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yè)家論壇第十屆亞布力年會(2月26日—3月1日)
“我覺得危機沒有過去,事實上,危機也許永遠沒有過去,我堅信這一點,我們要么生存在危機之中,要么在走向危機的路途之中。”
——阿里巴巴主席馬云
“實際上,轉變增長方式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信息技術,無論是節(jié)能環(huán)保,還是我們講的三網合一、制造業(yè)的轉型,其實很重要一點,都是怎么樣利用信息技術,使得生產效率得到很大的改善,開發(fā)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董事局主席郭為
“去年年初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我們是因為業(yè)績不好而炒掉我們前任CEO的,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原因是這位老外CEO太‘職業(yè)經理人’了,而不是把自己當作企業(yè)的主人來經營。”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
2010年全國“兩會”特輯
“我參加過一個銀行的監(jiān)事會,投票時我吃了一驚,因為他們‘按慣例’把利潤的20%作為高管的刺激。要知道這不是工資,工資已經有專門的一塊,這些是額外的刺激,有多少?我算了下,5億元,多少人分?100多人。”
——談及“國企開多少工資,不是所有者來決定,而是經營者在給自己開工資”,全國政協委員蔣洪如是舉例。
“據我了解,有些壟斷企業(yè)的領導權力過大,有些企業(yè)里,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投資,也是領導一句話就可以解決。”
——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表示,由于我國的國企領導實行任期制,導致“后人不管前人的飯,后人只能另起爐灶,這個我在審計署時就知道”。
“中國經濟今年必須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調整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而在這三者之間,我們必須走出一條光明的路子。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雖然出現了經濟的企穩(wěn)回升,但是許多企業(yè)的經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它們主要靠政策的支撐。
“轉變發(fā)展方式關鍵在轉變政府職能。政府主導型的發(fā)展模式仍未徹底扭轉。政府擁有過多的資源、要素配置權力,同時,提供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又尚不完善,職能錯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現象混雜存在,并形成了思維定式,導致對企業(yè)的過度干預和對發(fā)展的制約,某些方面已形成累積性矛盾,造成了經濟結構的種種不協調。”
——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圣坤舉例說,據不完全統(tǒng)計,去年各地政府通過融資平臺籌資的總額,已超過全年信貸總額的一半,巨額政府負債成為新的發(fā)展隱患。
“分組討論會場是很嚴肅的。委員在發(fā)言時應做好工作,弄清楚自己該講些什么,不要跑題了。我們這么遠來北京參政議政,不只是來唱贊歌的。”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理事長李順桃花了近20分鐘回顧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充分肯定民主建設進程,之后的近20分鐘說起吸煙和隨地吐痰的問題,星河灣地產董事長黃文仔隨后拿起話筒大聲說:“你一個委員占用半個多小時來說一些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