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朋友周末應邀午餐那場戲,到了之后,主人奉上雞尾酒,自己卻不見了——這里的酒,自然就是布努埃爾按自己的配方調的,可以想見他那天的興致勃勃
有什么比mojito這款經典的雞尾酒更適合夏日炎炎中感受一下清涼呢?那浮動在晶瑩冰塊之間的綠薄荷葉,仿佛把夏天的綠蔭都映入了杯中,而其口感中雜有薄荷的清香,青檸檬的微酸,糖漿的甘甜,以及朗姆酒的微醺,清爽不刺激,止乏而解渴。
Daiquiri和mojito都含有朗姆酒,青檸檬汁,蔗糖和冰塊,所以也有人說mojito是從Daiquiri發展來的,這兩款都為在哈瓦那呆了12年的美國作家海明威所愛。他說:我的mojito在五分錢酒吧, 我的daiguiri在小佛羅里達餐廳——你可以想見,這兩家酒吧和餐廳在游客中的知名度。當然,海明威在全世界留下了一條雞尾酒之路,你要了解當地的飲料,踏著他的足跡前進就行了——在馬德里的Palace喝Dry Martini,在威尼斯的Harry酒吧喝bellinis,在巴黎的麗茲飯店酒吧(后來被命名為海明威酒吧)喝馬提尼和血腥瑪麗,在哈瓦那的五分錢酒吧喝mojito,在小佛羅里達餐廳喝daiquiri。
在古巴,daiquiri是上流社會和美國游客喝的雞尾酒,而mojito是工人階級的酒。然而酒的時尚也是循環往復的,朗姆酒的野性,mojito的綠色,也許都是令其如今比daiquiri酷的原因吧。
到底什么構成好的mojito?最主要薄荷葉要夠鮮吧! 蔫蔫的薄荷葉就徹底不要談了。那樣說來,自己在家里養盆薄荷,到時候隨手一摘,自己動手擠檸檬,也許是最棒的。很多配方強調12片薄荷葉子,少了的話,清涼味不夠或者看起來沒那么養眼?還有,最好不要像很多酒吧那樣用蘇打水代替氣泡礦泉水。
威士忌直截了當,苦艾酒屬于巴黎的文人藝術家,啤酒平凡,龍蛇蘭是拉丁飲料,就如同二鍋頭屬于北京老爺子。馬提尼的優雅杯子適合城市氣氛,但是又簡單低調。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導演布努埃爾也獨鐘馬提尼,而且他是馬提尼的純粹主義者——不喝邦德那種伏特加馬提尼,而是純粹杜松子酒的馬提尼。馬提尼的純粹主義者認為伏特加馬提尼必須注明伏特加,而馬提尼本身是沒有伏特加的。布努埃爾的自傳讀起來是一片天籟的純真自然,學是學不來的。單說其中一章《俗世樂趣》,專門講他對酒煙和酒吧的熱愛。像他的電影常常是白日夢一樣,他喜歡白天安靜的光線黯淡的酒吧,獨自沉思不聊天的顧客,而他叫上一杯喜愛的雞尾酒,一坐就是一下午,構思他的下一部電影。他甚至認為這樣的時刻是神圣的,而激發這種神圣,喝的飲料必須是英國杜松子,而且是調成甜味極淡的馬提尼。“喜歡甜味極淡馬提尼的內行們建議在混酒時,只允許一線陽光略過一瓶Noilly Prat(調馬提尼用的Vermouth甜酒的一種品牌)。
布努埃爾對于馬提尼的另一要求倒跟邦德一樣——冰塊必須夠冷,不能融化,“沒有什么比水兮兮的馬提尼更糟。”布努埃爾還給出了他的“專利”調法,他說這是他“長期實驗的結晶,保證產生完美的結果”。“客人來的那天,把所有原料——杯子、杜松子、拌酒器放入冰箱。用溫度計確定冰塊大約在零下20度。在你的朋友抵達之前不要把任何東西拿出冰箱,到了之后,在冰塊上滴幾滴Noilly Prat,和半小勺Angostura苦味,搖晃,然后倒出來,只留冰塊,兩種味道只在冰塊上留下了輕微的殘跡,這時把純杜松子酒倒在冰塊上,再次搖晃,然后就可以入杯盛給客人了。”
最有趣的是,在后來的章節,提到《資產階級審慎魅力》那部電影時,他還不忘在括號里加一句:“我必須承認,能把我的私人馬提尼配方包括在戲里,讓我多開心。”這自然指的是一群朋友周末應邀午餐那場戲,到了之后,主人奉上雞尾酒,自己卻不見了——這里的酒,自然就是布努埃爾按自己的配方調的,可以想見他那天的興致勃勃。
我呢,也必須承認,沒有哪本導演自傳讓我讀起來覺得這么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