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毛主席像章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內涵
“我喜歡收藏生活中的美。”這是步長集團的創始人趙步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好的企業文化才是企業發展的根基,尤其是我們醫藥健康產業。我覺得收藏毛主席像章確實給了我管理企業的很多新思路新想法。比如,我并不滿足于把像章簡單分類收藏的做法,而是對它進行‘二次創作’:按照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陜西地理歷史、企業文化等不同主題,將這些像章分為幾個收藏展室,收藏的不是一枚枚單品像章,而是以像章為原料創作出的一幅幅頗有寓意的景觀團。這和管理企業一樣,需要的就是如何對癥下藥。”
其實,對于如趙步長這樣的許多企業家來說,收藏毛主席像章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們有的為了這個愛好,會走遍華夏各地,甚至遠赴歐美,去探索與發現。因為他有一種生活情節:有些東西比錢更重要。這樣驗證了毛主席像章雖小,卻凝聚著一個民族的心理沉淀,一個時期的共同心態,它背后的內涵著實耐人尋味。
當然,毛主席像章的市場潛力本來就不容小覷而且價值連城。比如,在所有的“文革”收藏品里,毛主席像章無疑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據此推測,整個“文革”時期的毛主席像章的總量應數以10億枚計,有人估計應在30億枚以上,這絕非是一個夸張的數字。因為這類毛主席像章雖然均以毛澤東肖像為主圖案,但造型、色彩、材質、寓意、制作發行單位等卻各有不同,據保守估計,最起碼也在兩萬個種類以上。
毛主席像章的設計制作是一門綜合藝術,是集繪畫、書法、篆刻、攝影、陶藝、雕塑等藝術于一體的藝術品。這種藝術品的收藏瞬間也會轉變為一種文化現象,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內涵。同時,作為物質載體徽章文化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這也是眾多企業家們醉心于此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