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新時代,信用卡產業也在順應時代潮流。隨著信用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各發卡銀行都想方設法研發新型信用卡品種來吸引不同消費層次和偏好需求的客戶,個性化信用卡應運而生。這一業務不僅滿足了客戶自行設計卡面圖案的獨特需求,也有利于提升銀行信用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客戶服務水平。但是,其中隱藏的法律風險值得引起發卡銀行的警惕和高度重視。
個性化信用卡設計方案架構
傳統信用卡,由發卡銀行統一設計和制作,不僅同
家發卡銀行信用卡的卡面設計完全一樣,不同發卡銀行信用卡的卡面圖案也基本相同,表現出較強的同質性和單調化特點。個性化信用卡,則是在引入客戶“DIY”概念的基礎上,對傳統信用卡卡面設計的一種顛覆性創新產品。目前,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已先后開展個性化信用卡設計業務。從實踐來看,個性化信用卡設計業務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發卡銀行通常要求申請辦理個性化信用卡設計的客戶須為該行門戶網站或個人網上銀行的注冊客戶,并須在其門戶網站或個人網上銀行登錄并驗證身份后再進行相關操作。
②發卡銀行保留信用卡正、反面基本要素(例如卡種、發卡銀行標識、聯合發卡單位標識、卡號、持卡人姓名、有效期、持卡人簽名欄、統一客服熱線等),同時將卡面其他內容設計完全交給客戶。
③客戶在網上與發卡銀行簽訂個性化信用卡卡面設計協議,由客戶承諾其設計的卡面內容不包含任何違法違規的文字或圖像,也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權、著作權等合法權益,否則,客戶應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
④銀行向客戶提供多種可選卡片形狀,客戶可在其中自由選取自己喜歡的類型:但因卡片尺寸標準規范原因,通常不允許客戶自行設計卡片形狀。
⑤客戶將自己喜歡的個性化圖片(例如本人生活照、風景照等)上傳給發卡銀行,有的銀行還允許客戶對卡面圖片進行在線編輯,并直接看到卡面設計效果。
⑥為擴大個性化信用卡設計影響力及受益面,發卡銀行通常還要求客戶確認選擇將上傳的圖片相關權利轉讓發卡銀行,并允許銀行將其放入圖片庫共享給其他客戶使用。
⑦發卡銀行對客戶上傳圖片或編輯的卡面圖案進行審核,確保客戶客戶制作的個性化卡面不存在上述第(三)項所涉違法事項后,再為客戶制作卡片并交付客戶啟用。
個性化信用卡設計與法律風險
從個性化信用卡設計方案來看,該項創新業務主要涉及肖像權、著作權等權利許可使用相關法律問題。
①《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肖像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在個性化信用卡設計過程中,客戶很可能選擇將包含個人肖像的圖片作為卡面圖案的主要內容,這就存在三種可能:一是提供客戶本人的照片:二是提供客戶本人和他人(例如戀人或家人)的合影:三是提供其他人的圖片。由于客戶通常情況下僅對其本人肖像享有使用權,如果提供非本人圖片或包含他人肖像的圖片,甚至將圖片提供給銀行并與其他客戶共享,就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權。
②《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文字作品、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作品。根據前述規定,作品著作權的取得并不以發表為要件:文字、美術、攝影等作品,無論是否發表均依法享有著作權。由于客戶上傳至發卡銀行的圖片或編輯的卡面圖案可能涉及文字、美術、攝影等多種作品或者作品組合,而著作權取得的非公示性特征又使得發卡銀行在審核時可能難以找到恰當的比對標準,因而往往無法通過核對來準確判斷客戶是否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者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形。
③雖然發卡銀行要求客戶事先須簽訂書面協議,承諾其提供的圖片或編輯的卡面圖案不存在違反著作權、肖像權法律規定的情形,但由于信用卡的制作和發行主體均系銀行(甚至在很多法律文件中還明確約定信用卡的所有權屬于銀行,持卡人僅享有使用權),且銀行發行信用卡這一商業行為的營利特征非常明顯,因此,如因客戶設計的個性化信用卡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發卡銀行將很可能作為直接責任人對權利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同時,由于持卡人系個人且經濟承受能力極為有限,發卡銀行還將面臨經濟損失難以客戶進行有效追償的法律風險:如果銀行出現聲譽損失,依靠客戶所簽書面協議挽回影響的可能性則幾乎為零。
發卡銀行防范侵權風險的對策
信用卡產業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個性化信用卡設計業務發展也不宜因存在風險而停滯。對于發卡銀行而言,在開展個性化信用卡業務時需要前瞻性地評估其中各種法律風險,并且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防范:
①鑒于客戶通常情況下僅對其本人肖像享有使用權,因而對于客戶在個性化設計過程中提供的肖像圖片。發卡銀行應將其限制在其本人照片范圍內,并通過有效方式進行審查確認(例如與客戶本人進行對照、與客戶有效身份證件進行核對等)。此外,發卡銀行也不宜允許客戶將其個人肖像圖片與其他客戶進行共享。
②鑒于發卡銀行難以通過審核判斷客戶是否對其提供的圖片或編輯的卡面圖案依法享有著作權,從審慎的角度出發應當采取低風險的個性化操作模式。例如,不允許客戶自行上傳除本人肖像之外的圖片,改由銀行事先向專業圖片機構購買具有合法版權的圖片并形成圖片庫,然后由客戶在圖片庫中自行選擇適合自身審美需要的個性化圖片。
③如果發卡銀行允許客戶在設計個性化信用卡時使用文字、數字或其組合,還需警惕其中可能潛藏的其他風險,包括侵犯他人商標權的風險(世界某著名發卡組織2008年就曾因個性化信用卡設計使用的文字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而涉訴)、違反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的風險(例如使用“911”等敏感數字)、涉及宗教信仰的風險、違法廣告的風險(例如在卡面上出現商業宣傳性文字)等。由于這些風險隱蔽性較強,且不可能完全通過客戶承諾加以規避,銀行在進行相關審核時更應謹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