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計算機已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新概念新理論層出不窮,“圖層”是AutoCAD、Master cam、Flash或Photoshop等大型二維或三維機軟件中一個常見而又重要的計算機術語。
一、圖層的概念
圖1有三種線條(線型)組成:①中心線層——點劃線;②輪廓線層——粗實線;③尺寸線層——細實線。畫圖順序是:先畫中心線,再畫輪廓線,最后標注尺寸線條。圖形明顯地可以在一張白紙上一次性畫出,用AutoCAD或Master cam可在電腦上非常方便地畫出來,效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用三張透明的白紙分別畫出上述三種線條(線型),然后按順序分上中下三層疊放一起,效果仍然是一張完整的圖形;電腦也可以按順序分三屏幕顯示上述三種線條(線型),如果三屏幕間隔時間很短(幾乎同時)呈現,由于“視覺暫留”現象,那么,其效果仍然是一張完整的圖形。這就是“圖層”的效果。怎樣理解“圖層”這個概念呢?
大家用復印紙寫過字嗎?把剛才包含有圖形的白紙下邊放上不透明的同樣尺寸的三張白紙,并分別套上三張一樣顏色的復印紙,然后把圖形描畫一邊,結果復印出三張完全一樣的圖形。如果把最上邊的圖紙稱作模板層,下邊三張圖紙稱作印版層,顯然,模板層圖形與印版層圖形一模一樣。可以變換一種方式,用三張相同尺寸的透明白紙分別畫出圖形:第一次,在模板下邊放一張透明白紙,套上一張紅色復印紙,在模板上僅僅描寫中心線(點劃線),則只復印出紅色的點劃線層圖形;第二次,在模板下邊放一張透明白紙,套一張綠色復印紙,在模板上僅描寫輪廓線(粗實線),則只復印出綠色的輪廓線;第三次,改變為套上藍色復印紙,僅僅描寫尺寸線(細實線),則只復印出藍色的細實線。顯然,把三張透明的印版重疊在一起,其顯示的圖形效果除了顏色外,圖樣和模板上的圖樣是完全相同的。明白了印版呈現圖形的道理,也就對“圖層”有了新的認識。電腦上的“圖層”實際就是圖形分層管理,即圖形分層畫出、分層放置。從電腦屏幕上看到上述一個圖形,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像上述模板呈現圖形一樣,一種顏色或多種顏色的各種線條,如粗細、實線虛線不同等要素,放在同一個“圖層”上顯示出來;二是像上述疊放印版呈現圖形一樣,不同的顏色、不同線型的線條分層放置。從屏幕顯示圖形的外觀上講,沒什么區別,從實質上講,兩者差別非常大。
二、圖層的作用
對于一個復雜的圖形,進行分層管理尤其方便。編輯或修改圖形時,可以隱藏、鎖定某圖層,也可以刪除某圖層;也可以改變某圖層的屬性:如變換其顏色、線型等要素。在AutoCAD或Master cam軟件應用中,可以分層打印圖形。例如,對于有尺寸標注的一副完整的零件圖,打印出圖時,可以只打印圖形,不打印尺寸標注及文字;在Flash或Photoshop軟件的應用中,文檔中文字可以分層放置,可以對文檔中文字的某一部分打印輸出,另外部分顯示的文字作為對應的參考位置出現。
總之,“圖層”在計算機軟件中是一個及其重要的概念,“圖層管理”也是一項及其重要的手段,學會并應用它,受益匪淺。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