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們大多用紙糊的燈籠點上蠟燭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訪了他的一位朋友,辭別時,因為天色已暗,他的朋友就給他一只燈籠,讓他照路回家。
盲者謝絕朋友的好意說道:
“我不需要燈籠,無論明暗,對我都是一樣”
朋友解釋道:“我知道你不需要燈籠照路回家,但如果你不帶燈籠的話,別人也許會撞著你,因此你最好還是帶著?!?/p>
話說得有理,這他盲者就帶著燈籠回家了,沒走多遠,卻被來人掩個正著,盲者罵來人道:
“看你走到那里去了?難道你看不見我手里的燈籠?”
路人除致歉意外,說道:
“老兄!你的蠟燭已經熄了?!?/p>
盲者一語雙關道:“是你的心燈滅了,豈關我的蠟燭熄滅與否?”
見性的人,光照的智慧與黑暗的無明,對他都是一樣,沒有分別,黑暗的煩惱固然苦人,光叫的烈日,又何不炙人?雖然如此,何妨運用慈悲,提一燈籠(慧炬)照開眾人的心燈?
身為管理者,也應時刻用心,切勿在管理之路上掩倒那些盲者卻抱怨對方的燈籠熄滅。只有真正看到自身智慧的光輝,才能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敞起內心深處無限的潛能,克服最重困難,掃平前行之路上的荊棘。
點亮心靈的燈光
要凈化社會,必須先凈化自己、凈化心靈。凈化心靈就是點亮自己內心的明燈,要把自己的慈心點亮起來,才能掙化。我們要點亮什么燈光呢?
點亮家庭倫理的心燈:有時候我們只看到自己,沒看到家人;有時候看到外面的人,沒有看到自己身邊的人。我們要注重家庭倫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敬互愛。能夠把家庭倫理的心燈點亮了,才能讓家庭里的所有親人都幸福快樂。
點亮尊敬和諧的心燈:人與人相處是彼此互動的,最要緊的是互相尊敬。你不尊敬別人,別人就不尊敬你;你對別人不和諧,別人對你電不和諧,由此引起彼此間互相欺詐、斗爭。所以我們對于社會、朋友、同事,要點亮一種尊敬、和諧的燈光,你看我清清楚楚,我看你明明白白,這樣互相友好、尊重,就是日日是好日了。
點亮祝福友愛的心燈:要常常心香一瓣,祝福我的朋友身心健康,事業如意,這樣人人為我,找為人人,身邊自然呈現一片祥和之氣。
點亮互相也容的心燈:我們要盡量幫助別人,包容別人,要時時刻刻給人信心,給人快樂,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點亮守法服務的心燈:我們心中要有法治觀念,對于社會要有服務的觀念,心中有明明亮亮的燈光,才能把一切是非得失照得清清楚楚;心中有守法、服務的觀念,利利他。
點亮勤勞節儉的心燈:心里面勤勞的燈光點亮了,告訴自己:我要工作,我要勤勞。不但對自己的事業要勤勞,對別人的事業也要勤勞,此外,點燃節儉的心燈,不僅在金錢上要節儉,還要愛惜時間、珍惜感情,要有節儉時間、節儉感情的觀念。能夠勤勞節儉,必能有一番作為。
點亮忍讓和平的心燈:在我們的心里,朗朗的照耀著:我要對別人忍讓、和平。要給人尊重,給人和諧,如此才能與大家和合相處。
點亮智慧的心等:我們心里的燈,最光明的就是智慧。智慧由心生起,有了智慧,就可以把紅塵世界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把人情看得清清楚楚,把事理看得清清楚楚,把宇宙人生都看得清清楚楚,對于自己何去何從,當然就有一個標準。
愿我們心中永遠光明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