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閱讀和電影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因為同樣一件作品,不同的人所領悟到的都各不相同。對于吳曉波的《吳敬璉傳》,我覺得不僅僅是為吳敬璉一個人立了傳,而是為一類人立了傳。在這本書里,你一定會為顧準、孫冶方、吳敬璉等人的風骨所動容。吳曉波說,“在當今之世,像他這樣從外貌到靈魂都干干凈凈的人,實在太少了”。
《南方周末》曾這樣評價吳敬璉——“皂雕寒始急,天馬老能行”,作為當代中國的一個符號性人物,吳敬璉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經濟學家的職業范圍。他的學識,他的操守,他的社會責任感,匯集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圍的人,而每多一個被他感染的人,中國走向“好的市場經濟”就多一分希望。
“凡豪杰之士,往往反抗時代潮流,終身挫折而不悔,若一味揣摩風氣,隨人毀譽,還有什么學問的獨立。”提起吳敬璉,他最顯著的一個符號就是經濟學家,而這本書,更讓我們看到他的另外一個更深層次的符號,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而后者,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儒家的中庸之道經過“文革”便更加“大放光芒”,明哲保身成為社會的生存法則。愿意講真話、敢講真話的人往往會有兩個極端的結果,而國人向來是從思想到行動都是保守的。
縱觀全書,可以讀到吳敬璉從青年時的激進,到懷疑自己和時代,再到和顧準在苦難中警醒和升華,最后是理性的批判和冷靜的建言。簡而言之,從抬頭看天,到腳踏實地,最后再頭腳同步。這其實是一個人的思想成長全過程,不過很大一部分人卻是殘缺的。
晚年的吳敬璉,睿智而勇敢,“他同‘計劃派’人士“對陣作戰”,與一些學者激烈辯駁——有時候還包括多年的老朋友,在晚年,他與某些激進的網民‘勢不兩立’,在這些過程中,他并沒有感到什么樂趣,甚至還因自己的反對態度而付出了代價。然而,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必須的。”他像個孤獨的戰士一樣,為了自己的良心而直言不諱。
這本書出來后,也頗有些爭論,柳紅的“辣”文,吳曉波的長篇回應,盡管我也覺得一本傳記中應該不是只有一個人的聲音,但是作為一名讀者來說,對于吳敬璉一類人的風骨氣節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薦讀理由:CFO制度是信息時代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制度創新的產物。基于計劃經濟的總會計師制度和基于工業時代的財務總監制度,必將被基于信息時代的CFO制度所取代。本書考察了世界500強的行業最大企業和國家最大企業、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以及中國的中央企業和上市公司,研究了CFO制度的美國模式、英國模式、德國模式、日本模式、中國模式。全面構建了基于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的CFO制度框架,創新性地提出了CFO制度的監管分離模式。
《CFO制度》
作者:杜勝利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月
薦讀理由:本書基于公司內部治理的視角,以防范財務報告舞弊,提高財務報告質量為落腳點來研究公司治理的效率問題。堅持財務報告舞弊的公司內部治理導向,堅持董事會、監事會并存的二元治理模式,并對治理的重要環節,如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及外部審計的聘任等職責在治理主體之間進行了重新配置,提出了對財務報告治理的總體框架;系統研究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審計委員會制度和監事會制度對財務報告舞弊的治理作用,在治理要素與財務報告舞弊之間建立可檢驗的關系。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研究:基于公司內部治理的視角》
作者:司茹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