊,修筑成寬闊平坦的田地,即所謂“基”,在基上種植稻米、甘蔗或栽種桑樹等。在生產過程中,人們一方面用農作物的殘渣,以及蠶糞,蠶蛹養魚;另一方面,魚蝦撈捕后,又挖取塘中的淤泥補充田地的養分,以保持土壤肥力,使整個農田系統成為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基塘農業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緩解了人地矛盾,緩解了糧食與經濟作物、蔬菜、果樹、飼料等相互爭地的矛盾。不僅獲得了經濟效益,而且保護了環境,實現了環境與發展“雙贏”。隨著農業生產部門的多樣化和商品農業的發展,當地人民更是充分發揮基塘農業生產的靈活性及其對市場的適應性。大力發展“基”上作物多樣化,“塘”魚養殖科學化。新的基塘農業模式和科學的方法,使農副產品更加多樣化,質量更高,更具有進入港澳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四、最具活力的城市群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城市群成為未來國際競爭的主體。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即環渤海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三大城市群中經濟最具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東莞、清遠、肇慶、佛山、中山、江門等城市,陸地總面積2萬多千米2它以廣東30%的人口,創造著全省77%的GDP。這里平均每萬平方公里有106座城鎮,是全國城鎮密度最大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外來打工人數最多地區之一,城市化率已高達70%以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面積及綜合實力雖不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但它是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
五、外向型經濟為主
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歷史上有大量的移民從這里流向“南洋”,廣東和福建有很多縣旅居海外的華僑較多,被稱為僑鄉。珠江三角洲西部的江門市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移居海外的華僑、港澳臺同胞現已達四百多萬人,散布在世界五大洲107國家和地區。眾多的僑民為本區引來了大量外資。
優越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僑鄉、優良的海港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我國最早開放的地區。我國為這里制訂了優惠政策,如對前來投資的外商,在稅收、土地使用費、勞務費、外匯管理、人員入境和出境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優惠和方便;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主;實行不同于內地的管理體制,國家給經濟特區較多的經濟活動自主權,使這里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戶的風水寶地。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出口為中心,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外向型經濟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