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收匯是所有外貿公司的經營“天條”。但是,國際市場詭譎,由于外匯管制、資金鏈斷缺、操作失誤等種種因素,并不是單單都能如愿,有時甚至會落入不良客戶設下的騙貨陷阱。在這里,會有風雨坎坷,會遭遇陰霾,也會有艷陽高照、春風拂面,業務員經歷過坐收預付款的驚喜、等尾款的焦慮、追債的艱辛,丟款的沮喪,在國際市場這個大舞臺上演繹出一幕幕峰回路轉、扣人心弦的故事。
甜:客戶把款送上門
上海一家外貿公司的羅娜就有過這樣的幸福經歷。她主要從江浙拿貨,經營的商品涵蓋中低檔文具,所屬的公司屬中等規模。2009年春交會上,羅娜結識來自哈薩克坦的哈娜女士。哈娜女士體型偏胖,穿著普通,比起那些穿著體面的歐美“采購大鱷”來,她毫不起眼。實際交談后,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哈娜女士只能說最簡單的英語。看過樣品,哈娜女士拿起公司目錄,點這要那,讓羅娜給她配60多個品種裝進一個40英尺的貨柜里。羅娜報價,她只是“默默無聞”地做記錄,沒有疑問,更沒有提出任何訂貨意向。
回公司后,羅娜對這筆業務沒怎么上心。其間,應客戶要求改過幾次形式發票,斷斷續續地商討過付款條件和交貨期。哈娜女士只會俄語,每次回復郵件好像通過翻譯機,意思朦朧含糊,文不對題。部門經理得出結論,這是個“垃圾客戶”,叫羅娜別再在該客戶上面使勁。
春節過后,羅娜突然接到一個中國人的電話,說他姓熱,是新疆人,現在是哈娜女士的業務代理。他們這次專門要拜訪公司,并當面下單,隨后要趕去北京。
放下電話,羅娜心里一陣驚喜。客戶如約抵達后,再次相見顯得分外親熱。通過熱先生翻譯,以前的交流障礙不復存在。詳談后得知,哈娜女士與以前一直合作的那家公司鬧翻了,準備把原來下給他們的訂單轉過來,一共要訂3個貨柜。看完樣品間,哈娜女士一口氣把品種調整完,并提出具體的訂貨要求。隨著羅娜十指在鍵盤上輕快地翻飛,形式發票做好了。因為擔心漲價,哈娜女士從包里拿出幾大摞人民幣現金付頭款。驚訝于這原始的成交方式之余,羅娜趕緊叫財會的專業人士現場點鈔,連總經理也被驚動了。見此場景,老板春風滿面,頻頻點頭。當晚宴請了哈娜女士和熱先生,并囑咐羅娜把單盯緊做好。
酸:臨門一腳沒踢好
大何在訪問巴基斯坦老客戶后,偶然接觸到一個宣稱做得很專業的雷遜公司。和大何洽談的客戶叫阿里,30多歲,眉宇間透著南亞客戶特有的精明。大何是個老手,多年的摸爬滾打,使他的業務流程嫻熟,并且能慧眼識人。這位粵北的老將心里知道,不少巴商都相當狡猾。訂單敲定后,按商談的付款方式,采用即期信用證。開得出證來,就初步表明對方有這個付款能力。由于所涉的小家電品種繁雜,雙方還商定,出貨時商品名稱用統稱。返回公司后,阿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通過一家知名銀行的分行開來了信用證。
單證是大何的“軟肋”。為了不在這方面出錯,大何進行了惡補,可公司的業務劃分只讓業務員管前段,即負責接單,跟單和貨源則是由其他的部門負責。大何不好插手,單證部的人說,客戶的信用證規定完全做得到,讓他按其要求通知貨源部備貨。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生產,合同名下的各種貨物從東莞等地發進公司倉庫,大何訂好艙位,制作了單據,發了裝船通知給客戶,向議付行交單后就等著如期結匯。
可就在翹首等待開證行傳來好消息時,阿里提出了兩處不符點:一是發票上繕制的商品統稱與信用證的規定不符,二是信用證不允許分批,可兩份提單顯示出不同的裝船日期。客戶不接受不符點,稱要么降價10%,要么將貨拖回。急商議付行,根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的有關規定,大何對第二條進行反駁,同一航次同一條船并不視為分批裝運。商洽客戶后,阿里堅決不接受第一個不符點。貨已到港,中方擔心產生額外費用,拖回損失更大,無奈之下,該批貨物最后以降價5%結案,損失達到3000美元。公司扣了大何的季度獎。臨門一腳沒踢好,除了心痛,至今大何有股酸酸的感覺,他覺得公司現分段操作的運營模式有問題。
苦:時隔三月收尾款
作為業務員,你有沒有時隔三月才收到尾款的經歷?寧波一家文具企業的雷鳴就遇到過。在2009年秋交會上,雷鳴幸會到一位吉爾吉斯斯坦的大客戶,他宣稱有政府采購背景。該客戶年齡較大,看上去十分穩健,還帶了個秘書。在樣品架前,客戶愛不釋手,整整一天,精心挑選了100多個品種。按公司規定的最小起訂量,最后算下來,貨物有滿滿一個車皮,金額達12萬美元。預付30%的訂金和付尾款再發貨的條款客戶全盤接受。客戶拍胸表示,銷售完這票貨,馬上就下新單。
本抱著拭目以待的心態,沒曾想,客戶不僅把訂金分毫不差地電匯過來了,還比規定的時間提前了兩天。財會通知到帳后,整個部門為之歡喜,經理還拉貨源、財務部等人喝了慶功酒。整筆算下來,有近8萬元的純利。沒啥好說的,安排生產按期交貨。
于是雷鳴給工廠下了生產通知單,敦促他們如期完成,并付了30%的訂金。隨之,不到60天,等待進倉,驗貨后及時結算工廠的尾款。
雷鳴開始催客戶付尾款。與以前的爽快相比,對方回復郵件很遲,一會兒稱遭遇金融危機,吉國的外匯管制加緊了;一會兒又說,市場不景氣,原來市場預期恐怕會落空,能不能換些好銷的品種。對于后者,公司堅決不同意。郵件催,客戶有時根本不理。情急之中,多次打電話催促,客戶讓雷鳴不要著急,貨肯定要,只是籌不到尾款。這時10多家工廠催要余款,貨放在工廠里倉庫占容積,甚至有工廠對雷鳴發出了威脅。不收貨,根據合同要罰占壓的利息和倉租等。扣除這些損失,純利急劇縮減為2萬多元。三個月后,在痛苦的煎熬中,客戶終于付足余款,還象征性地賠了違約金。至此,雷鳴身心憔悴,如釋重負,人整整瘦了10斤。
無形的、有形的各種不利因素疊加,都牽動著貌似風光無限的外貿業務員敏感的神經。足額、安全、及時收款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硬道理”。外貿人攜手前行,為中國成為頭號出口大國揮灑著汗水,釋放著智慧,創造了赫赫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