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結合了貨幣電子化與移動通信的嶄新服務,手機銀行業務不僅可以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理多種金融業務,而且極大地豐富了銀行服務的內涵,使銀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較為安全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傳統和創新的服務,而移動終端所獨具的貼身特性,使之成為繼ATH、互聯網、POS之后銀行開展業務的強有力工具,越來越受到國際銀行業者的關注。
目前,我國手機銀行業務在經過先期預熱后,逐漸進入了成長期,如何突破業務現有發展瓶頸,增強客戶的認知度和使用率成為手機銀行業務產業鏈各方關注的焦點。盡管手機銀行帶來的方便無與倫比,但要想成為主流的銀行業務工具卻并不容易。由于銀行客戶對安全性的疑慮尚難完全消除,手機銀行要想“大行其道”首先需要跨過安全檻。
有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國內銀行客戶對手機銀行的了解不夠深入,確實存在對手機銀行安全性不足的擔憂,而這一因素是影響手機銀行推廣的關鍵。部分銀行客戶的確對手機銀行的安全性尚有疑慮。目前大眾對手機銀行的顧慮主要集中在手機丟失會否帶來不安全、轉賬資金是否安全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國內銀行早在2006年就開始陸續推出手機銀行業務。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均于當年開始嘗試這項業務,但由于當時網絡限制以及客戶認識不足,直到2009年,手機銀行在市場上的熱度才逐步有所增加。
這讓手機銀行的推廣遇到困難。為促進市場對手機銀行的認識并消除消費者對安全性的疑慮,銀行也是不斷有針對性進行推廣。交通銀行的策略頗具代表性。交通銀行和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了手機銀行轉賬保險協議。根據該協議,如果交通銀行手機銀行客戶在使用手機銀行時發生帳戶資金被盜問題,可以獲得5萬元的賠償。
實際上各家手機銀行在安全性上都進行了大量的設計。采取的措施包括手機號碼和手機銀行的綁定,登陸手機銀行即需要一層相應的密碼,然后才是登陸銀行之后的銀行系統密碼。同時,各銀行對相關服務以及轉賬金額都采取了靈活設置的個性化措施。
某銀行一位研究人士也向記者分析,手機銀行的安全性目前已經非常高。他介紹,對銀行來說,要建設手機銀行網絡并不需要特別大的資金投入。但他同時也承認,要讓一般客戶了解到手機銀行的安全性需要一段推廣時問。目前手機銀行使用者多為高端人群,這部分消費者有移動金融服務需求,同時對新服務接受快,這為該項業務的推廣帶來了一定的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來手機銀行實現了非??焖俚陌l展,但銀行業人士對其短期內成為主流金融平臺仍然持謹慎態度。手機銀行是一個趨勢,但手機銀行在短期內的用戶相對數量將無法和網銀相提并論,將只會限制在一個小范圍人群中。這同時也將對手機銀行的有效業務數量帶來影響。銀行業人士認為,手機銀行有業務需求,但目前更像是網銀的一個補充,因此其業務數量也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