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新勤于藝而訥于言。
他是我的兄長,亦是我的良師益友。
劍新生于書畫世家,長年浸潤于書畫藝海之中,曠遠博大。數十年如一日,刻苦鉆研,涉獵廣泛。其書畫作品的淡泊之風,清靜之意為我們營造著安逸平靜的空間氣氛。
劍新是西昌人,家鄉的一草一木養育了他,也哺育他藝術的成長。從小,青蔥的瀘山,碧波的邛海就讓他呼吸著山水靈氣,觸摸著鮮活記憶。樸實的民風,微雨迷蒙的古建昌透過《面臨邛海》等作品,以悠遠潤澤的特征讓我們讀到劍新對家鄉的摯愛。
劍新的山水畫以大黑大白作畫面主調。清新典雅,煙霧氤氳。既加大視覺張力,又傳遞出川南山水的雄豪壯氣。讀者面對雄山秀水去傾聽他的無言訴說,體悟其山水畫空靈的韻味,進而去細細地品其心靈的感懷和情緒。
他的山水畫《輕舟已過萬重山》近、中、遠墨色的跳躍讓你感到一種律動的美。虛實相襯的遠山近水在震撼心靈的朦朧處,一葉輕舟順流而下,靜中有動。整個畫面空蒙清靈,意蘊幽長。加重了水墨韻味的表現和對傳統筆墨精神的不斷深入理解而使其呼之欲出。
山水畫方構圖容易導致板滯。《邛海東岸》墨塊與蒼勁有力的勾勒塑造出山的冷峻與水的廣闊,營造出視覺沖擊與和諧愉悅的美感。作品中一條彎曲有致的對角線使整個畫面躍動起來,節奏有了起伏變化,但又很舒緩。涌動的海岸線成為這幅山水極為絕妙的一筆。
劍新在客觀生活中發現和感悟美,尋找和創造自己的繪畫語言。他的花卉作品充滿勃勃生機,又飽含對大自然深深的情感和熱愛。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通過外在形象來表現自己內心生活中的理想。他崇尚洗練和精約,追求作品多一筆不可,少一筆不行的恰到好處。國畫《扇面荷花》把我們引入馥郁的清氣。
在數十年創作中,劍新努力發揚自己的藝術個性,堅持“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性,講究筆墨情趣,注重作品的意境和格調,用心把握水、墨、色、韻諸方面的創新尺度。
《深山幽韻》以明麗、溫馨的色彩語言,溪水般潺潺流入我們的心海。幽蘭根部濃淡相間的墨色、墨味恬靜地把我們帶入安寧而富有生機的田園。
《蘭花小斗方》簡練的筆墨使蘭花的花與葉動態都很到位,沉穩的色調非常耐看。一種不事張揚的刻意經營。一種不動聲色的靜觀表現,一種隱喻明快的流暢通達傳送出雅致清新的氣息。
繪畫在中國文人那里,一直是緣情言志的表現手段,亦是個體意識的形象載體。劍新體察和關懷自然,其作品的寓言式解讀溶入他的書畫作品之中。劍新的畫在靜、雅、純、趣上下功夫最多。他的靜來自平素的修身養性和從容淡定,他的雅是其人品畫品雙重修養的結果,他的純從其筆性中透出不近流俗的端莊,他的趣卻最具文人雅士意韻的高深。并通過具有筆墨高度的蘭、竹、荷以寫代畫,以色寫心,以形傳情,努力進入隨心賦彩的境界。這是他力爭達到筆墨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的情感投入。劍新認為沒有沉潛與刻苦,就不會有頓悟與升華。
劍新學習篆刻較早,師從著名篆刻家溫元興先生,以漢印為主,浸淫方寸,鍥而不舍。由于他扎實的書畫功底,加上他的天資和勤敏,篆刻藝術的長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多年來,他奏刀不輟,精彩不斷,那舒展的線條,合理的章法,帶給我們的何止是陶醉和愉悅。此次他收入作品選中的數枚印章,無論單刀、雙刀,抑或切刀、沖刀,還是陰文、陽文的篆刻作品都顯得雄健犀利,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給人淋漓酣暢之感。
十多年前,在參觀書協第三屆會員作品展時,對劍新的作品我就曾這樣認識:“那劍新的藝術是多方面的,既有學識的修養,思想的修養,還有人品道德的修養。他較為廣博的學識激發他書法藝術創造的靈性和膽略。數年前他以毫作檗窠大字《石門頌》,廢紙千計,從而筆勢凝練。他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發揮和憑借筆墨韻味,強調對筆墨語言豐富精神內涵的感受和體驗。”現在看來,與他不斷探索新的筆法進而發揚光大傳統書法藝術的原則亦是同步的。
我以為,書法創作本是心靈之事,是心靈意識通過筆墨活動的一種記錄。作品的內涵越豐富,越耐人尋味,審美價值就越高。
劍新受著名書家周德華先生教誨,日夕浸沉于碑貼,漢碑、“二王”無不涉獵。其隸書頗得漢碑雄肆之氣,楷書沉厚古樸,以碑意寫楷。他的行草書得益于隸書的功力,筆性嫻熟,其意筆轉折猶為精彩。作品追求線條的流暢和美感,俊健遒麗一氣呵成,不矯柔造作,顯得老道大氣。可以吟誦,亦可浮想聯翩,神興物游,他的“清泉得月光”,“池荷出水”,“邛池一鏡涵”,“竹雨松風”等圓韻自然,好似抒情詩切人現代人文精神和審美意境。溶進劍新的“悟道”與“修練”之中。
他的榜書“笑傲風雨”沉雄大方,筆法方圓均俱,頓挫有力,筆勢穩健,結體端莊,厚重渾穆中慨然有隱士氣度。字的結體凝神,字與字之間的應和均以恢宏恣縱打破呆板,清麗中含渾樸,韻秀中見鋒棱。筆墨間似有一股豪邁蒼老之氣,仿佛有金石之聲。
劍新的書法“東邊新月”心有墨色,魂有線跡,虛靈剔透,挺秀而阿娜。正是他對傳統書法藝術自由精神的詮釋。作品“云水一天”其渾厚流暢的筆意,以那種節奏起伏和視覺變化向讀者敘說著他的思考,有較濃厚的書卷氣。
“妙思可通神”用筆或輕或重,跌宕多姿,注重筆劃的曲線美和頓挫的節奏美。作者心靈感受遠古文化的底蘊,使那些厚重蒼茫,具有意味的線條隱隱透著樸拙之趣。
劍新為人耿介拔俗,不善張場。他是一個悟性較高且勤奮執著的人,在書、畫、印三域均有建樹,不但能深造幽之境,亦能拈弄筆之趣,墨之韻。他以書畫印構建著絢麗迷人的精神世界,尋找著心靈棲居的精神家園。
在書畫藝術上要有發言權,先要自己有過硬的本領。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于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后議于斷割”。劍新對書畫藝術的虔誠,匯入精、氣、神的追求。他正值創作的盛年期,我想對他說:路啊,在腳底縮短,又被希望延長!
那劍新的作品為人們所稱道、喜愛,皆因他的純樸與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