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訓,是指提高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和整體素質,以達到安全生產目的而進行的職業教育和訓練。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勞動者安全生產素質的一項重要手段。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
一、轉變觀念,強化理念
觀念的轉變是安全行為的關鍵。觀念是認識的表現、思想的基礎、行為的準則、行動的先導。要向每位學員灌輸生命至尊,安全至上觀念,使學員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到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操作者是安全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要有保護自己、保護別人、保護國家財產的責任感。
強化理念,要從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安全法律法規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識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在培訓過程中,必須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等工作方針政策等上升到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深刻認識“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穩定,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道理”。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經營、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徹底改變忽視安全生產以及違章蠻干、僥幸、撞大運的思想行為。必須以三級安全教育為基礎,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全學員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都能認識到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按章操作的重要性。
二、提高安全技能,實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安全基本技能表現為對《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以下簡稱《安規》)的掌握程度。《安規》作為整個電力系統安全工作的準繩,是每個電力員工都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進行培訓時,培訓教師要盡量讓安全技能教育顯得生動、形象、深刻,讓安全意識、知識、技能真正入腦、入心。采取讓學員聽得進、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第一,采取現場實踐操作演練演習的形式,假設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故意外,提出一些快速處理方案、示范正確操作方法,讓職工現場學習馬上實踐,及時糾正錯誤行為,引導遵章作業。讓這個過程在職工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實際生產中遇到類似情況,能夠自然地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處理。第二,“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方式,把近年出現的違章行為及造成的后果匯編成集,與學員共同剖析事故成因,實施例證教育,促使學員保持較高的安全意識,熟練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生產作業中有意識地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實現安全生產。
三、管理規范化
安全培訓的管理在安全培訓中決定著安全培訓質量的高低。每個培訓機構的管理人員和教師必須按要求嚴格管理與考核。嚴格管理與考核是一種工作作風,如果安全管理人員簡化程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該檢查的不檢查,該監督的不監督,該考核的不考核,或檢查、監督、考核都流于形式,這種工作作風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帶到工作中去,“三違”行為就難以得到有效整治和消除。
管理與考核必須規范化。第一,每個培訓機構的管理人員必須按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建立符合培訓要求的平臺。設備、場地、師資等是提高培訓質量的硬件。第二,嚴格按培訓大綱或者有關法規的要求,學員登記表、培訓時間、課時計劃、培訓內容及考核等必須符合國家教學大綱規定。加強培訓現場管理,做到令行禁止,遵章守紀。第三,嚴格實行“事故責任倒查制”的管理制度,對學員考勤、考核、培訓、學員的就業跟蹤等方面,認真做好培訓檔案管理。
四、提高培訓人員素質,即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目前,企業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從業人員“三違”行為所引發,而這大多又與教育、培訓不到位有關,突出表現在:一是培訓機構的管理人員和教師對安全培訓的法律責任認識不足,安全培訓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安全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發展方向的教學資料缺乏,培訓針對性不強。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指出: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網絡,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其主要負責人及有關經營管理人員、重要工種人員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規范的安全生產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另外,培訓人員的綜合素質要與時俱進,不管是安全理念轉化、安全意識的加強,還是安全技能的深造、教學管理能力的學習等,都要不斷完善。
(作者單位:河南省開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