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向閥在液壓系統中是一種控制調節元件,其主要功用是改變油流方向進而控制執行元件的運動方向。
一、換向閥的選用
選擇換向閥時應根據系統的動作循環和性能要求,結合不同元件的具體特點、適用場合來選取。
(1)根據系統的性能要求,選擇滑閥的中位機能及位數和通數。
(2)考慮換向閥的操縱要求。如人工操縱的用手動式、腳踏式;自動操縱的用電動式、液動式、電液動式;遠距離操縱的用電動式、電液式;要求操縱平穩的用機動式或主閥芯移動速度可調的電液式;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用機動式。
(3)根據通過該閥的最大流量和最高工作壓力來選取。最大工作壓力和流量一般應在所選定閥的范圍之內,最高流量不得超過所選閥額定流量的120%,否則壓力損失過大,引起發熱和噪聲。
(4)除注意最高工作壓力外,還要注意最小控制壓力是否滿足要求(對于液動閥和電液動換向閥)。
(5)選擇元件的連接方式——管式(螺紋聯接)、板式和法蘭式,要根據流量、壓力及元件安裝機構的形式來確定。
(6)流量超過63L/min時,不能選用電磁閥,否則電磁力太小,推不動閥芯。此時可選用其他控制形式的換向閥,如液動、電液動換向閥。
二、換向閥在回路中的合理使用
1.鎖緊回路
鎖緊回路的功用是使執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留,并且停留后不會因為外力作用而移動位置。圖1為使用液控單向閥的鎖緊回路(雙向液壓鎖)。液控單向閥閥心一般是錐閥式結構,內泄很少,鎖緊精度比較高。為了保證液壓鎖的鎖緊性能,在回路中應該選擇H型或者Y型機能的換向閥。當換向閥處于中位時,執行元件處于預定停留位置,液控單向閥控制油口經過換向閥中位直接和油箱相通,控制壓力充分卸荷,液控單向閥反方向截止,液壓缸因兩腔油液被封閉而鎖緊。實際應用中有換向閥中位機能選擇不當的情況,如某電廠翻滾車機,其液壓系統中鎖緊回路換向閥的機能是M型的,有時鎖緊效果不好,經過更換Y型機能換向閥后,鎖緊性能大為改善。研究其原因,是原系統換向閥的中位機能選擇不當,M型機能的換向閥在中位時,液控單向閥控制油口的油壓不能盡快消失,液壓鎖不能立即關閉,所以鎖緊效果不好。
2.夾緊油路
在一些數控車床和半自動車床上,廣泛應用著由液壓傳動裝置控制工件夾緊與松開的液壓卡盤。液壓卡盤一般由液壓系統中減壓回路(夾緊油路)控制,通過卡盤機械裝置實施對工件的夾緊與松開。因此,關于夾緊油路的設計除應考慮提供穩定的、滿足需求的夾緊力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是要保證工件夾緊的安全可靠。
圖2為某半自動車床液壓系統中的夾緊油路,夾緊油路中減壓閥的作用是調整所需要的夾緊力,滿足液壓卡盤夾緊需求;單向閥阻止液體反向流動,起到短時保壓作用,同時單向閥的反向截流作用阻止了反向液壓沖擊,對液壓泵起到了保護作用;換向閥在該回路中的作用是控制卡盤夾緊或者松開工件。因此,換向閥的選擇對于設備安全運行顯得十分重要。換向閥的選擇原則應該是即使設備工作時突然斷電,仍然能夠保證卡盤可靠地夾緊工件。因此常常選用斷電夾緊的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如果選擇通電夾緊的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在意外情況突然斷電時,卡盤松開,工件還在轉動,后果不堪設想。
另外為了避免通電夾緊等問題,可以選擇具有記憶功能(不自動復位)的二位電磁換向閥,斷電時換向閥閥芯位置不變,油路不變,可以實現保壓夾緊。其次選擇0型或者M型中位機能的三位換向閥也是一種值得考慮的方法。
3.多級調壓回路
圖3(a)(b)所示為一種采用兩個溢流閥的二級調壓回路。溢流閥2的調整壓力是P1,溢流閥3的調整壓力是P2,圖3(a)所示情況系統壓力為P1,在二位二通閥切換后,閥3為遠程調壓閥,且閥3的出油口與油箱接通,這時系統的最大壓力就決定于閥3的調整壓力P2了,其中P1>P2。在這種回路中,二位二通閥分別置于圖3(a)(b)兩個位置,都能實現上述功能,但從系統壓力轉換時的壓力穩定性考慮,圖3(a)布置應該比圖3(b)布置合理。這是因為圖3(a)回路中的二位二通閥4接在閥3的出油口處,這樣,從閥2的遠程控制口到二位二通閥4的油路里經常充滿壓力油,閥4切換時系統壓力從P1降到P2,不會產生很大的壓力沖擊。而圖3(b)回路中,閥3與閥5間的油路內沒有壓力,閥5切換時溢流閥2遠程控制口處的瞬間壓力由P1下降到幾乎為零后再回升到P2,系統將產生較大的液壓沖擊,產生噪聲。
4.電液換向閥
電液換向閥由液動換向閥(主閥)和電磁換向閥(導閥)組合而成。電磁閥起先導作用,用來控制油液的方向,使液動閥換向,液動閥來控制執行元件的運動。由于電液換向閥閥芯的移動速度可調,因而就調節了執行元件液壓缸換向停留時間,并可使換向無沖擊。它的換向性能好,使用于高壓大流量場合。如中、大型液壓機液壓系統的回路,YT4543型動力滑臺液壓系統都是應用電液換向閥的實例。而在這些液壓系統中,電液換向閥的電磁閥(先導閥)都采用的是Y型中位機能,這是因為在中位時進油口被封住,可保持控制油液的壓力;二是它的兩個工作油口此時與主閥芯兩端控制腔相同,且和油箱相通,在主閥兩端彈簧力的作用下,使主閥芯能從左位(或右位)回到中位。若采用O型或M型中位機能,當先導閥回復到中位后,主閥芯兩端的控制油路立刻處于切斷狀態,從而使主閥芯無法從左位(或右位)回到中位。
圖4所示設計的回路中,當電磁鐵1YA或2YA帶電時,液壓缸不動作。究其原因是圖4回路中電液換向閥的導閥(電磁閥),其中位機能是M型的,液壓泵啟動后經閥的中位卸荷,其輸出油壓為零或很低,盡管1YA或2YA通電,但由該泵所提供的控制油壓卻推不動主閥——液動閥的閥芯,故電液換向閥不能移動、切換,因此液壓缸不動。
改進方法:將電液換向閥的導閥(電磁閥)中位機能換成Y型或O型的。
5.復雜換向回路
專用液壓設備換向回路如圖5所示,設計上不僅要實現液壓缸的前進、后退,而且還要求液壓缸活塞能在其行程中的任意位置上停止。
圖5 專機液壓系統換向回路
如圖5所示,圖5(a)存在的問題是:在調試過程中發現,在液壓缸活塞向左運動的過程中(即1YA通電,閥2處于右位,閥3處于左位時),如果lYA斷電,按設計要求,閥2本應處于中位,閥3處于右位,液壓缸活塞停止運動。但實際上,液壓缸活塞卻繼續向左運動,直至走完全行程才停下。
問題原因分析:經分析、檢測的知,這是由于液動二位三通換向閥3的左端控制油路,與具有一定背壓的液壓缸有桿腔回油管相通的緣故。這樣,盡管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2由右位換到中位,即由控制液壓缸前進(活塞向左運動)位置,變換到液壓缸停止位置,但由于回油管的背壓,使液控閥3不能復位至右位,致使液壓缸無桿腔仍通壓力油;因而液壓缸繼續不停地向前運行,直至行程終點。
改進措施:圖5(b)為改進后的回路,它克服了原回路的毛病,達到了設計要求。同時液控換向閥在設計使用中,應該注意其控制油路與主回油路的干擾問題。
(作者單位: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