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問題是關系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為掌握農民工就業和收入變化狀況,解決農民工就業、創業資金需求等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訪問等形式,針對性的對益陽100多戶農民工家庭進行了實地調查,形成有效問卷80余份,有效分析了當前農民工福利及金融幫扶農民工創業情況。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益陽有近85.3萬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按年齡分析,18歲以上至40歲最為集中,占務工人員的85%,其中18歲以上30歲以下的占總人數的56%,31歲至40歲的占總人數的29%。從農民工就業區域來看,60%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分別占調查人數的14%和46%。本省就業的占17.5%,本市就業的占15%。與此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利導影響下,近年來,大量農民工利用在外學到的技術、經驗和積累的資金進行回鄉創業。據調查統計,截止2009年末,益陽外出務工人員共計回流14.08萬余人,占外出務工總數的16%。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工就業領域偏低、偏窄
從農民工學歷方面來看,以高中層次為多,占總人數的54%,其次為初中和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分別占總人數的36%和6%,但仍有4%的務工農民學歷在小學水平。普遍偏低的素質直接限制了農民工的就業領域,多數集中在體力勞動強度大、勞動技能要求不高、工作環境惡劣、收入相對偏低的建筑、制造和娛樂業,這三個領域分別占調查人員的80%。其中,制造業占49%,是目前農民工最為集中的就業領域。
(二)農民工收入偏低且穩定性差
從調查戶家庭收入結構看,務工收入是農民家庭的主要來源,在外務工人員月平均收入1747元,務工總收入占年度家庭總收入的62%,已經超過傳統意義上的種植業收入和副業收入29個百分點。同時,受前期金融危機影響,企業正常經營雖有所恢復,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工就業,并降低了農民工的工資預期。調查顯示,2009年外出務工比較困難的占調查人的52.5%。預計2010年務工收入不穩定、減少的占到37%,預期不變的占31%,預期務工收入增加的占32%,總體預期不容樂觀。
(三)農民工缺乏公平的權益保障
根據憲法,農民工應該享有社會保障權,但由于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法規,用人單位因勞動力成本控制而推卸責任,農民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維權能力差,農民工群體弱勢性不利于其利益訴求,影響農民工社會保障政策迅速、合理地制定。據調查,35%的農民工沒有辦理社會保險,29%的人不了解、不知道用工單位是否繳納。
(四)體制及政府管理與服務方面存在障礙
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外出務工的農民有了一定的原始積累,希望利用這些資金開創事業。但是,目前企業登記與管理、稅收政策、創業條件,都是“城鄉一體化”,沒有專門針對回鄉創業農民的特殊優惠政策和措施,很多地方制定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卻沒有回鄉創業的優惠政策,有的地方認為回鄉創業的農民并不是招商引資的外來企業,加上回鄉創業的農民創辦企業是小規模企業,因此難得到相關政策扶持,特別難以得到金融扶持,從而阻礙了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之路。
(五)農民工創業金融需求難以滿足
一是銀行貸款條件苛刻。由于金融機構對農民工創業風險把握不準,發放信用貸款態度審慎,以及農民工缺乏必要的抵押擔保,據了解本次回鄉創業農民工有超過75%的得不到金融支持;二是農村營業網點少。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已陸續退出農村市場,支農金融機構只有農村信用社和郵儲銀行,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已不能滿足農民工創業信貸資金需求,而農信社面對龐大的散戶貸款上覺得管理難度太大,一筆貸款花費的人力、物力太大成本高,對農戶貸款熱情不大。
(六)項目資金來源少,規模擴大困難
據調查,目前回鄉農民工從事種植、養殖、加工制造業普遍存在資本少、規模小、自有資金缺乏,再加上金融信貸產品單一,導致回鄉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缺乏有效足夠抵押資產,難以獲得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形成貸款難的局面。由于其返鄉創業和擴大再生產資金缺口較大,不得不依靠民間融資來加以解決。如回鄉創業農民郭某,2008年底自帶30萬元資金回鄉創辦木器加工廠,由于經營效益可佳,2010年初考慮擴大再生產規模,但因缺乏有效足夠的資產作為抵押,只能放棄貸款,轉而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解決資金缺口50萬元。
三、相關建議
(一)加大財政投入,提高就業服務水平
各級政府應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幫助更多真正有需要、有能力的農民工實現創業,加大對農民工的技術培訓力度,把失業返鄉農民工全部納入政府公共培訓范圍,利用陽光工程、農民創業培訓工程,把年輕失業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納入“職教三年攻堅計劃”。同時,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和返鄉農民工意愿,圍繞當前失業返鄉農民工轉崗就業需要,產業升級及新農村建設開展適合其自身特點的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培訓,有效提高求職者的就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
(二)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維護合法權益
一是政府相關部門要開辟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快立、快調、快審、快結的及時處理重大勞務糾紛和集體勞動爭議。二是要主動免費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三是要積極探索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依法解決土地糾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截留、扣繳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流轉收益。四是要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農民工工傷保險權益,加強返鄉農民工疾病防控、計劃生育及子女義務教育、適齡兒童預防接種等公共服務。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化解資金瓶頸
政府各職能部門、金融機構要積極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支持,進一步加大融資力度,建立并發展壯大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加大對創業項目實體的扶持力度,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一方面要擴大貸款范圍,提高貸款額度,降低擔保門檻,簡化辦理程序;另一方面要創新農民工金融服務產品,推行“農村專業合作社貸款”等舉措,支持縣域勞動力密集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農民工就業再就業。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益陽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