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倍逃闹饕嚨厥菍W校,學校的基本單位是班級,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愛心和耐心是教育者的必備素質,而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后進生轉化的必經橋梁。轉化后進生,重新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習慣,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挖掘他們的“閃光點”,開辟轉化的“起跑線”
再差的學生也有優點,也有積極因素。正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這是后進生能夠重新塑造的根據,也是我班主任做轉化工作的根本條件。善于觀察、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加以充分肯定和積極引導,做到長善糾失,從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重新確立他們的自信心是轉化工作的關鍵,并要以此作為轉化的“起跑線”。
曾經,筆者班上有一名同學,打架出名,但人很聰明,特別講義氣,樂于幫助別人,不管別人碰到什么困難,他總是會第一個挺身而出。筆者及時肯定和表揚了他的閃光點,同時又嚴肅指出他的錯誤,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去做“死黨”、“鐵哥們”,交朋友要分清“損友”和“益友”。在筆者的耐心開導下,他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他再沒有犯幫忙打架之類的錯誤。
二、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優化轉化環境,以利于后進生身心成長
優化后進生轉化的環境,首先要求教育者要有愛心和耐心,特別是要偏愛后進生。后進生由于心靈有一定創傷,往往跟教育者保持較大的心理距離,不易跟他們溝通。如果是發自內心去關心他,教育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會消除戒備心理,愿意接近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他們會覺得,如果再不改正就對不起關愛自己的人。
例如曾有一名同學,時常情緒低落,上課沒精打采,作業不按時完成,成績自然很差。筆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過多方調查,了解他是由于家庭出現變故,又得不到正確對待,因而產生了消極情緒,影響了學習而變為后進生。但是他勞動積極,人緣關系好,工作很積極。筆者就在班上多點名表揚他,同時要求班干部多點關心幫助,監督他的學習,在一次班會評講中,同學們都把進步票投給了他。
三、因材施教,激勵后進生發奮圖強
有愛心和耐心是教育者的主觀因素,教育還要審時度勢,精心策劃,運用切實可行的辦法實行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打開他們的心扉,使他們向好的方向轉化。教育他們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做人都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前面所列舉的李川同學的表現,做為班主任,筆者沒有簡單地找他談心,而是先生活上多關心他,有什么困難盡可能地幫助他解決,減輕他的心理壓力,并且在學生中開展“一幫一”的助學活動。還經常在他的作業本上寫滿熱情洋溢符合實際的贊美詞和充滿期盼的話語,這樣所達到的效果自然是喜人的。
四、班主任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梢韵胂?,一個愛崗敬業、具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教師,一個嚴于律已、寬以待人的教師,一個學識淵博、淡泊名利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相反,一個出爾反爾、遲到早退的教師,又怎么 有權威去管理自己的學生呢?
老師的真情付出和無私奉獻,必然會得到學生的充分肯定,真正征服學生的不是老師的權勢威嚴,而是老師的言傳身教。筆者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也可以教好任何一名后進生。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