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宏觀經濟的復蘇是否會如預期中一帆風順,在保增長與調結構的政策決策下,資本市場又將存在什么樣的投資機會,為此,記者采訪了建信基金投資總監汪沛。
《金融理財》:普遍預期2010年國內經濟將繼續復蘇,您認為其中是否還有不確定性的因素?
汪沛:2010年的經濟增長有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季節性波動的特點。大量的信貸投放產生一些局部經濟過熱的跡象已經得到了重視,整體而言經濟增速難超預期,但是這是好事情,如果不提前控制,出現全面過熱的跡象,整個經濟未來面臨的緊縮壓力會非常大。
從目前來看,消費是三大經濟引擎中相對比較穩定的。對經濟波動產生較大影響的還是來自投資和出口。2010年投資的增速會有所回落,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延續去年新開工項目的慣性。出口的增長主要看發達國家的需求恢復程度,中國的出口目前已經達到占全球約9%的市場份額,從歷史經驗上看,出口保持持續的高增長較難,更多的將來自一些產品和結構的調整,出口增速的變化存在不確定性。
《金融理財》:您如何看待2010年的通脹預期?這對2010年宏觀政策調整的方向和時間點有何影響?
汪沛:2009年11月份CPI已經轉正,今年可能會重新進入一個通脹上升的周期,目前來看仍相對平穩,但是從中國以往的經驗來看,主要是貨幣供應量尤其HI的增長對整個CPI有很強的作用,目前MI的增長超過了30%,已經達到歷史高位水平,這使得未來物價上漲成為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需要對此持續關注。
現在資產價格泡沫或者說資產價格體現的通脹已經開始被重視,對2010年的信貸結構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判斷整個貨幣政策將逐步收緊,可能還會使用調整存款準備金、信貸控制等等。2010年二季度以后整個政策退出,尤其一些刺激性政策逐步轉向正常化的可能性比較大。
未來的不確定性還來自于人民幣升值以及外匯占款的變化,這個因素在2007年、2008年對整個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非常大的沖擊,整個2009年外匯占款相對而言對貨幣政策影響不大,這個因素如果在未來一兩年重新凸現出來,有可能對實體經濟產生一些緊縮性的效應。如果外匯占款增長,為了控制好全年信貸增長和貨幣供應量目標,中央銀行就必須在本幣市場發行央票或者提高存款準備金對沖外匯占款的變化。
《金融理財》:建信基金對2010年的投資布局作何考慮?
汪沛:目前小盤股的估值已經接近2007年的水平,但大盤藍籌股相州氐估,可以較多的關注。預計到2010年底整個滬深300的動態市盈率是17.5倍,靜態市盈率是27倍,整個估值處于正常合理的水平。所以從目前整個配置的角度上來講,銀行、鋼鐵、保險、化工這一類大盤藍籌股相對的估值優勢以及投資上的性價比優勢顯得更加明顯。
在2009年相關政策的推動下,2010年內需有望保持穩步增長。在經濟結構轉型方面,消費升級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拉動消費,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醫改、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從中長期看,政府公共教育、醫療支出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城鎮化的全面推進,都將對居民消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