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對金融界來說無疑是個惡夢般的年份,當時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銀行系QDⅡ產品更是始所未料地遭遇到金融危機無情地打擊,許多正在火爆運行中的產品出現大幅虧損。在政策、市場及聲譽風險等多重壓力下,多數銀行停止或減少了QDⅡ產品的發行,許多人甚至以為QDⅡ只不過曇花一現,從此將會“絕跡”江湖。
雖然如此,2009年還是有少量的QDⅡ產品發行。統計顯示,2009年運行的QDⅡ產品總量不足三百款,新發行的產品不足一百款,且大多傾向于穩健類。在2009年3月到12月這10個月期間一直堅持運行的兩百余款產品中共有34款QDⅡ產品凈值增幅超過了100%,而凈值增幅排名前20的QDⅡ產品凈值增幅全部都超過115%。
業內人士分析,進入近10個月凈值漲幅前20的QDⅡ產品大多投資于新興四國基金、印度基金、亞洲增長基金等新興國家概念基金相關的理財產品。由此結果來看,這顯然得益于2009年全球經濟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復蘇動力支持。
2009年第四季度,外管局重新審批QDⅡ外匯額度,但是監管層對于銀行發行QDⅡ產品仍然有所顧慮,對其外匯額度審批相對緩慢,但基金等機構則相對較快。目前雖然仍有部分QDⅡ產品的凈收益值為負數,但在全球經濟逐漸恢復和產品凈值不斷上升的趨勢下,2010年的QDⅡ產品仍有機會“重出江湖”。尤其是對于獲批QDⅡ額度的基金公司來說,春節前后,或許會有一輪QDⅡ發行熱潮。
而2010年QDⅡ的投資方向,新興市場或將占很大部分。金融危機雖然對主要經濟體國家產生許多負面作用,但這對新興市場卻是一種新的機會,除了可以促進這些地區的產業改造和升級之外,許多發達國家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到這些市場上,因此,2010年的新興市場經濟前景將會更加樂觀。
對于投資者來說,若要在2010年把握QDⅡ的投資機會,需要重點關注香港、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和美國等區域市場,因為上述這些市場將是QDⅡ基金的重點投資區域。
2010年影響各市場的最大因素或將是流動性狀況,從目前來看,日本、美國與歐洲市場的利率水平在相當長的時間不會上揚,市場將保持整體流動性寬松政策。但除此之外,美元匯率、熱錢流向和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市場走向變得動蕩,尤其是與美元掛鉤的港幣,其利率水平已跟隨美元下調至接近于零的水準,內外資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場,一旦美元加息,資金將面臨大規模流失,市場將會出現巨大的震蕩。
同時,2010年投資QDⅡ基金需特別關注其配置時機,若時機把握不當,非但不能實現收益和風險的最佳匹配,反而可能造成對基金組合業績的拖累。判斷2010年購買QDⅡ基金的時機,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基本面狀況。
①香港市場的資金面狀況。全球資本流動性的變化顯著影響著香港市場的資金面狀況。
②美聯儲利率調整情況。2009年美元持續貶值,加上超低的利率水平,讓美元迅速成為套利交易的借貸貨幣,雖然美聯儲表明2010年將維持現有利率政策,但其對美國經濟復蘇樂觀的信心或許使其逐漸退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并且不排除其提前加息的可能。一旦美聯儲開始實現貨幣環境的正常化,將導致美元升值,由此將觸發套利交易平倉以及前期熱錢流入較多的新興市場并引發動蕩。
③人民幣升值狀況。隨著外圍經濟逐步向好,2010年我國的出口有望恢復增長,出口增長導致貿易順差增長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而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導致QDⅡ基金以人民幣計價的凈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