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希潔
大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之管見
汪希潔
對大同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探討。關鍵詞 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大同市
國際上資源型城市較多,以煤炭資源為主體的也不為少數。煤炭資源城市的長久性發展更被各國政府所重視。如德國的魯爾,前蘇聯的頓巴斯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煤炭之城,他們都比較好地解決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這主要取決于人們的思想觀念,科技文化水平及政府的長遠規劃、投資、政策及諸多因素。
大同是世界聞名的煤都,多年來也一直以“煤?!弊杂鳎坪醮笸腥≈煌甑拿禾抠Y源,可保國家長久的煤炭供應乃至世界的煤炭需求,可保子孫后代的繁衍生存。然而,僅僅二三十年,大同的侏羅系煤層儲量已所剩無幾。各礦井延伸接續開采石炭二疊系煤層已成為迫不及待的工程。
大同煤田含煤面積約900 km2,勘查儲量700億t,其中探明侏羅系儲量72億t,在大同煤礦集團公司范圍的有45億t,可采儲量32億t。60年來,同煤集團已為國家生產20億t侏羅系煤炭,理論上應該還有13億t的可采儲量。但遺憾的是由于小窯的侵蝕破壞,實質上可供開采的只剩不足2億t。因此,大同人引以為自豪的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已成為歷史,已成為我國的稀缺資源!雖然石炭二疊系煤層尚有儲量幾百億t,但實質上:一是真正探明的用以礦井設計開采的儲量并不多;二是其煤質遠不如侏羅系煤層,僅灰分就高達30%,且埋深大、地質條件復雜,可采儲量相對比例較小,開采成本高。因此,大同的煤炭資源優勢在不斷地喪失,按近幾年的資源管理方式和開采方法(小煤窯的資源回收率很難超過15%,而同煤集團礦井的回收率大于50%),用不了多久也就成了稀有資源了。
那么,大同還有什么資源呢?我想就自然資源而言只有水資源。水資源大同從歷史上都是劣勢!北魏的南遷都與此有很大關系。30年前大同地區還有一些湖泊、山泉。由于對水資源的認識不足,政策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夠,現如今,文贏湖乃至趙家窯等多處水庫、湖、洼、灘、塘均已消失,同煤集團重要時莊水源地降水漏斗以2 m/a的速度下降,已下降至70 m多;下窩寨水源地更是以4 m/a的速度下降。按國家標準,城市人口供水1.8 m3/(人·d),而同煤集團公司口泉溝、云岡溝人口只能達到0.1 m3/(人·d)。如按山西省公布的數據,每開采1 t煤炭損失4 m3水資源的話,水的消耗就可想而知了。
大同時下在建多項工程項目,諸如電廠、煤化工建設等都是高耗水項目。盡管電廠采用空冷技術,其耗水也是單一水冷的20%~25%。這些都是在與人爭水。這些項目的用水在論證時大都來源于3個方面:一是冊田水庫之水;二是引黃工程;三是節水和再利用。據講冊田水庫設計庫容7億m3,現在蓄水實際很難達到1億m3;黃河之水要受國家統一調配,除水價高、總量受限外,且因受冰川退縮、上游用水、匯水地域降雨量減少等因素影響,其屆時能有多少可供之水也是未知數。水的再利用是必然的措施,但需要技術與資金的較大投入。
筆者不敢妄談大同的人力資源,不過專業技術管理等高層次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一般性人力資源過??赡苁巧轿鞴残缘膯栴}:過剩的人力資源還要消耗,能不能稱為負資源尚未見文字表述。只是大同300多萬人口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力資源結構的優化必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大同有一個資源是綠色永恒的,那就是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只要保護利用好它就是用之不竭的。
限于對資源數據掌握以及知識的局限,筆者認為:大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亦稱科學發展)在總體工作思路上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煤炭資源保護性開采與綜合利用相結合,走循環經濟的發展之路。同煤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在我國乃至世界走在了前面,筆者認為它應當是我國煤炭開發利用的基本模式(見圖1)。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模式在2009國際礦業大會上獲得了最佳環保獎,可見它是被世界認同的。

圖1 同煤塔山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目前采取的小煤礦合并上規模,實現高效、安全、機械化開采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政策,其直接效果是極大地提高礦井的安全程度,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同時提高資源回收率,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2)水資源的節約使用、保護性開采和再利用是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保護水資源的有效途徑。水資源是制約大同發展的主要資源環節,缺水狀況是很難逆轉的。問題是在提供城市民用和工業用水最低限度條件下,不能進一步惡化。在城市發展項目論證中,在資源方面水應當是第一位的。
(3)充分利用大同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國際化旅游城市。在發展旅游業方面,目前大同市政府的城市建設得到大同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并受到來同各界人士的贊揚,是一件有利民生有利大同發展的工程,應當說是大同科學發展新的里程碑。筆者認為,還應當在美化凈化旅游環境,提高大同民群素質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以大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的社風民情吸引海內外游客;讓大同這一不朽的歷史文化資源永遠地服務于世界,造福于大同人民。
Humble Opin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tong,a Resource-dependent City
Wang Xijie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tong City.
urban construction;sustainable;Datong City
X22
A
1000-4866(2010)04-0030-02
汪希潔,女,1978年11月出生,2006年9月山西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現在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機電管理處工作。
2010-10-06
2010-10-27