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
我相信,每個正常的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點悲觀主義。區別在于,有的人被悲觀主義的陰影籠罩住了,失卻了行動的力量,有的人則以行動抵御悲觀主義,為生命爭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盤。 悲觀主義在理論上是駁不倒的,但生命的實踐能消除它的毒害。最凄涼的不是失敗者的哀鳴,而是成功者的悲嘆。在失敗者心目中,人間尚有值得追求的東西:成功。但獲得成功仍然悲觀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他已經無可追求。失敗者僅僅悲嘆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嘆,必是悲嘆整個人生。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靈魂都蘊藏著悲觀。不過,深刻更在于,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蘊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這成功。
執著
執著是惑,悲觀何嘗不是惑?因為看破紅塵而絕望、厭世乃至輕生。骨子里還是太執著,看不破,把紅塵看得太重。真正的悟者能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人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古往今來,盡管人生虛無的悲論如縷不絕,可是勸人執著、愛惜光陰的諄諄教誨更是不絕于耳。兩相比較,執著當然比悲觀明智得多。悲觀主義是一條絕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虛無,想一輩子也還是那么一回事,絕不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樂趣。不如把這個虛無放到括號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
超脫
由于只有一個人生,頹廢者因此把它看做零,墮入悲觀的深淵,執迷者又因此把它看做全,激起占有的熱望,兩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兩者之間,確切地說,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統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虛無,又用零否定全,以約束貪欲,智慧仿佛走著這螺旋形的路。
一個人熱愛人生便不能不執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觀,兩者激烈沖突又達成和解的結果就是超脫。所以,超脫實質上是一種有悲觀約束的執著,有執著約束的悲觀。
編輯/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