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學生健全的品格、良好的素質、過硬的技能水平,是班主任工作職責范疇,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工作的前提。因此,作為職業(yè)院校的班主任,必須打破舊有的班級管理模式,更新觀念,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從筆者近幾年的實踐看,要當好一名稱職的班主任,必須樹立以下六種意識。
一、熱愛學生,樹立平等意識
常言道:逐玉首先要愛玉,育人首先要愛人。的確,熱愛學生是帶好班級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轉化的動力。眾所周知的原因,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較差,身上或多或少的存有不良習氣,但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獨立人格,需要更多的關愛。因此,班主任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生活上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談心,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不拋棄每一位學生。同時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處處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為每位學生提供平等的鍛煉機會。如進行班干部競選,讓學生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參與中提高,在提高中參與。
二、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和管理的主力。班主任要當好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更要扮好服務員的角色,在服務于學生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讓學生學會自立、自強。由原來的學生為班主任服務,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改變?yōu)?班主任是班干部的參謀助手,是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是顧問,是導師,是朋友。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多找學生談心,找準問題的癥結,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當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表現出無能為力時,要以服務員的角色與其協調,共同找原因、想辦法,為學生提供必要而又恰當的服務。
三、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
教育心理學認為,中專生正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和可變性打,模仿性強,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性,甚至于影響學生的一聲。俗話講:言傳不如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思想、行為、作風去感染與影響學生。此外,班主任還應該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用良好的師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四、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能越俎代庖,搞一言堂,要相信自己的學生,放手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班委會、團支部的組建,不能班主任說了算,讓全班同學自己找“代言人”,可采用同學推薦、學生自薦的方式,公開演講,民主選舉產生。對班干部的考核,由全體學生評定打分,三分之一以上同學不滿意,可實施罷免。班級制度的制定不再由班主任說了算,而讓學生自己議定規(guī)定,成立“立法會”,先形成草案,再由全班同學審議、修改并表決。至于制度的落實則應放手讓學生去監(jiān)督執(zhí)行。民主氣氛的形成,大大提高學生參與集體事務的積極性,自律意識也明顯提高。
五、理解學生,樹立欣賞意識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學習、生活上普遍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較強。但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學生的缺陷某種程度上與我國現有的教育狀況有關,初中僅抓有升學希望的學生,升重點高中無望的則被無情的拋棄。雖然學生身上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求真上進的童心仍未泯滅。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欣賞自己所帶的學生,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覺察學生的進步,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增強信心,健全人格。如開展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戰(zhàn)勝自我活動,利用班會和課外活動時間,每位學生作書面發(fā)言,談個人感受。全班同學集體會診,著重為其找優(yōu)點,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展現真實的自我。作為班主任,只有理解學生的心思,處處從學生出發(fā),欣賞自己的學生,學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班級工作才能搞好。
六、引導學生,樹立激勵意識
每位學生總有優(yōu)缺點,要推進學生全面進步,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挖掘出每位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生活熱情。如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評優(yōu)選模活動,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樹立起典型,使學生有榜樣,干有奔頭。每月在班內評出最關心集體學生10名,最佳學習態(tài)度學生10名,最快進步學生5名,文明學生10名,連續(xù)三次獲得某一殊榮者,向其父母寄發(fā)喜報,引導每位學生努力學習、自覺守紀。激勵的效果顯著:全班同學人人爭當模范,個個愿作標兵,學習積極性提高,自覺守紀意識增強。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