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創(chuàng)設(shè)】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們身邊,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聲音——“這個手機是我的”“那個mp4是我的”“家里的遙控器是我的”“自修室的那個座位是我的”“這次考試第一名,一定是我的”“這次比賽,冠軍一定是我的”“大陸的最南端,是我的故鄉(xiāng)”“地圖上那個像金雞一樣的圖形,是我的祖國”……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體會與見解呢?請以“我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津】
根據(jù)原材料的提示,對“我的”理解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自私、炫耀”,屬消極層面;二是“自信”;三是“自豪”。這三個層面,是從“我的”性質(zhì)上來分析的,圍繞這三個層次,考生可以選其一點,把文章寫深寫透。當(dāng)然,還可以直接圍繞“我的”,寫出考生自身的體會與見解,比如,既然“我的”是一種自私行為,我們可以立意為“將‘我的’變?yōu)椤覀兊摹?也可以圍繞“自信”這一點,立意為“將‘我們的’變成‘我的’”;還可以直接談對“我的”的看法,比如不能什么都認為是“我的”,要學(xué)會真正擁有,立意為“有內(nèi)涵才是‘我的’”,等等。
寫好此題,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不能圍繞“我的”隨意組詞來寫,比如寫成“我的朋友”“我的價值”“我的信念”等,中心自然落到后面的“詞語”上去了,自然本文也就偏題了,應(yīng)在三類文或三類文以下賦分,這是不容易把握本題寫作的難點;二是文章材料的選擇問題,本題是寫“我的”,很多考生只是圍繞自身的體驗和感受來寫,缺乏典型的材料和有說服力的證明,容易陷入一種思維狹窄、就事論事的膚淺境地。其實,圍繞現(xiàn)實生活,還是有很多事例可選取的,比如“抄襲門事件”,把不是“我的”文章,抄襲過來,說成是“我的”;比如一些貪官,把本不屬于“我的”利益,占為“己有”;比如為了“我的祖國”,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壯舉等,都可以成為議論文選材的范圍。所以,打開文章的思路,是寫好本文的另一大難點。
【優(yōu)秀例文】
說“我的”
■湛江市第一中學(xué) 張文君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是蘇軾對“我的”理解。
然而,難道就只能“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得“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嗎?當(dāng)然不是。
說“我的”,首先是一種敢于爭取,努力爭取的姿態(tài)。
像馬克·施皮茨,這個曾在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之前夸口要奪6枚金牌,結(jié)果卻無子進賬,淪為天下人笑柄的人。就當(dāng)大家都以為他該學(xué)會收斂的時候,他卻再次站出來揚言道:“我下次要拿七枚金牌!”除了前俯后仰的恥笑外,沒有人把他當(dāng)回事,當(dāng)然也沒有人知道他那四年是怎么過的,人們知道的只是四年后的馬克,就真的被掛了七枚游泳金牌在脖子上,揚眉吐氣地向著全世界的閃光燈微笑。正是四年前馬克那個“我的”的宣言,使那七枚金牌在四年后真的變成了“我的”。
而我們呢?我們常常因為害怕別人的嘲笑而不敢說“我的”。我們不敢說,這次的年級第一是“我的”;我們不敢說,這次的滿分狀元是“我的”;我們不敢說,我們夢想之樹結(jié)的那個果實,就是“我的”。我們不敢說,是因為我們心虛、懦弱,想留一條后路給自己,并告訴自己,我只是在試一下而已,不成功也不要緊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成不了馬克,成不了那個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讓自己背水一戰(zhàn),追求夢想的馬克。
難道“我的”僅僅是為了讓“吾與子所共適”么?不是的。
說“我的”,還是一種在享有權(quán)利的同時,還要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的姿態(tài)。
我們常常聽見人們說“這個手機是我的”,“這個位置是我的”,而很少聽見“這是我的責(zé)任”,“這個爛攤子是我的”。前者只是一種索取,而后者則是一種承擔(dān)。我們總是善于索取,而忘記了承擔(dān)。
我們要學(xué)頂著癌癥為“我的祖國”服務(wù)了十四年的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我們要學(xué)在戰(zhàn)勝的新聞稿上歸功于全體士兵的浴血奮戰(zhàn),在失敗的新聞稿上歸咎于自己的個人指揮失誤的艾森豪威爾將軍。總統(tǒng)之所以為總統(tǒng),不在于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做國家標(biāo)志,而在于為國家奉獻一生;將軍之所以為將軍,不在于威風(fēng)凜凜地指揮軍隊,而在于在最后一刻還能與戰(zhàn)士們同生共死。他們都用行動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我的國家”與“我的軍隊”,那就是,你只有真正地為這樣?xùn)|西付出了,這件東西才真正是“你的”。
鼓起勇氣,大聲說出“我的”吧!那才是一種敢于爭取、敢于承擔(dān)的姿態(tài)。
【點評】這是一篇滿分作文。文章最大的亮點是切入點選擇得好,從蘇子的《赤壁賦》中生發(fā),談自己對“我的”的看法,具有駁論文的一般特點。文章圍繞“敢于爭取、敢于承擔(dān)”來寫“我的”,中心突出,層次清楚,援引材料也典型深刻,非常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