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初,各機構和專家們都熱衷于對市場的年度走勢作出預測。然而,股市的真實走勢經常與主流預測大相徑庭,此所謂“測不準”現象。
我們看看以往的記錄:2007年初,普遍看多,預測上證指數的極限在4000-4600點之間,實際2007年的最高點為6124點,遠超預期;2008年初,多數專家、機構依然看多,萬點論大有市場,而上證指數卻單邊向下調整到1664點;2009年初,國內外市場低迷,雖普遍對反彈有所憧憬,但大多認為反彈后仍會反復向下,因此上證3277的實際年末點位也在絕大多數主流預測之外。盡管事后都可以為測不準找到很多理由,如2007年不曾考慮到人民幣升值而吸引了大量國際游資參與;2008年沒料到國際金融危機如此猛烈;2009年失算于商業銀行天量放貸,等等。然而,“測不準”幾乎成了事實上的“定律”。
踏入2010年,普遍預測股市將呈“區間震蕩之勢”,預測的上證指數區間多數集中在2800-4500點之間。投資主題方面,則一致看好消費行業。那么,私人投資者應如何看待今年的預測?又該用何種投資策略立于不敗之地?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國內外的宏觀環境:全球經濟復蘇有望持續,存貨水平從歷史低位正在開始反彈,消費信心反彈等均可成為進一步復蘇的推動力。還有公司業績明顯改善、市場流動性預期非常充足等有利因素,會令2010年全球股市的總體趨勢繼續向好。國內經濟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國內外宏觀環境的預期相對平穩,有望成為2010年A股市場相對平穩的外因。而200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0年的宏觀經濟政策確定了“調結構”的基調。擴大內需、增加消費成為經濟工作重點。因此,看好消費行業無可厚非。
其次,從估值角度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2010年初的預測平均市盈率為22倍,低于全流通以來的歷史平均水平。市場普遍認同2010年中國總體經濟仍將處于復蘇通道中,因此上市公司盈利有望繼續增長,并維持在2009年的2s%左右的預期增長率。合理的估值為A股的下方提供較強的支撐。同時,高額的限售股存量解禁,大量新股的發行上市,超預期的再融資壓力將有效地限制市場的上升空間。合理的估值和充裕的供給,共同構成了股市在2010年區間震蕩中向上的內因。
既然股市在上述內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在2010年變得相對穩定,而擺脫“測不準”宿命,那么,是否投資操作就變得容易?不然!因為,如果“區間震蕩”走勢真的成立,顯然“低買高賣”是最佳策略。但人性的弱點卻令這種操作很難成功。而在把握投資主題方面,好的投資主題須以好的價格為基礎,如介入時估值已高,則如同雞肋。
市場的主調是震蕩且向上,那么,專業投資者采取波段操作和捕捉熱點不失為可取之策,而在估值合理之際,也可投資于較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來享復蘇成果。而再加上定投指數型基金的配置,可幫助克服人性弱點,取得市場平均收益。請看下面的例子。2009年的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所管理的“狀元基金”取得了11.6%的年回報,也僅是略微跑贏滬深300同期98.64%的回報而已。據WIND資訊數據,剔除去年新成立的基金以外,220只股票型基金去年凈值平均增長率只達到71.73%,其中,只有區區15只基金跑贏滬深300指數。投研實力強大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尚難跑贏指數,何況普通私人投資者?也許投資者會認為如果市場只是在區間震蕩中向上,即使市場在2010年末上證指數能達4000點的水平,平均的收益也就20-30%,這就是指數型投資策略的回報極限了。然而,如果每年的平均回報率達到這樣的水平,那么,恭喜您!因為,您已足以與“股神”巴菲特并駕齊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