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數學各系統、各分支、各部分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就是同一部分的知識之間也是如此. 但同學們解題中往往關注聯系忽視區別,關注共性忽視個性,關注正面忽視反面,關注整體忽視局部,關注類比忽視證明等,常常張冠李戴、真假不分,得到一些錯誤的結論. 下面介紹九種“混同”,要注意防范.
一、“數列中的比例”與“實數中的比例”混同
例1 兩個等差數列{an}與{a′n}的前n項和分別為Sn、S′n,且滿足Sn∶S′n=(5n+13)∶(4n+5),則a10∶a′10=()
A. 4∶5B. 3∶4C. 5∶4D. 4∶3
錯解 設Sn=(5n+13)k,S′n=(4n+5)k,則an=Sn-Sn-1=5k,a′n=S′n-S′n-1=4k,∴ an∶a′n=5∶4,于是a10∶a′10=5∶4,故選C.
評析與略解 由Sn∶S′n=(5n+13)∶(4n+5)可知,比值=隨著項數n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設為常數k. 這里將其與實數中的比例==k(常數)混同致錯. 正確的解法可以是:設Sn=(5n+13)nk,S′n=(4n+5)nk,則an=Sn-Sn-1=(10n+8)k,a′n=S′n-S′n-1=(8n+1)k,∴ an∶a′n=(10n+8)∶(8n+1),其中n≥2. 于是a10∶a′10=(10×10+8)∶(8×10+1)4∶3,故選D.
二、“向量運算”與“實數運算”混同
例2 已知,為非零不共線向量,t為實數,設=+t,當||取最小值時,求證: ⊥(+t).
錯解 =||2= (+t)2=2+2#8226;t+2t2=2(t+)2……①
∵ 2>0,∴當t=-時,||取到最小值.
∴ #8226;(+t)=#8226;(-)=#8226;-#8226;=0…………②
故⊥(+t).
評析與略解 表面上看證明簡捷明了,實際上有多種錯誤.解題中將“向量運算”與“實數運算”混同,誤認為“若#8226;=#8226;,則=”成立和“”有意義.其實,實數運算中消去律成立且除法(b≠0)有意義,但對于向量消去律不成立且向量沒有定義除法運算(即沒有意義).大家將向量視為實數a,錯誤套用實數的性質. 向量與實數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實數的運算性質不一定都適合向量,除“由#8226;=#8226;(≠)不能推出=”外,還有“由#8226;=0不能推出=或=”“(#8226;)#8226;≠#8226;(#8226;)”“|#8226;|≠|#8226;|)”等等,解題中要引起注意,防止錯用. 本題正確的解法是:
=||2= (+t)2=+2#8226;t+t2=2(t2+2t+)=(t+2)2+2-
當t=-時,取最小值2-≠0,此時,#8226;(+t)=#8226;(-)=#8226;-=0,故⊥(+t).
三、“數列的單調性”與“函數的單調性” 混同
例3 已知數列{an}中,an=n2-kn(n∈N*)且{an}單調遞增,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A. (-∞,2] B.(-∞,3)
C.(-∞,2)D.(-∞,3]
錯解 由于二次函數f(x)=x2-kx在區間[,+∞)上單調遞增,在(-∞,]上單調遞減,因此要使數列an=n2-kn(n∈N*)在[1,+∞)上單調遞增,只要1≥,k≤2,故選答案A.
評析與略解 這里將“數列的單調性”與“函數的單調性”混同.當[1,+∞)[,+∞)時,固然有數列在an=n2-kn在[1,+∞)上單調遞增,但如果a1,a2在對稱軸的兩旁且a1 四、“函數的極值點”與“導數的零點”混同 例4 已知函數f(x)=ax2+2ln(1-x).是否存在實數a,使得f(x)在x=處取極值?證明你的結論. 錯解 f ′(x)=2ax-.令f()=a-4=0),解得a=4,故存在實數a=4使得f(x)在x=處有極值. 評析與略解 這里將“函數的極值點”與“導數的零點”混同.顯然,當a=4時,f ′(x)=8x+=.因為當x<,f ′(x)<0;當 五、“直線的夾角”與“向量的夾角”混同 例5 如圖,在五面體ABCDEF中,FA⊥平面ABCD,AD∥BC∥FE,AB⊥AD,AF=AB=BC=FE=AD,求異面直線FB與DE所成角的大小. 錯解 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點A為坐標原點.設AB=1,依題意得B(1,0,0),C(1,1,0),D(0,2,0),E(0,1,1),F(0,0,1),則=(1,0,-1),=(0,-1,1). 于是cos<,>==-,<,>=120°, 故異面直線FB與DE所成的角的大小為120°. 評析與略解 這里將“直線的夾角”與“向量的夾角”混同.盡管向量,的夾角是120°,但直線FB與DE的夾角應該是60°. 其實,空間兩直線的夾角規定其取值范圍是0,,而空間兩向量的夾角是同一起點的兩條有向線段的夾角,它的取值范圍是0,,兩者有區別. 求空間線線角往往運用向量法,即先求出兩條線上的兩條向量的夾角,再確定線線角,它們的關系是相等或互補.解題中大家往往誤認為兩者相等致錯. 六、“過一點的切線”與“以一點為切點的切線”混同 例6 求經過點A(2,-2)的曲線y=x3-4x2+5x-4的切線方程. 錯解 顯然點A(2,-2)在曲線上. 因為y′=3x2-8x+5,所以y′|x=2=3×4-8×2+5=1,故過點A(2,-2)的曲線的切線方程是y+2=1#8226;(x-2),即x-y-4=0. 評析與略解 f ′(x0)的幾何意義是曲線y=f(x)在點(x0, f (x0))處的切線斜率,其切線方程可以表示為y-f (x0),其條件是是曲線上的點(切點). 本題錯在將經過點A(2,-2)的曲線的切線當作以該點為切點的曲線的切線,這兩者是有區別的.“過一點的切線”中的“點”可以在曲線上或不在曲線上,但“以一點為切點的切線” 中的“點”必須在曲線上,前者包含后者.不少同學解此題時常常當作問題“求曲線y=x3-4x2+5x-4上以點A(2,-2)為切點的切線方程”求解,只求出以點A(2,-2)為切點的切線x-y-4=0,而漏掉另一條經過A(2,-2)且與曲線切于點(1,-2)的切線y+2=0. 本題的正確解法如下:設經過點A(2,-2)的直線l切曲線于點P(x0,y0),則y0=x03-4x02+5x0-4.由導數的幾何意義,得直線l的方程是y-(x03-4x02+5x0-4)=(3x03-8x0+5)(x-x0)(*). 將點A的坐標(2,-2)代入(*)式,得-2-(x03-4x02+5x0-4)=(3x03-8x0+5)(2-x0),解得x0=1或x0=2.將它們分別代回(*)式得,y+2=0和x-y-4=0.故經過點A(2,-2)的曲線y=x3-4x2+5x-4的切線有兩條,其方程為y+2=0和x-y-4=0. 七、“向量夾角大小的判定” 與“三角形內角大小的判定”混同 例7 已知||=1,||=2,與的夾角為120°,求使+k與k+的夾角為銳角的實數k的取值范圍. 錯解 (+k)(k+)=k+(k2+1)#8226;+k =k+(k2+1)×1×2×cos120°+4k=-k2+5k-1. 由題意得,-k2+5k-1>0,∴ 評析與略解 我們知道,在△ABC中,若設=,=,∠ACB=,則 ①θ為銳角#8226;>0;②θ為直角#8226;=0;③θ為鈍角#8226;<0. 這里視(+k)和(k+)為三角形的邊向量,由(+k)(k+)>0確定k的取值范圍,將“向量夾角判定的充要條件”混同于“三角形內角大小判定的充要條件”而致錯.其實,+k與k+同向時,仍有(+k)(k+)>0,此時,設+k=λ(k+)(λ>0),顯然、不共線. ∴λk=1,k=λ,∴k=λ=±1, 取k=λ=1. 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 八、“函數在兩個不同區間遞增(或遞減)”與“函數在兩個區間的并集上遞增(或遞減)”混同 例8 已知f(x)=(2-a)x+1,x<1ax,x≥1是(-∞,+∞)上的增函數,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A. (1,+∞)B. [,2)C. (1,]D. (1,2) 錯解 因為f(x)在(-∞,+∞)上是增函數,所以f(x)在(-∞,1)和[1,+∞)上是增函數,于是2-a>0且a>11 評析與略解 這里將“函數在兩個不同區間遞增”與“函數在兩個區間并集上遞增”混同,當作一回事. 其實,函數的單調性是函數的局部性質,而不是整體性質. 函數在某個區間遞增(或遞減),那么函數在這個區間的任何子區間上也遞增(或遞減),但反之不然,即函數在兩個不同區間遞增(或遞減),那么在這兩個區間的并集上不一定遞增(或遞減).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函數f(x)=-在(-∞,0)和(0,+∞)上遞增,但在(-∞,0)∪(0,+∞)上不遞增,如1>-1,但f(1) 九、“函數單調的導數式充分條件”與“函數單調的導數式充要條件” 混同 例9 已知f(x)=ax-x3在R上是減函數,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錯解 f ′(x)=a-3x2. ∵f(x)在R上是減函數,∴f ′(x)<0,即a-3x2<0在x∈R上恒成立,∴ a<3x2,a<(3x2)min.而3x2在R上的最小值為0,因此a<0 評析與略解 本題錯在將f ′(x)<0視為f(x)=ax-x3在R上是減函數的充要條件,將“函數單調的導數式充分條件f ′(x)<0”與“函數單調的導數式充要條件”混同. 其實,當a=0時,f(x)=-x3,顯然在R上是減函數,滿足題意. 因此本題中的f ′(x)<0只是f(x)在R上是減函數的充分條件,利用這個充分條件求a的范圍就漏掉了a=0這個解,這是利用導函數的符號確定函數單調性問題的一個陷阱. 事實上,可導函數f(x)在(a,b)上單增(或單減)的充要條件是:對于任意x∈(a,b),都有f ′(x)≥0(或f ′(x)≤0),且f ′(x)在(a,b)的任意子區間上都不恒為零. 在高中階段,主要出現的是有一個或有限多個使f ′(x)=0的點x的情況. 因此,本題應由f ′(x)≤0,即由不等式a-3x2≤0在x∈R上恒成立來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a≤(3x2)min=0,故正確答案是a≤0. 以上九種情形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易混點、易錯點. 后期復習階段,重溫這些問題很有必要,這能幫助同學們澄清概念、查漏補缺、跳出陷阱,正所謂“撥開迷霧見青天”,這樣便可以減少高考中的錯誤,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責任編校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