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立整體化師資培訓的理念,全面提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師的素質
教師專業化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不斷提高與完善的過程,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相關的理念來做出指引。但是,我國職業教師教育的職前、職中、職后的學習和進修是由不同的機構來承擔的,各類機構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及制度,對于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為此,我們應該樹立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和職后提高相互配合與呼應的整體性的師資培訓理念,并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建立系統的、一體化的同時又具有分門別類的專門指向的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培訓體系。明確職前教育、入職教育和職后培養的教育教學內容,合理劃分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職責范圍,設立各自獨立但又相互呼應的課程體系以避免無謂的重復學習,在課程設置上處理好科學、技術、技能三者的關系,合理安排師范類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比例和課時安排,并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考察標準。
二、優化師資培訓的制度建設,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納入教師成長的全過程
首先,應該建立專業的職業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并嚴格實施。目前我國的職教教師資格證書制度、職稱評聘制度都是在參照普通高校的相關制度的基礎上制定的,不能很好地體現職教教師特點。因此,我們應當根據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盡快建立專業的職業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并嚴格實施。同時,還應當注意的是教師資格證書制度通常包括教師入職資格制度、教師再認證制度和教師資格等級制度。
其次,應當建立明確的教師培訓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考核制度。對于教師的職后培訓,政府應當從制度上保障教師的培訓時間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休假進修制度、學習進修假日制度等,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和參考。
最后,應當制定一個職業教師發展激勵機制。目前我國的職業教師發展激勵機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隨意性較大,尤其像涉及到人事、工資待遇等與教師切身利益相關的熱點問題時,一旦運作不當,不僅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我們還應當在激勵機制的研究方面投入必要的精力,探索合理的激勵標準,促進中等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進程。
三、探索適合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評價機制
首先,應避免絕對量化的評價體系。教師工作具有集藝術性、復雜性與創造性于一身的特點,其教育對象又是多變的、可塑性極強的青少年,所以很難將教師工作的每一個方面都進行量化處理。另外,教師的工作是講究教育教學藝術的創造性的工作,如果過分強調采用定量評價的方法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價,往往會抑制教師創造力的發揮,逼得教師去做一個規規矩矩的教書匠。
其次,評價的內容應該成為教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評價的內容不應該僅僅包括原有體系中的幾個方面——即作為教師工作成果所展示出來的學生成績、出勤率、品德,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給教師的打分,而是還應包括考察教師的知識技能水平、教師的學習能力、教育反思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和指導學生研究的能力等諸多方面。
最后,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不能僅僅用計分法或評等級,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包括一些主觀性、展示性很強的方法,比如學習成果展示、科研報告和技術創新等。雖然這些方法不便于操作和硬性規定,但是它可以鼓勵教師們積極學習和思考,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關注教師的職業與心理壓力,促進教師專業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現代社會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職教教師生活在當今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中,同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來自于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都對教師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著巨大的壓力,我們更應該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發展,以促進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發展。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努力營造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內外部環境,盡可能地為教師創設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教師專業、非專業組織以及各專業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另一方面,我們還應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師的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中都要開設好心理教育的課程,讓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識,學會、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這既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非常好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學會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趙雙雙,山東省鄒城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許開鑾,山東省鄒城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