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注重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因此區域性是地理學的顯著特點之一。全國文綜卷注重對區域地理的考查,區域地理試題所占比重大,而且很多試題往往是以區域為背景,來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因為許多地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中才能加以正確地分析和評價。
今年廣東省第一次進行文科綜合考試,地理備考復習中區域地理是基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重點,而后者的考查又是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因此,雖然區域地理的學習主要是在初中階段,但在高考中卻占重要地位,而且由于初中知識遺忘較多,更需要在復習中重點關注。
根據近年高考文綜試題及廣東地理試題的特點,區域的考查多以簡單的黑白地圖引入,考生對所給圖文材料進行正確的區域定位是解答試題的關鍵。因此,區域地理的復習,必須突破“定位”關,考生應在腦海中建立兩幅圖――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以此作為區域地理復習的基礎。但由于地圖和區域的學習都是在初中階段完成的,要想在時間非常緊張的高三花費較短時間建立兩幅腦圖難度很大。以總結歸納和練習的形式進行填圖繪圖訓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列出主要經緯線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表格,圖文對照進行填圖練習。
參考表格如下: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1. 主要經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先以上表為參考進行填圖練習,再用空白地圖對照表格說出或填出以上的區域定位內容。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省時高效,比拿著地圖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
第二,在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定位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訓練。
經過以上的填圖練習,考生對區域地理的位置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以上表格內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全部記在腦海中的,也不需要全部記住,要求是“不求記住,但求熟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以點定面”的訓練,即先確定某點,再以該點為中心(或作為參照物)推測某區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圍。參照點的選擇應具備代表性和典型性,如可以選擇大洲或大洋的中心或某地形區的中心或某重要城市。但參照點不宜太多,否則難于記住而達不到目的。
第三,根據經緯線簡圖,寫出區域名稱。
這屬于較高層次的讀圖訓練(其給出條件類似高考試題),要求根據給出的經緯線快速判斷出區域名稱。
(一)世界地理區域定位。
以上12個區域的名稱依次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東亞、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拉丁美洲、中亞、西亞、非洲、北亞、澳大利亞、美國。
(二)中國主要地形區定位。
以上11個地形區的名稱分別是(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在每次測試前,可對照以上區域定位圖表,用5分鐘左右默認一次。這樣經過多次反復練習,就可以建立比較清晰的“心理地圖”。區域地理是高考復習的基礎,而區域定位又是區域復習的基礎,熟練的區域定位是解答地理試題的基石和突破口。
責任編校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