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社會中,為了調整個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都必須提倡和建立一套行為規范。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下有著不相同的道德觀,在同一社會經濟制度的不同時期道德觀也具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社會道德也必將產生新的內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也要求全社會各方面樹立新的道德觀。
一、商業關系中的道德
商業關系中的道德涉及千家萬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商業關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質量。從一定意義上講商業道德實際上就是質量道德,其中包括商品的質量、服務設施的質量以及服務態度的質量等等,涵蓋了商業關系中所有的職業道德。“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一大重要特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優勝劣汰”規律也必然發生作用,那些不講質量道德的商家最終也逃脫不掉在經濟上遭受損失、自食其果的命運。因此,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質量道德的形成是相輔相成的。
二、金融關系中的道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關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信譽,金融道德實際上就是信譽道德。金融關系中的各方只有真正建立起信譽道德,整個社會的金融關系才能理順。否則,會造成合同和契約形同虛設,金融關系的各方同時連鎖受損的惡性循環,致使社會經濟秩序混亂,正常的經濟活動難以開展。
三、雇傭關系中的道德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并存、共同發展。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其生產經營中不同程度上的存在著雇傭關系。這種雇傭關系的存在是由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決定的,它對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其我們無疑應該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
雇傭關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責任和義務,雇傭關系雙方應提高責任心和義務感,這種責任心和義務感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個人自身道德的素養;另一方面要通過教育和在經濟活動中利害關系對當事人的影響來逐步提高。雇傭關系的雙方只有從責任和義務的道德標準方面自覺的自我約束,才能建立起穩固的、相互信任的雇傭關系。
四、環保道德
環境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它不同于一般國有資產,從真正意義上講,它才是為全體人民所有的,它為全體人民提供一種特殊的公共服務,如果沒有清潔的空氣、水,則無一例外會使全體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環境的破壞意味著環境這一特殊資產的流失,進而也意味著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在流失。因此,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我們必須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培養良好的環保道德。否則,造成的惡果最終將制約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在某一天給人類造成災難。環保道德的核心是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為當前經濟發展著想,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決不能走浪費資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五、公益和互助道德
所謂公益就是公共利益,所謂互助就是互相幫助。推行公益和互助道德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客觀要求,也是全社會市場經濟的根本目的所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承認人們的能力差異,承認人們合理勞動獲得的不均等的財富,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的需要,追求最大的社會效益,反對兩極分化,在肯定合理競爭的前提下提供全社會共同富裕。因此,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標準應體現在他對社會的貢獻,在他正當合法的追求自身利益時不忘他人及社會的利益,能夠扶危濟困,助人為樂,幫助他人共同發展。公益和互助道德的核心是人民為本的價值觀,其價值取向就是社會、集體、他人、個人利益的有機統一。公益和互助道德的形成要依靠“共同富裕”思想教育和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精神的培養。
六、文化市場中的道德
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決不允許成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場所。積極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場,首要的任務是多出優秀文化作品。我們的文化作品應該宣傳正確的道德觀,鞭撻錯誤的道德觀。一部好的文化作品可以使人受益匪淺,同樣,一部壞的文化作品也會使人受害無窮。特別是青少年,因為他們識別能力差,獵奇心和嘗試欲較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接受不正確的道德意識。所以,具有不良道德傾向的文化作品會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心理造成傷害,誘發道德危機。
文化市場道德的核心是文藝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在文學藝術創作中既要講藝術標準,更要講道德標準;既要講經濟效益,更要講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山東省即墨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